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立政
調查結果
◆僅1.3%的受訪者認為,年屆五旬還在基層工作的干部仍有晉升希望。
◆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認為,基層干部到了50歲左右會出現(xiàn)工作熱情的消退。
◆近九成的受訪者認為,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是干部任用制度和官場潛規(guī)則這兩個外在因素所導致。
◆人力資源浪費與執(zhí)政之基空心化是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列在前兩位的主要危害。
◆破解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需加大制度創(chuàng)新與制度供給。
這次調查的基本情況
時常聽到一線的基層干部講,他們那里的部分基層干部當年齡達到50歲左右時,因為上(升遷)不去、下(退出)不來,進而激情減弱、工作散漫、精神懈怠。我們把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
稱得上“現(xiàn)象”的問題一般都是一種普遍的存在,那么,上述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究竟是個例還是普遍現(xiàn)象?若較普遍存在,其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危害有哪些?如何破解?調查摸清這些問題,對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有效開展第二階段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著重要價值。
2013年12月10日至15日,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就此問題進行了10 663個樣本的專題問卷調查,其中,全國12省20市縣基層隨機書面問卷調查1083份,同期在人民論壇網、新浪網、鳳凰網同一問卷的線上調查9580份。
調查的主要數(shù)據(jù)和揭示的重要現(xiàn)象
一、超過85%的受訪者明確感知并認同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的存在。
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85%的受訪者明確認同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的存在。本次問卷的調查對象主要是基層干部以及熟悉基層干部的人,可以說,基層干部的“50現(xiàn)象”是一個普遍問題。
二、僅1.3%的人認為,年屆五旬還在基層工作的干部仍有晉升希望。
在黨政機關,一個人50歲了還在基層工作,等待他的將是怎樣的事業(yè)發(fā)展前景?44.4%的受訪者選擇“升遷停止,永居人下”;29.8%的受訪者選擇“退居二線,有級無職”;21.1%的受訪者選擇“被迫‘退休‘靠邊站”;僅有1.3%的受訪者選擇“晉升有望,官運亨通”。這組數(shù)據(jù)不僅印證了公眾對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的普遍感知,也進一步說明,年近50歲甚至過了50歲還工作在基層的干部已經不可能再有仕途希望,這已經是一個社會常識了。
三、80%以上的人感受到了部分50歲左右基層干部工作熱情的明顯消退。
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的突出表現(xiàn)是什么?在“您是否認同部分基層干部到50歲左右,工作熱情會明顯消退”的問題調查中,59.6%的受訪者選擇“非常認同”,22.2%的受訪者選擇“比較認同”。
我們在進一步的調研和訪談中發(fā)現(xiàn),“工作熱情消退”遠不是問題的全部。一位基層“50干部”最強烈的感受是,當看到一些能力可能不如自己的年輕干部仕途得意時,自己有種“抬不起頭”的感覺。這種“自卑”與“嫉恨”交錯的復雜心態(tài)將導致什么樣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四、絕大多數(shù)基層“50干部”在主觀上已經放棄了改變命運的努力。
在這次調研中,我們聽到了不少基層“50干部”的委屈和抱怨:“我經驗豐富、成績顯著,就因為年齡問題得不到晉升,實在是難以接受?!?/p>
雖然難以接受,但并沒有人認為自己能夠改變什么:32.7%的受訪者選擇“既然干部政策如此,個人沒什么好爭取的”;27.9%的受訪者選擇“這把年紀了,就這樣吧,該歇就歇了”;20.1%的受訪者選擇“即便退二線但仍在崗位,抓住機會‘能得就得吧,過了這村可沒有這個店了”。
五、更多的人認為,基層“50干部”混得慘,不怪干部怪制度。
在社會公眾的眼中,是什么導致了基層“50干部”這樣的現(xiàn)狀?67.4%的受訪者選擇“制度因素,干部任用年齡上的‘一刀切”;20.4%的受訪者選擇“官場潛規(guī)則,‘一朝天子一朝臣”;只有6.5%的受訪者選擇“主觀因素,如個人能力、心態(tài)等”。
如何看待這個結果?當然,我們也可以讀出“至少在這個問題上,公眾所感受到的制度的力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潛規(guī)則”這樣的黑色幽默,但“一刀切”制度的負面效應仍然是我們應當關注的重點。我們確實應該反思,這“切下去的一刀”,切掉的到底是累贅還是仍有旺盛生命力的肌肉和動脈?
六、社會公眾對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的危害懷有深深的擔憂。
對于“您認為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的最大危害是什么”的多項選擇,“造成基層本已稀缺的人才資源和執(zhí)政資源被人為浪費”“造成基層公務員人心不穩(wěn),基層執(zhí)政能力下降,執(zhí)政之基空心化”的得票數(shù)位居六個選項的前兩位。
這表明,在公眾眼中,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影響的不僅僅是干部個人,也不僅僅是他們直接服務的基層群眾,還有對執(zhí)政黨更深層次的危害。
七、“人到中年”就一定沒市場、沒競爭力了嗎?在公眾心目中,經驗豐富、素質優(yōu)秀的基層干部對他們來說是最實惠的。
如何破解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85.2%的受訪者選擇“采取靈活的晉升制度,延長優(yōu)秀干部的‘政治生命”;78.4%的受訪者選擇“正確理解并執(zhí)行干部年輕化方針,打破晉升年齡條件的‘一刀切”。
通過公眾對破解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途徑的選擇告訴我們,黨政機關不是演藝圈。那些積累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對所負責的工作非常熟悉,又真正能夠為老百姓服務的“實惠型”基層干部,才是最受歡迎的。下一步的制度安排又如何順應民意呢?
八、千難萬難,公眾仍期待基層“50干部”多貢獻些正能量。
“對‘50干部自身而言,應如何跨過這道坎?”82.5%的受訪者認為,“要有‘能上能下甚至是能官能民的胸懷,不為升遷所動”;76.4%的受訪者選擇“要做好‘傳幫帶,為年輕干部扶上馬、送一程”;70.7%的受訪者選擇“要以大局為重,勇于犧牲自我,為年輕干部‘讓位”。
這個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調查結果,可能會讓很多基層干部難以接受。換個角度觀察,千難萬難,公眾仍期待基層“50干部”多貢獻些正能量。畢竟,他們的心態(tài)和工作狀態(tài)是否穩(wěn)定,對基層干部形象和干群關系,對年輕基層公務員的心態(tài)和行為,都有重要的影響。
一、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是典型的“官本位”的產物。
在“官本位”的體制下,升遷幾乎是每個官員的最大追求。大多數(shù)官員都把事業(yè)成功誤解成無止境地向上攀爬和權力的不斷擴大。尤其是在“贏者通吃”的競爭法則下,升遷的官員可以得到權力的光環(huán)、同事的羨慕、下屬的追捧等等。相形之下,當“50干部”遇到“晉升無望”這一官場最大忌諱的時候,自然就只剩下“落寞”的感慨了。
相形之下,在行政文化環(huán)境完全不同的西方國家,這種情況并不多見。幾乎可以這樣斷言,如果沒有“官本位”的文化傳統(tǒng)和制度邏輯,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就不會有存在的土壤。
二、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可以與20世紀90年代國有企業(yè)的“59現(xiàn)象”“60現(xiàn)象”類比,是制度變革過程、不完善狀態(tài)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矛盾集中表現(xiàn)。
“晉升無望,對政策不滿”的絕望心態(tài),必然導致“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工作結果。很多“50干部”在晉升上沒有盼頭之后,漸漸地失去應有的上進心和積極性,得過且過、消極被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撥一撥、動一動,沖勁闖勁全無,嚴重降低了工作效率,更別提創(chuàng)新精神了。有少數(shù)信念不堅、意志薄弱、手握實權的干部,趁著在位撈上一把,有點類似20世紀90年代國有企業(yè)的“59現(xiàn)象”“60現(xiàn)象”。
三、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和深刻危害,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反思“一刀切”操作方法的重大缺陷。
在中國公務員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中存在著一條重要的杠杠,即年齡標準。年齡與級別存在著一種對應關系。如果這對關系發(fā)生錯位,那么,許多公務員的仕途就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就此終結。
干部年輕化為政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年輕領導力量,有利于保證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人才儲備。但任何事情都不應絕對化,在基層干部的年齡條件上不能搞“一刀切”?!耙坏肚小钡乃季S方式和工作方式,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政府惰政”,對管理工作危害很大。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十分復雜,工作好壞不僅取決于領導干部個人的素質,也取決于其日積月累的工作經驗,以及在一個地方長期的工作中所形成的認同與威信。盡管年輕人在記憶力、比較力、判斷力、接受力等綜合指標上有明顯的優(yōu)勢,但經驗、認同與威信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擁有的。因此,從干部要素的積累和自身成長規(guī)律來看,將年齡要素絕對化是存在很多弊端的,尤其在基層干部這里是極不恰當?shù)摹?/p>
四、基層女干部遭遇“50”瓶頸的人數(shù)更多,凸顯女性在官場中的“弱勢地位”。
當前,男性60歲、女性55歲的退休制度,使得女性干部相較于男性干部會更早地面臨著年齡畫線的問題。進入50歲,女性的晉升機會更為渺茫。而事實上,45歲~55歲的女性正是家庭負擔逐漸減輕、經驗與閱歷更為豐富的時期。在這個時候就要進入“半退休”狀態(tài),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有些基層女性干部是業(yè)務型領導,且多在教科文衛(wèi)等領域從事領導工作,這些領域更為重視專業(yè)技能,更為需要經驗老到的女性干部。調查過程中,不少女性干部“吐苦水”:女性干部和男性干部承擔著相同的工作任務,在領導崗位上的領導力表現(xiàn)也并無差異,緣何在退休年齡上卻不一樣?有位即將退休的54歲女干部提到,孩子小的時候,她需要“照顧”,卻沒有被照顧;現(xiàn)在孩子大了,正是她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時候,卻被“照顧”提前退休了!
五、以更合理的制度安排解決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 絕不僅僅是為“50干部”們講述利益受損的故事,更多地是為了后人,為了穩(wěn)固黨的執(zhí)政之基。
我們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基層“50干部”雖然不得志,但他們?yōu)榱它h和人民的利益而不計較個人得失的覺悟、境界還是有的,即使得不到什么補償和改善,他們也一樣無怨無悔。然而,基層干部“50現(xiàn)象”對隔代的影響卻非常值得關注。
現(xiàn)在“50干部”遇到的職業(yè)生涯“天花板”,年輕干部早晚也要遇到。尤其是政府組織的金字塔式結構,越是接近上端職位越少。升遷者畢竟是少數(shù),多數(shù)干部可能仍將面對“50現(xiàn)象”,這對于年輕人的事業(yè)心和進取精神會產生很大影響。有受訪的基層年輕干部直言,一旦在官場發(fā)展中面臨到晉升瓶頸,就可能會主動退出公務員隊伍,以免步入“50干部”的悲涼境地。目前,有這種打算的基層干部盡管不是多數(shù),但如此演進,必定會造成基層公務員人心不穩(wěn)、基層執(zhí)政能力下降,加劇業(yè)已存在的執(zhí)政之基“空心化”。
(摘自《人民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