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義
導(dǎo)演謝飛、編導(dǎo)曹保平、美術(shù)師曹久平、教授剪輯師約翰·廷特里……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每一位評委都來自于電影創(chuàng)作的不同部門。來自香港的黎允文是唯一的電影配樂,也許對普通觀眾而言,他還稍顯陌生,但《三國之見龍卸甲》《歲月神偷》《鴻門宴》《激戰(zhàn)》的精彩配樂無疑令人印象深刻,這位做了整整20年電影配樂的音樂人說他最喜歡有故事的電影,至于好的電影配樂,需要的是情懷。
一股傻勁做音樂
黎允文一直喜歡音樂,從初中就開始組樂隊的他完全是自學(xué)成才。大學(xué)時期,正值香港20世紀80年代末樂隊風(fēng)潮,黎允文和樂友組了小島樂隊,那時的音樂界,開始逐步擺脫翻唱的習(xí)慣,重視原創(chuàng),但黎允文發(fā)現(xiàn),很多音樂人卻對音樂沒什么追求。黎允文回憶:“在小島的時候,寫了一首歌,想要一種比較Punk的感覺,叫了一些樂手過來,我對貝斯說,可不可以彈一些比較Punk的曲,當(dāng)時他們都彈的是流行、Fusion一類的。當(dāng)時他的態(tài)度就是坐在那兒,很對付地彈那么兩下,跟我說:‘對吧?我心里感覺很不好受,我覺得這些樂手表達不了我想要的東西,所以我自己去彈奏?!?/p>
1989年,黎允文跟著母親移民到美國,在美國的時候,他學(xué)習(xí)建筑。3年后,由于母親生病,他又陪母親回到香港。最初,他從事的是建筑行業(yè),而香港的地產(chǎn)正是最紅火的時候,然而黎允文卻不能適應(yīng),“讀書時候以為建筑就是設(shè)計、藝術(shù)。但是在80年代,香港的地產(chǎn)發(fā)展很蓬勃,建筑變成潮流,所有的建筑都是一樣的,我們拿到圖紙,改一改就行,一定要快,質(zhì)量不重要。然后開會,和客戶打交道、和承建商吃飯,回到辦公室就是寫報告,和設(shè)計完全是兩碼事,于是我就不喜歡了”。黎允文這么說,于是,他又做回自己喜歡的音樂。
從前做音樂的關(guān)系都沒有了,黎允文就從做配樂開始,他做了很多電視的配樂,和香港電臺的合作也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原因很簡單—“他們拍的電視劇比較人性,不是那么商業(yè)?!?994年,黎允文做了自己第一套電影配樂,羅文導(dǎo)演的喜劇《倫文敘老點柳先開》,從此開始了20年的電影配樂生涯。至于為何能堅持到今天,黎允文說就是憑信念:“喜歡音樂,我覺得自己可以的,可能是一股傻勁吧。”
李仁港教會的情懷
談到電影配樂,黎允文首先會提到導(dǎo)演李仁港,他說是李仁港教會了他,電影配樂最重要的是情懷。
李仁港拍第一部電影《94獨臂刀之情》時,在黎允文的小工作室做了些配樂工作,二人開始合作。黎允文說:“李仁港音樂懂得很多,他在電視臺的時候就自己做過一些配樂,把Pink Floyd的音樂放在武俠片里,他教我怎么做音樂、怎么看電影,教我什么叫情懷?!崩柙饰牡谝惶诐M意的配樂,就是李仁港導(dǎo)演的《阿虎》。那時,黎允文先做了一些音樂,拿給李仁港,李仁港說:“這個歌不錯,但是情懷不夠?!崩柙饰恼f情懷到底是什么現(xiàn)在他也沒法一句話講出來,但是《阿虎》的成片,讓他完全感受到了情懷,影片結(jié)尾劉德華帶著一種贖罪的感受去打最后一場比賽,完全感染了黎允文,他給《阿虎》配樂到最后一段的時候,打電話給李仁港,說:“我知道什么是情懷了?!焙髞砝柙饰纳钍芎迷u的配樂《三國志之見龍卸甲》,是從李仁港找投資階段就開始創(chuàng)作的。黎允文先看了李仁港自己寫的原著小說,他記得當(dāng)時很有感覺,大年初三就做了些音樂,請李仁港來工作室聽。
如今的黎允文已經(jīng)是香港電影配樂的中流砥柱,對電影主題的透徹理解,成為他配樂的成功秘訣,去年的《激戰(zhàn)》,讓他再次獲得香港金像獎提名。越來越多的影人與他合作,今年,他就做了《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和《天降雄獅》,他說自己最看重的就是一部電影的故事,而音樂和影像的關(guān)系,就是他最愛琢磨的事。
對黎允文來說,音樂是感情,感動到自己的音樂就可以感動別人。他說好的音樂家一定是感情豐富的人,有激情,有一定的態(tài)度。他還記得寫《歲月神偷》的主旋律時,邊寫邊聽,邊聽邊改,“最后聽到我的眼淚流下來,覺得,嗯,這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