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新海
近幾年,常聽同事談高效,課堂、作業(yè)等都要求高效。我也常常在思考課堂教學中高效與有效的關系。一個高效的課堂,必然是有效的課堂。故而,課堂教學的有效是底線,而高效的課堂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認為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xiàn)意義建構的課堂。那么該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提高備課的有效性,為高效課堂打基礎
備好課是每位教師上課之前都必須做的。備課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多層面的過程,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兩者缺一不可。因為教師面對的是生命鮮活的個體,必須在備課中考慮,怎樣把這些靜態(tài)的知識以動態(tài)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充滿快樂自主地探究學習。
首先,教師在課前必須做到準確地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教師依據(jù)課程標準對既定的教材內容進行適度增刪、調整和加工,合理選用和開發(fā)其他教學材料,從而使之更好地適應具體的教育教學情景和學生學習需求。
其次,要關注學情,根據(jù)實際情況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自主探究的課堂設計和活動內容。例如,在學習《分式》后,進行復習時,我們可以設計分層板塊,把分式與整式,分式加減與整式加減,意義,值為0等問題,設計相應的對比問題,讓學生通過對比學習、練習,發(fā)現(xiàn)其中的區(qū)別,加深理解。同時,在每一個問題中適當?shù)卦黾幼兪絾栴},讓學生從不同之處找相同點,對同一個問題的理解可以更深一步。
二、改進課堂教學結構,為高效課堂掃障礙
課堂結構是指組成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先后順序與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時間上的分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教學分成幾個固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復習舊知、導入新課、進行新課、鞏固練習、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這是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至今對我們的課堂教學還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仍適用于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但是這樣課堂教學就“模式化”了,顯得過于呆板、沒有活力。所以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新課程理念下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并不是要完全拋棄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而是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靈活地安排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對任何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應充分評估其可能發(fā)揮的有效作用,并盡力保證其作用的發(fā)揮,減少無效環(huán)節(jié)。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重要保證。
三、改進教學方法,為高效課堂落實處
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體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靈活多變。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反映出教師的不求創(chuàng)新、思維僵化、教學倦怠,只會給學生帶來學習的疲勞,效率的降低。因此,教學方法絕不僅僅是一個方法問題,而是與教學效率密切相關的。有經(jīng)驗的教師在授課中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反復地使用一種方法,自己也感到無興趣,更何況是天天面對著老師的學生。如果不斷改進方法,則不僅學生感到新鮮,自己也會從中獲得一種成就感,這就是常教常新的奧秘。
因此,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讓課堂教學始終充滿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效果自然就會得到提高。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與判定的應用》這一課時,先讓學生在紙上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工具自選,并說明自己畫法的正確性。通過這樣開放式的問題,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融入課堂學習中,都能有所收獲。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回顧復習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而且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所學方法(知識)的用途,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然后進行展示,由學生講解,這個過程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整個過程中,教師基本不講,而是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再由小組合作交流,最后由學生展示他們的分析思路,學生的思路是那樣的清晰,說理是那樣的完整。學生樂于展示,整個過程學生學習興趣盎然。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做到凡是學生能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fā)現(xiàn)的,教師決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盡可能多地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活動的空間、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分創(chuàng)造的信心,多一分成功的體驗。
四、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為高效課堂添動力
課程評價對課程的實施起到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jiān)控作用。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現(xiàn)行的課程評價機制與新課程改革的其他方面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墩n標》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進程,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边@意味著要求構建多元化、發(fā)展性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法的根本轉變。對學生的評價除了使用紙筆測驗外,更強調使用質性評價的方法,比如,觀察法、測驗法、表現(xiàn)性評價法、檔案袋評價法、學期或學年報告法等,要把多種評價方法結合起來,才能較全面、有效地描述學生的學習狀況。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更應該注意運用多種方式的評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做到學會傾聽、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評價。課堂上主要從“主動思考、積極合作、問題的提出與解答、情感與態(tài)度”等方面評價。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學生的閃光點,進行激勵評價,當學生較好地完成任務時,教師要適時鼓勵:“非常棒!”、“你考慮得很周密!”當學生遇到困難回答不出時,教師要給予激勵:“你肯定能行,再動動腦筋!”在教師真誠的期待中,學生就會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在不斷嘗試中獲得成功。既要讓學生踴躍地站起來,更要讓學生體面地坐下,使學生一直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
五、加強教學反思,為高效課堂促后勁
蘇格拉底說:“沒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生活?!庇行Х此际怯行Ы虒W的保證,同時寄予教師職業(yè)的人生價值。有效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有效反思實現(xiàn)的,以反思教學促進有效教學。
總之,高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高效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fā),合理運用控制論的原理,使課堂教學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