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姚麗娟, 張 倩
(江蘇省南通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手術室, 江蘇 南通, 226002)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前列腺增生癥發(fā)病率有明顯提高,目前和歐美國家的發(fā)病率相仿,已成為中國泌尿外科最常見的疾病。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具有創(chuàng)傷小、患者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目前該術式在中國已得到極大普及,并為目前公認外科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標準[1]。但此手術患者多為高齡,體溫調節(jié)功能差,加上手術過程中身體裸露、皮膚消毒、麻醉藥物的使用、手術室內環(huán)境以及液體灌注等因素,易使患者體溫降低[2]。如果膀胱沖洗液溫度選擇不當,會導致膀胱痙攣,加重膀胱出血[3-4],因此,做好此類患者術中術后的保暖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對40例行TURP的老年患者采取綜合保溫措施,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本院泌尿外科確診為良性前列腺增生而行TURP的患者,納入標準:確診為良性前列腺增生;認知正常,愿意配合;符合TURP手術適應證。排除標準:有凝血功能障礙;有神經源性膀胱病史;有前列腺癌或膀胱癌病史;有重要臟器嚴重病變的,如嚴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病史的。共入選符合標準的老年患者80例,按手術通知單先后順序編號,單號為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每組各40例,術后2組患者分室護理。實驗組平均年齡(75.13±8.64)歲,體質量(61.36±8.30) kg, 病程(6.22±2.81)年,手術時間(68.27±29.38) min, 前列腺質量(61.77±11.89) g; 對照組平均年齡(74.51±8.23歲),體質量(60.93±10.10) kg, 病程(6.35±2.94)年,手術時間(67.63±26.45) min, 前列腺質量(58.51±14.25) g。2組患者在年齡、體質量、病程、手術時間、前列腺大小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患者入室后,常規(guī)監(jiān)測鼻咽部溫度、呼吸、血壓、心率、心電圖(ECG)、平均動脈壓(MAP)、血氧飽和度。開放上肢靜脈通路,靜脈輸液均為林格氏液和6%羥乙基淀粉500 mL,沖洗液均為0.9%生理鹽水,沖洗裝置懸掛高度距膀胱平面約60 cm。2組患者均選擇硬膜外阻滯麻醉,均取膀胱截石位。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保溫措施:即手術室和病房室溫調至22~24 ℃, 用室溫沖洗液和靜脈輸注液,用室溫碘附消毒手術區(qū)皮膚。實驗組采取綜合保溫措施:即接送患者的棉被預先焐熱;手術室和病房室溫調至25~26 ℃;消毒時將室溫調至26~28 ℃, 盡量縮短皮膚消毒時間;消毒后先給患者適當保溫后再降室溫[5]; 靜脈輸注液、膀胱沖洗液、碘附消毒液放入恒溫箱加溫至36~37 ℃后使用;使用自制加熱體溫墊(用3 000 mL袋裝的0.9%氯化鈉溶液放于微波爐加熱至50 ℃,外面平整包裹4~6層包布)橫墊于腹部,兩側系上軟枕,四肢用溫熱棉墊包裹。
觀察患者麻醉前、麻醉15 min、手術30 min和術畢時體溫、心率、血壓的變化;患者出現低體溫、寒戰(zhàn)、心電圖(ECG)異常、平均動脈壓(MAP)異常發(fā)生率;術后持續(xù)膀胱沖洗期間出現膀胱痙攣的次數、術后沖洗液總量、沖洗時間、術后出血量;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應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描述,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描述,用χ2檢驗,顯著性水平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在術中不同時間點的體溫、心率、血壓變化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患者不同時間點心率和血壓變化無顯著差異(P>0.05), 但心率隨著手術的進行,至手術結束時最快;對照組在手術30 min時和手術結束時患者體溫下降明顯,與麻醉前及麻醉后15 min時相比,體溫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MAP異常、膀胱痙攣發(fā)生率比較
凡在圍術期任一監(jiān)測點出現體溫<36 ℃即定為低體溫。圍術期患者主訴寒冷,出現肢體顫抖定為寒戰(zhàn)。當患者出現膀胱及尿道口疼痛、膀胱憋脹感,即記為膀胱痙攣。2組患者在低體溫、寒戰(zhàn)、ECG異常、MAP異常、膀胱痙攣發(fā)生率方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術后沖洗液總量、沖洗時間、術后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見表3。
表1 2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生命體征比較
與同組麻醉前比較,*P<0.05; 與同組麻醉后15 min比較,#P<0.05; 與實驗組術畢比較,△P<0.05。
表2 2組患者圍術期異常情況發(fā)生率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3 2組患者術后沖洗液量、沖洗時間、出血量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1。
實驗組患者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占95%, 一般占5%; 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占70%, 一般占12.5%, 不滿意占17.5%。2組比較,實驗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體溫是衡量機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體溫恒定對機體的各項代謝都十分重要[6], 手術中的低溫是手術期內的常見現象,是一種不良刺激,同時會帶來一些不良后果[7], 據報道[8-9], 在相關外科手術中,有50%~70%的患者在手術中可能出現低溫現象。有資料[10-11]顯示圍術期低體溫發(fā)生率約在50%以上,寒戰(zhàn)發(fā)生率>5%。人體體溫降低時,下丘腦受到冷刺激后會引起外周血管收縮,表現為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生命體征的波動。術中低體溫狀態(tài)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呼吸、循環(huán)功能,使術中、術后心律失常發(fā)生率增加,甚至造成室顫[12]。本研究中對照組術畢的心率與麻醉前相比,雖未達到顯著性水平,但明顯加快,對照組有23例低體溫患者中出現了13例心電圖異常及8例MAP異常情況,表現為心動過速、ST段壓低、房顫等,證實了低體溫在術中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造成的嚴重影響不容忽視。臨床分析顯示,低溫會對人體正常的止血過程產生影響,其作用機理,第一,低溫直接抑制凝血酶原激酶及凝血酶的活性,從而破壞凝血過程中級聯反應的放大作用,其作用大小與絕對溫度呈正相關;第二,低溫加強了肝、脾等內臟對血小板的滯留作用,使循環(huán)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下降;第三,低溫可導致微循環(huán)功能障礙,血黏度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減弱[13]。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術后出血量多于實驗組,除室溫沖洗液刺激膀胱痙攣外,低溫因素影響正常的止血過程不可排除。
綜合保溫措施可維持TURP患者機體體溫的穩(wěn)定:體溫的穩(wěn)定依賴于人體產熱與散熱的平衡。手術患者有許多因素會引起體溫下降,如術前禁食可引起能量攝入不足;麻醉藥物的應用引起外周血管的擴張;環(huán)境溫度、術中輸入室溫液體的“冷稀釋”;皮膚消毒、體位的轉換以及浸濕的手術單等都會引起低體溫的發(fā)生[14]。行TURP的患者,年齡與持續(xù)的膀胱沖洗是此類手術患者較特殊的原因,行TURP的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本組患者平均年齡(74.82±8.43)歲,最大年齡83歲,基礎代謝率降低。同時,前列腺電切術患者術中及術后需用大量的膀胱沖洗液,沖洗液的溫度可改變患者中心體溫[15-16], 因為: ① 大量的沖洗液會帶走人體大量的熱量; ② 前列腺內含有大量的靜脈叢,手術期間靜脈竇大量開放,大量的沖洗液進入血液循環(huán); ③ 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不同程度退變和調節(jié)功能的下降,使低體溫發(fā)生率增高。本研究顯示,采用室溫沖洗液組的患者手術期出現了體溫明顯下降,低體溫和寒戰(zhàn)的發(fā)生率分別為57.5%與45.0%, 與實驗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綜合保溫措施能防止行TURP患者低體溫的發(fā)生,有效維持機體體溫的穩(wěn)定。
綜合保溫措施可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膀胱痙攣及術后出血為該術式的常見并發(fā)癥[17-18], 研究顯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術后發(fā)生膀胱痙攣,除了與逼尿肌不穩(wěn)定、手術方式、手術創(chuàng)傷有關外,還與膀胱內血塊、膀胱沖洗液的溫度及沖洗速度等相關[19]。膀胱黏膜,特別是膀胱三角區(qū)黏膜,對溫度刺激極為敏感,如果沖洗液與體溫溫差過大,會誘發(fā)或加重膀胱痙攣。關于膀胱沖洗液的溫度,在以往類似研究中,更多支持將膀胱沖洗液加溫至核心體溫(35.50±1.50) ℃進行持續(xù)沖洗最為適宜,本研究證實了膀胱沖洗液加溫至37 ℃后再行膀胱沖洗,能有效預防膀胱痙攣的發(fā)生,減少膀胱出血,減少術后膀胱沖洗的時間和沖洗液的量[20]。同時將靜脈輸注液提前放置恒溫箱,加溫至37 ℃,不僅能有效預防體溫下降,還能減低患者體溫下降的幅度及縮短體溫恢復至正常的時間,減少發(fā)生心血管并發(fā)癥的風險[21]。
綜合保溫措施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縮小環(huán)境與人體表面的溫差,能增加患者的舒適感。將室溫調高至24~26 ℃、消毒用液體加溫至37 ℃等措施,能減少通過對流、傳導、輻射、蒸發(fā)的方式所引起機體熱量丟失而造成的體溫下降。沖洗液和靜脈輸液溫度與體溫接近,可預防低溫液體引起的“冷稀釋”作用,降低寒戰(zhàn)的發(fā)生率。本研究結果表明,綜合保溫措施使患者的滿意度提高,主要的原因是溫暖的環(huán)境減少了患者因寒冷刺激造成的應激反應及各種不適,減輕了緊張、焦慮情緒,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從而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
綜上所述,綜合保溫措施應用于行TURP的老年患者中,能有效減少低體溫、膀胱痙攣、膀胱出血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縮小體溫與環(huán)境的溫差,改善手術患者的舒適度,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因此其是一項安全、方便、有效的護理措施,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1] 任曉, 張志國, 李龍, 等. 經尿道電切術與經膀胱摘除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療效分析[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1, 9(18): 9.
[2] 李書強, 李春柳, 耿淑琴, 等. 術中保溫對腹部惡性腫瘤患者心臟功能的影響[J]. 河北醫(yī)藥, 2011, 33(2): 304.
[3] 向佳. 膀胱沖洗液溫度變化對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的影響[J]. 當代醫(yī)學, 2011, 34(17): 111.
[4] 田毅, 徐軍美, 柳培雨. 不同保溫措施對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J].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10, 15(37): 2974.
[5] 楊小紅, 阮愛娟, 桂賽銀. 宮腔鏡手術灌注液的護理管理[J]. 護理學報, 2010, 17(12B): 47.
[6] 陳京亭. 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中雙極電凝止血對卵巢功能的影響[J]. 皖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2, 31(6): 469.
[7] 周桂容. 卵巢囊腫術后的臨床護理心得[J]. 按摩與康復醫(yī)學, 2012, 3(11): 333.
[8] Alborzi S, Forouginia L, Kumar P V, et al. A comparison of histopathology findings of ovarian tissue inadvertently excised with endometrioma and other kinds of benign ovarian cys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y vetches lap roomy[J]. Fertil Steril, 2012, 92(6): 2004.
[9] 劉彥.8例妊娠合并卵巢囊腫患者的護理體會[J]. 天津護理, 2012, 20(6): 389.
[10] 趙嬋. 泌尿外科腔鏡手術圍術期低溫的護理干預探討[J]. 右江醫(yī)學, 2010, 38(3): 322.
[11] 蘇純燕, 劉琳, 瞿永華. 綜合護理措施防治圍術期低溫及寒戰(zhàn)觀察[J]. 山東醫(yī)藥, 2009, 49(2): 25.
[12] 陽愛華, 謝海輝. 老年人腹部手術術中保溫對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 3: 399.
[13] 吳妙雙, 賴小環(huán), 劉敏. 核心溫度沖洗液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除術后出血和膀胱痙攣的影響[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3, 24(10): 53.
[14] 錢慧芬. 輸液加溫法預防術中寒戰(zhàn)的觀察和護理[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醫(yī)學專業(yè), 2012, 14(23): 233.
[15] Evans J W, Singer M, Chapple C R, et al. Haemodgnamic evidence for cardiac stress during transurethral prostatectomy[J]. BMJ, 1992, 304(6828): 666.
[16] 秦春香, 曾賽男, 石丹岳. 沖洗液加溫對經尿道前列腺氣化電切術中低溫的影響[J]. 實用預防醫(yī)學, 2006, 13(5): 1358.
[17] 李臻, 魏雪卿. 前列腺增生術后膀胱痙攣的原因及護理措施[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1, 8(3): 137.
[18] 賀正紅. 膀胱及前列腺術后膀胱痙攣的護理分析及措施[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2, 10(25): 109.
[19] 張金華, 劉紅燕, 李微. 26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術的膀胱痙攣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J].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12, 11(39): 2831.
[20] 解丹, 鄭瑾, 蘇蘭若. 兩種膀胱沖洗液溫度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除術后出血和膀胱痙攣的影響[J]. 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4): 334.
[21] 韓見知, 莊乾元. 實用腔內泌尿外科學[M]. 廣州: 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