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云
江蘇如東縣中醫(yī)院護理部 如東 226400
腦內血腫周圍的腦組織受壓,出現(xiàn)水腫,血腫較大時可引起顱內壓增高,使腦組織和腦室移位、變形,重者可形成腦疝。2009 -12—2012 -12,我院應用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抽吸術治療老年顱內血腫的同時對患者實施各項優(yōu)質護理措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術后生活質量,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52例老年外傷性顱內血腫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患者33例中男18例(54.55%),女15例(45.45%),年齡61~82 歲,平均(71 ±1.20)歲;對照組19例中男11例(57.89%),女8例(42.11%),年齡65~86 歲,平均(76 ±6.21)歲。所有病例均經CT 檢查確診,均為外傷性老年顱內血腫患者且無其它嚴重疾患,其中急性外傷性硬膜外血腫4例;亞急性外傷性硬膜外血腫16例;慢性外傷性硬膜下血腫32例。兩組在SDS、SES、SAS、VRS 四個項目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手術前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疼痛評分及心理狀態(tài)比較 (±s)
表1 手術前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疼痛評分及心理狀態(tài)比較 (±s)
組別例數(shù)SDS SES SAS VRS研究組33 53.71 ±4.23 6.41 ±2.70 62.4 ±4.20 4.41 ±0.81對照組 19 52.91 ±4.71 6.81 ±2.53 63.2 ±3.80 4.21 ±0.98 t-2.0086 2.0085 2.0085 2.0085 P -0.5315 0.6011 0.4971 0.3953
1.2 方法 以顱內血腫的中心為靶點,對所有患者應用Kronlein 法在CT 下直接立體定向定位,然后使用顱骨錐垂直鉆孔,進行抽吸。手術前至手術后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
1.3 評價標準 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疼痛評估表(VRS)、自尊評價量表(SES)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疼痛感進行評估[1]。SAS 評價標準:標準分為50 分,50~60分為輕度焦慮,61~70 分為中度焦慮,71 分及以上為重度焦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l5.0 軟件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shù)據(jù)對比采取x2檢驗,P <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常規(guī)護理 手術前后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的變化,床頭升高15~30°,以降低顱內壓;保持呼吸道通暢,持續(xù)給氧。加強基礎護理、幫助患者取舒適體位,盡量不壓迫患肢;翻身扣背,預防壓瘡、墜積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給予營養(yǎng)支持、個人衛(wèi)生及軀體的感官刺激等各方面的需要。
2.2 優(yōu)質護理 研究組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體現(xiàn)了優(yōu)質護理內涵的??谱o理,方法如下:(1)術前護理:對意識清醒的患者及家屬講述顱內血腫抽吸術在我院的開展情況以及此方法的優(yōu)點。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多與患者溝通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將手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提前向患者及家屬說清楚。手術前一天給患者剃頭,前六個小時禁止患者飲水,準備好所有器材及藥品。(2)術后護理: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持續(xù)使用冰枕以降低腦細胞的耗氧量。隨時清除患者口腔內的分泌物,使患者頭部偏向一側,定時給患者翻身并輕拍其背,必要時吸痰,以確保呼吸道的通暢,從而有效給氧。手術6 h 后將床頭升高到30°,以利血液回流。同時做好皮膚護理:按摩、叩擊背部,每1~2 h 翻身一次,避免局部長期受壓,形成壓瘡和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床單保持平整、干燥,無皺褶、無渣屑。翻身時要特別注意防止剪力造成的皮膚損害,協(xié)助患者變換體位應輕柔,定時檢查有無大便,并及時清洗干凈。并加強瞳孔及意識的觀察: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反應遲鈍及瞳孔不等大等現(xiàn)象,若有出現(xiàn)應及時告訴醫(yī)生并做出處理。每45 min 觀察一次。術后24 h 內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壓、脈搏、呼吸的測量。每小時測量一次。若患者出現(xiàn)血壓增高、脈搏減慢、呼吸減慢,警惕為顱內壓增高,及時做出相應處理。
兩組療效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手術及術后護理之后兩組疼痛評分及心理狀態(tài)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見表3。
表2 手術及術后護理后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治愈情況比較 [例數(shù)(%)]
表3 手術及術后護理后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疼痛評分及心理狀態(tài)比較 (±s)
表3 手術及術后護理后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疼痛評分及心理狀態(tài)比較 (±s)
組別例數(shù)SDS SES SAS VRS研究組 33 30.83 ±3.20 17.46 ±3.30 37.63 ±4.26 0.96 ±0.51對照組 19 33.42 ±3.51 13.50 ±3.21 40.36 ±4.34 3.37 ±0.48 t-2.0086 2.0086 2.0086 2.0086 P -0.0091 0.0001 0.0036 0.0000
顱腦外傷后引起顱內血腫,造成的顱內高壓影響腦組織的供血,繼而使患者出現(xiàn)損傷性腦功能障礙,及時處理可以降低或解除其對腦組織的不可逆性的損害[1]。微創(chuàng)手術有創(chuàng)傷小、效果好、操作相對簡便等諸多優(yōu)點。采用微創(chuàng)顱內腦腫抽吸術與優(yōu)質護理服務相結合治療老年顱內血腫的方法,對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提前采取有效措施,結果降低了意外情況的出現(xiàn),大大改善了顱內血腫的治療效果[2]。術前準備及心理護理使得手術順利進行,手術后持續(xù)觀察生命體征、意識以及瞳孔的變化是顱內血腫抽吸術成功的關鍵,尤其是手術后24 h 內。因此,術前術后,要認真對存在或者潛在的問題進行正確的評估,并且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證治療措施的正確實施[3]。護理時特別注意對頭部的護理,減輕腦水腫,翻身動作要輕柔,頭部的轉動幅度不能過大,在搬動患者時,更應小心。對于高熱的患者最好予以物理降溫,物理辦法不行時再使用藥物降溫。
綜上所述,使用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抽吸法治療老年外傷性顱內血腫,并且結合優(yōu)質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1]張國棟,劉世昌,馬桂平,等. CT 定位腦內血腫的錐孔抽血治療[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1,13(4):12 -15.
[2]吳永孝.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治療效果觀察[J]. 中國健康月刊,2011,28(14):121 -122.
[3]韓世生,鄒彥剛,王彥博,等.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146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18(7):229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