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麗娜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實施,總體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yǎng)。其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币虼?,如何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充分感悟、體驗、落實課標,構建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擺在每個英語教師面前的課題。本文嘗試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進行研究。
一、情感教學法的含義和目標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對人們行為有著巨大作用。強烈深厚的情感是人們進行各種實踐活動的動力,“情感本身就是動力。”作為英語教師,要發(fā)現(xiàn)并且滿足學生在學習上的精神需要。在組織教學的全部過程中注入真實的情感并使之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極為重要的,否則將會出現(xiàn)事倍功半之效果。情感教學法是一種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方法,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好科學知識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精神品格。情感教學方法不僅傳授知識,還要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品格和個性心理品質。具體地說,情感教學的作用有:(1)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2)發(fā)展學生的興趣與愛好;(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我調節(jié)的心理素質;(4)引導學生學會思考;(5)發(fā)揮愛的偉大力量。
對初中生來說,《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情感態(tài)度畢業(yè)時達到五級的目標,也就是達到下面十個方面的要求:(1)有明確的學習英語目的,能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交流。(2)有學習英語的愿望和興趣,樂于參與各種英語實踐活動。(3)有學好英語的信心,敢于用英語進行表達。(4)能在小組活動中積極與他人合作,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5)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樂于接觸英語歌曲、讀物等。(6)能在英語交流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7)遇到問題時,能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取得幫助。(8)在生活中接觸英語時,樂于探究其含義并嘗試模仿。(9)對祖國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10)樂于接觸并了解異國文化。
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是如何優(yōu)化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領略學習英語的快樂,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情感教學的實施
1.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
教師、學生和教材是課堂教學情感教育因素的三個源點,教師最為關鍵。因為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它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具有領導的作用。它可以協(xié)調課堂教學中的各種情感因素,把握情感教育的目標。因此,就教師來說,最為關鍵的就是要處理好自己和其他兩個源點之間的關系。(1)教師要控制和調節(jié)好自己在教學中的情緒,要有飽滿的情緒狀態(tài),寓教于樂,讓學生從教師情緒中感受語言學習的樂趣。如果教師的情緒是飽滿的、積極的,基調是暖色的,課堂氣氛是和諧的,師生關系就容易融洽,教師就能順利地創(chuàng)設民主、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所以,教師應關注自己的情感傾向,及時調節(jié)自己的消極情緒,避免消極情緒的宣泄對學生造成感染。(2)用語言來營造一種氛圍,使學生能集中精力,并能自由自在地表現(xiàn)自己,使師生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進行,讓學生自覺地產生喜愛、滿意和愉快的心情。主動接受教師情感注入式的講解內容。變枯燥的教學內容為生動的教學過程。(3)充分表達對學生的信任和尊重,懷著對學生的一片愛心來促進學生間人際情感交融,要尊重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為學生營造和諧、輕松的語言環(huán)境,避免對學生語言學習行為給予負評價。對學生學習中的表現(xiàn)應多給予正面評價,增強學生自尊,使其在語言學習中充滿自信,激發(fā)其在學習語言中的冒險心與忍耐心,并能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而能動地學習語言。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改變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自主性學習。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將學生從被動的灌輸語言知識的對象變?yōu)榻虒W活動的參加者、問題的討論者、語言的操練者,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人物,而教師不再主宰課堂,只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將全班授課分為小組討論,采用搭檔式教學,即在基礎訓練中學生兩人或三人搭檔,對英語詞匯、英語寫作句型等要點進行專項訓練,互相督促、糾正錯誤,培養(yǎng)語感,增強英文思維能力。學生在討論和自學中獲得知識,相比輕易地從教師口中得到知識,更能令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滿足感,加深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3.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出自好奇。因此,教師可以在聯(lián)系生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選擇貼近生活、具有時代特征的事例,創(chuàng)設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的情境,做到有物有意,使學生置身其中,以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知識的濃厚興趣。同時,多媒體也容易刺激他們的視覺和聽覺器官,給他們帶來驚喜,引起他們的積極反應,有助于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英語學習的注意力。
總之,英語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在教學活動時要加強情感,避免操練的程式化與機械化,增強并保持學生的英語興趣,保持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堅忍性,提高對教學活動的滿意度。重視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進行情感教學,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學習情感,最后取得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融合,這也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邵瑞珍.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 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qū)東湖九年一貫制學校)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