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德
盛夏酷暑,高溫難免會令人汗流滿面,甚至全身大汗淋漓。出汗,是人體散熱,以保持正常體溫的一種方式。一般來說,環(huán)境溫度越高,出汗速度越快,出汗量越大;環(huán)境濕度大時,汗液不易蒸發(fā),對人體散熱中樞的刺激增強,結果導致大量出汗;勞動強度大時,出汗量也會隨之增加。這些情況下的出汗都是正?,F(xiàn)象,屬于生理性出汗,是人體正常的調節(jié)過程。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9%,其余的是氯化鈉、氯化鉀、尿素、乳酸等成分。當盛夏大量出汗時,不僅要補充水分,也應適量補充點鹽(即氯化鈉),這對身體健康是有益處的。
除了生理性出汗,很多疾病也常有出汗的表現(xiàn),這時的出汗就是異?,F(xiàn)象了,比如:
自汗:即人在清醒安靜狀態(tài)下出汗不止。中醫(yī)認為,這是陽虛、氣虛導致的。
盜汗:患者表現(xiàn)為睡眠時大量出汗,睡醒時出汗停止。中醫(yī)認為此為陰虛表現(xiàn)。結核病、腫瘤、小兒缺鈣及營養(yǎng)不良者可有此癥狀。
大汗:即大量出汗,淋漓不止。其中汗蒸身熱者屬實熱癥,出汗清冷身溫者屬虛寒癥。
黏液汗:汗出如油,或汗出黏稠。中醫(yī)認為此為陰竭欲脫之危象,多提示中風腦出血、癌癥晚期、肺性腦病、呼吸及循環(huán)衰竭。
戰(zhàn)汗:先惡寒戰(zhàn)栗,表情痛苦,繼則汗出。多見于外感熱病或急性傳染病,如乙腦、流腦、流行性出血熱、中毒性痢疾、重癥流感、破傷風、瘧疾等。
半身汗:病人半身有汗,另半身無汗。多因經(jīng)絡閉阻,氣血不暢,汗液不出??梢娪谥酗L先兆或中風病。
鼻汗:只見鼻子汗出甚多。是由于肺與胃腸濕熱蘊結于內(nèi),上循經(jīng)絡而致。常見于肺炎或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病。
陰汗:會陰部經(jīng)常出汗??煞痔?、實證。肝腎虛寒者,陰部潮濕、發(fā)涼,可見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癥;另有肝膽或腎膀胱之濕熱熏蒸而致實證陰部汗出,伴有尿急、尿頻,可見于睪丸結核、膀胱腫瘤或急性前列腺炎。
病理性出汗者的自家養(yǎng)生法
A自汗者,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jié){、牛羊肉等。盜汗者可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B如果額頭、面部出汗過多,可能是積食的表現(xiàn),減少食量、吃清淡飲食后能緩解,而手足心多汗,伴口咽干燥,腹部脹滿疼痛,多屬腸道內(nèi)有積便的熱證,要通便。心窩、胸口多汗,多見于一些腦力工作者,常伴食欲不振,睡眠差,可通過慢跑、打太極拳等緩解。
C汗味如果發(fā)腥,常和熱證或濕熱有關,一般屬肝熱??赏ㄟ^清淡飲食,或用菊花泡水喝來調理。有些人的汗液呈藍色、青色、青綠色、紅色或黃色等,這叫色汗。注射美藍藥的人可出現(xiàn)藍色汗液,青綠色汗的人要考慮銅中毒,紅色汗的人可能服了碘化鉀。
如果病理性出汗嚴重,應及時就醫(yī)。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壓、充血性心衰、結核病等,都伴隨明顯的出汗癥狀,必須及時就醫(yī)。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多汗情況一般就會緩解甚至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