王春勤
摘 要:中學作文是培養(yǎng)學生連貫性思維和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作文對于中學生來說特別的重要。目前,初中學生作文卻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抄襲成風、內容空泛,缺乏真情實感,結構模式化等,根據(jù)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學生; 作文; 問題
本文對中學生作文中的問題進行了歸類、總結,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中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1. 缺乏對作文的興趣,寫作的積極性不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很多學生缺乏習作的興趣,不喜歡寫作文,提到作文就覺得難,覺得煩,從他們寫的作文中可以看到,他們許多是抱著應付老師的心態(tài)來寫的,認為寫作文只是單單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并不是想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們不會自己積極主動去寫,而是在老師的強烈要求下才去寫,因此,寫出來的作文亂七八糟,文章缺乏真情實感,大多是想方設法的湊字數(shù),內容連自己也搞不清楚,作文像在記流水賬一樣索然無味,有的甚至直接照著作文書抄一篇交上去,學生的興趣直接影響到他們習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影響到他們的作文質量和水平。
2. 缺乏寫作的素材,內容空洞。
文章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材料是一篇文章的根基。只有擁有充足的材料,學生在寫作文時才會有內容可寫。但是,中學生在寫作文時,有許多學生常常會感到無話可說、沒有東西可寫,即使是寫,也往往是三言兩語就結束了。因此,就導致寫出來的作文內容非常空洞,流水賬現(xiàn)象嚴重,讀起來覺得乏味。
3. 思路不開闊、缺乏想象力。
思路是寫作的靈魂,沒有思路的文章只能是語言的堆砌,讀起來肯定味同嚼蠟,或者有材料無邏輯,或者有內容無新意。中學生正應該是想象力豐富、思維開闊的時候,但是,在中學生作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現(xiàn)象,許多學生寫出來的作文中規(guī)中矩,缺乏想象力,格式死板,作文都寫的大同小異。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選那些老樣式的作文作為范文,這就讓學生局限在了特別保守的胡同里,有話不敢說,有的老師看到學生那些無厘頭的想象甚至會訓斥學生,或者給他們不好的評價,因此,學生就不敢再想,也就漸漸的失去了豐富的想象力。
4. 句、段間缺乏連貫性。
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必須是句子通順,意思連貫的,這就離不開關聯(lián)詞的點綴,中學生對關聯(lián)詞已經有了很多的學習,但是還有部分學生寫作文時不能恰當?shù)娜ナ褂藐P聯(lián)詞,這就導致寫出來的作文上句不接下句,段落之間也沒有太好的銜接,文章讀起來既啰嗦,又不好弄清楚中心意思,如:學生寫作文會出現(xiàn)一直反復的使用主語,一篇會看到好多個“我”,類似于這樣形式的句子在作文中很常見,這樣的句子其實就是缺乏關聯(lián)詞語的運用,學生把每一小句都當成整句來寫,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像是一句一句話拼湊出來的,沒有了連貫性,讀起來覺得啰嗦、乏味。
5. 標點符號運用不當和作文語言口語化。
標點符號在一篇作文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標點符號運用不當就會導致句子不通順,甚至還有可能使句子的意思發(fā)生改變。在中學許多學生不會使用標點,不知道在哪里斷句,不知道該使用哪個標點。因此,寫出來的作文有的是標點用的少,老師看著費勁兒,不知道該從哪里斷句,也就會導致弄不懂文章的意思,還有的是作文“一逗到底”,全篇都是逗號,最后的結尾用了一個句號,這樣的作文在考試中肯定得不了高分,只有規(guī)范了標點的使用,才能使文章內容表達的更加清晰,讀起來更加的通順。
二、解決中學生作文問題的對策
1. 激發(fā)學生的習作動機,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
興趣是促進學生寫作的內動力,是習作的支點。學生只有對習作感興趣,有了習作的欲望才能寫出優(yōu)美的文章,這就要求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習作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一是教師可以通過給予學生更多的肯定性評價,多鼓勵學生,在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多給學生一些肯定性的、鼓勵性的評語,也可以選出一些優(yōu)秀的作文在班里讀給學生聽,把優(yōu)秀的作文登報等等,以此增加學生的習作信心。而對于習作困難的學生不要過多的批評,要循循善誘,多鼓勵他們,激發(fā)他們的習作興趣。二是讀寫結合,教師對于作文的訓練要形式多樣,不要總是用固定的模式,讓學生產生厭煩感,多練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讓他們經常跟著自己的意愿寫,多寫一些自己感興趣的。
2. 改善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加強作文教學。
教師的作文教學對于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現(xiàn)實中,有些老師并不重視作文的教學,作文課上只是給學生一個作文題目和要求,然后就讓學生開始寫,并不給學生太多的講解和引導。學生寫出好的作文離不開老師的講解和引導,因此,教師必須重視作文的教學,在這方面多下功夫,才能使學生的作文能力得以提高。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寫作時感到無所適從。
3. 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并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
周圍發(fā)生的事情一樣,有的學生能夠注意到,有的卻注意不到,這是由于學生的觀察力不同。在寫作文時,擁有良好的觀察力很關鍵,因為好的觀察能力能夠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多給自己積累寫作的素材,在碰到有意思的場景時,有意的給學生一些提示,讓他們注意觀察,并給學生講解留心觀察的有益之處,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