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雅麗
總有一些遺漏的故事,總有一些散漫的時光。
窄窄的小巷,天空被切割成細細的絲,幾乎失去了時空的距離。就算與你相遇,也無法側身錯過,小巷里的邂逅是前生注定的緣,是一生綿長的相思,可情到濃處又如何得訴?就像今日在小巷里,我仿佛看到我的前世。是的,我仿佛是帶著前世的記憶在重游。
老榕樹心如磐石地扎根于老巷里,它的一道道根須緊緊地抓住墻壁往上攀登。老榕樹有多老,就有多少久遠的故事。那盤根錯節(jié),支支脈脈都刻滿歲月的印跡。從蓬頭稚子到滿頭霜花,所有的人世悲歡,老榕樹的枝枝丫丫都一清二楚。它一味地扎根磚縫石壁,不屈不撓,就像一幅立體的肖像畫。我們的先人何嘗不是這樣。無論是從遙遠的北方遷徙而來,還是在窮水惡水、薄田瘦地中求生存,抑或是漂洋過海謀發(fā)展,不都是憑著一股韌勁,從貧瘠的土地上開出一朵朵絢麗的花,從狹縫里鑿出一條條陽關大道?而不論境況如何,扎根于此的溫陵子民,從不忘精心打理生活,從骨子里透出的雍容典雅如那悠悠南音,從心靈深處唱出。是一種自由的心聲,是一種委婉的傾訴,是高山流水的應和。在春風蕩漾里,你可曾邀親挈眷,穿街過巷,襟飄帶舞?你看,迎面而來的小娘子有桃花的嬌羞;在秋風瑟瑟時,你可曾呼朋喚友,吟風頌月,詩書唱和?你看,踏馬而去的佳公子有臨風玉樹的翩然。滿城、滿街、滿巷氤氳著詩意,這詩意讓刺桐古港也空靈起來,就連那沿街賣石花膏、綠豆餅、雪片糕的小販的叫賣聲,也自有一種歌之詠之的韻味。
在道才巷,我的目光在鋼筋水泥的縫隙里尋找著久遠歲月的印記。不時有一座老宅閃進視線里,不露痕跡地把我們拉到逝去的時空里。老宅擠在幽深的老巷里,像養(yǎng)在深閨的佳人。被時光的繩索勒出一道道溝壑的同心井,獨自默默地相守,相對無語;青磚白石的小庭院藤蔓交錯,鳳尾森森,不知名的樹上墜著幾個沉甸甸的果實,紅磚地板青苔彌漫,裂縫里倔強地鉆出幾株小植物,杜鵑花嬌嫩的紅顏彼時也不禁染上一絲暮氣。暖風不知從哪個方向吹來,帶著脂粉之氣,隱約有歡笑之聲,應該是尋常人家的女娃兒在花間嬉鬧吧??梢韵胂?,在盛夏的薄暮時分,庭院里暑氣散去,涼風送爽,街坊鄰居圍坐于桂花飄香中,沏一壺觀音香茗,配一碟雪片糕、貢糖,來幾曲南音清唱,古今多少事,盡付談笑中,該是何等的風雅!
在青龍巷,我們駐足于一座頗具規(guī)模的老宅前。它雖然褪去了曾經的青春嬌顏,但依稀有往昔的芳華?!暗駲谟衿鰬q在,只是朱顏改……”繁華散落一地,走進去,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覺。老宅是典型的閩南民居,以紅磚、白石、花崗巖為主要建筑材料,演繹著閩南民居“出磚入石”的建筑風格。雖然不是高堂華屋,卻也精巧玲瓏,磚雕石刻上,草木蟲魚、人物鳥獸無不妙然生趣。二進廳堂是整個宅院中最為富麗堂皇的地方,祖宗的靈位端然恭奉其上,對先人的敬仰,香火的傳承就在這嚴謹?shù)牟季掷铩U阂詢蓚€小天井為中軸,以兩邊的游廊為連線,大方而又規(guī)整。也許當年養(yǎng)在深閨,足不出戶的千金小姐春心蕩漾,思慕外面花紅柳綠的世界,也只能抬起頭,仰望那四方的小小天空,聽燕雀啁啾,看云卷云舒,從后院走到前庭,對她們而言,也許要用一生一世。
老宅的護厝是生活區(qū),也是休閑的所在。幾個雅致的小花園連在一起,楊桃樹的果子落了一地,飄出陣陣酸酸甜甜的味道,米蘭細碎的花蕊紛紛揚揚。是眼前生活瑣碎的細節(jié),還是從歲月深處揚起的塵埃?老宅的老主人似乎比這宅院更老了。他慢悠悠地從護厝的小天井走過來,顫巍巍的手似乎握住老時光不放。是啊!是??!仿佛就在昨天,羽扇從容裘帶輕,春風得意馬蹄疾!那回眸一笑的萬種風情,那肆意歡暢的放曠豪邁,是美好歲月的華美樂章啊!
老巷里既有原汁原味的閩南古民居,也不乏中西合璧的小洋樓。位于青龍巷的李妙森故居就是其中的典范。閩南傳統(tǒng)的紅磚白石和印度教的圖騰、西洋的美學元素巧妙融合于一體,典雅華貴中透著浪漫氣息。幽深幽深的小天井,大紅地磚,木質的內墻、圍屏有一種無聲的莊重,默默地訴說著前塵往事,是眷戀故園的癡情?還是背井離鄉(xiāng)的無奈?舊居的每一間房,每一扇窗欞,都有主人曾經難舍難離的萬千情結。在一步三回首中,嵌入心靈的最深處。就算生命終止了,心依然留守于故鄉(xiāng)的落日斜暉里。
走進小洋樓,仿佛能嗅到當年的主人從海外一路歸來的風塵仆仆。一踏入家門,在迎面而來的帶有西洋風味又融有東方神韻的宅院里,既有故土家園的溫馨熟悉,又有謀生之地的親切自然。所有的人生艱難苦恨,它都那么妥帖地幫你理順、熨平。在精巧別致的小洋樓里,與知交故友品茗敘舊,或與遠道而來的新朋摯友把酒言歡,洗去一路風塵,把心安放在這里,把心放飛到遠方,但無論天涯海角、異國他鄉(xiāng),有這樣一座宅院,這樣一片靈魂的故土,再多的風浪,再多的顛簸也不再害怕了。
老街、舊時光。每一條街,每一道巷都藏著溫陵古城綿長悠遠的故事。怎能忘“漲潮聲中萬國商”的鼎盛?怎能忘“市井十洲樂翩躚”的風雅?草長鶯飛、春光融融的三月,攪得人心也像春水一樣浮動。你似乎不能待在深宅大院里,辜負滿城春色,總得薄施脂粉,帶著丫環(huán),輕移蓮步,沿著道才巷,一路賞玩而來。遠處悠悠的南音如仙樂般飄然入耳。是誰的洞簫吹皺一池春水?是誰的琵琶撥弄御前清音?是誰家的翩翩佳公子羽扇綸巾,踏歌而來?是誰拋出的荔枝引來一段荔鏡佳緣?《因送哥嫂》《李亞仙》《管甫送》……才子佳人的故事總是像門前的石榴結仔一般美麗動人。
老宅的每一塊磚,每一方石,每一道梁都在訴說著舊時光里意蘊悠遠的故事。從前的日子那么慢,生活那么舒緩,可以用經年的時間來調撥一根琴弦,可以用一生的光陰來等待一個人,一封信箋,從研墨鋪紙,到提筆抒懷,再到青鳥傳情,得多少迂回曲折?
老宅,舊時光,溫潤如玉。
責任編輯:蔣建偉
題圖攝影:徐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