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波
河南新野縣人民醫(yī)院外科 新野 473500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即膽囊管因結石造成阻塞,導致膽汁流通不暢,積累于膽囊內引起細菌感染進而發(fā)生急性炎癥的現象,主要表現有發(fā)熱、惡心嘔吐及右上腹疼痛等[1]。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粘連程度往往較為嚴重,并常伴有炎性充血水腫,因此對治療方式及醫(yī)師操作水平要求較高。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的發(fā)展與研究的不斷進步,該術已成為治療的主要方法。本文選取我院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85例作為研究對象,對腹腔鏡手術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 -02—2013 -02 間到我院就診的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85例,經診斷后均確診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并排除胰腺、膽總管結石及胃腸障礙等疾病。根據入院時間將85例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43例,男16例,女27例,年齡25~70 歲,平均(46 ±2.35)歲;對照組42例,男17例,女25例,年齡24~73 歲,平均(45 ±3.12)歲。兩組病患在性別、年齡及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43例,行腹腔鏡手術。應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臥頭高腳低位,并向左側偏移15°。構建氣腹約1.2~1.6 kPa,運用4 孔法對病患腹腔進行探查,評估膽囊炎及其周圍粘連程度,而后對膽囊粘連實施分離措施。明確膽囊壺腹部后,通過解剖膽囊三角將膽囊動脈與膽囊管暴露,行膽囊切除。若粘連程度較嚴重,可對膽囊使用順逆相結合方法進行切除。對于存在腹腔污染程度較重者,于肝下置入引流管。對照組42例,行傳統(tǒng)開腹術,行硬膜外全麻,取右肋緣下長度約10 cm 左右斜切口,依次切開腹壁各層,利用拉鉤顯露術野,并以順切法或逆切法切除膽囊。如存在腹腔污染嚴重者,將引流管置入肝下方。觀察并記錄兩組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止痛泵使用率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4.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數值使用均數±標準差(x ±s)表示,應用t 檢驗。當P <0.05 時,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85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觀察組行腹腔鏡手術,對照組行開腹手術,對比兩組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數據,得出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詳情見表1。同時觀察組患者中8例使用止痛泵,止痛泵使用率18.60%;膽心反射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32%。對照組病患中30例使用止痛泵,止痛泵使用率71.42%;切口感染脂肪液化3例,腸道損傷1例,膽心反射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4.28%,兩組病例均無醫(yī)源性膽道損傷及術后膽漏發(fā)生。觀察組在止痛泵使用率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上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各項臨床療效數據對比 (±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各項臨床療效數據對比 (±s)
注: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組別例數 手術用時(min )術中出血量(ml)術后排氣時間(s )住院時間(d)觀察組43 81.3 ±13.5 35.8 ±9.6 21.5 ±6.8 4.6 ±1.3對照組42 95.4 ±11.2 73.1 ±9.5 37.1 ±8.9 15.7 ±7.9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早期并非為腹腔鏡手術的適應癥,腹腔鏡手術在治療急性結石膽囊炎上漸漸表現出重大意義[3]。臨床上腹腔鏡手術具有切口小、術后恢復快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等優(yōu)勢。手術中,腹腔鏡手術能提供更為寬闊的術野,易于發(fā)現開腹手術難以察覺的部位,且能有效處理粘連帶所引發(fā)的腸梗阻并行其它聯(lián)合手術[4]。此外,對于存在各種合并癥的老年患者而言,腹腔鏡手術本身所具有的諸多優(yōu)勢也使其較之開腹手術更具優(yōu)越性,但由于該年齡段特點,應對其圍手術期處理進行加強措施。而對于體型肥胖病患,其術中切口疝發(fā)生率高,易出現大量滲出現象,不同于開腹手術由于術野受到制約造成滲出清理困難,腹腔鏡手術可輕易發(fā)現問題部位并將膿液吸除干凈,降低腸粘連與膿腫形成幾率[5]。
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對患者造成切口較大,常常需離斷腹壁肌肉及神經,影響術后恢復及身體美觀,并不為廣大病患所接受。然而,在實際手術中若遭遇出血量無法控制在標準范圍內,或是膽囊三角粘連程度較重導致膽管及血管無法實行分離措施等情況,醫(yī)師仍需拋棄腹腔鏡手術并立即中轉實行開腹手術,以求最大限度的降低醫(yī)源性損傷[6]。同時腹腔鏡手術實施對醫(yī)師操作水平及醫(yī)療器械要求較高,且術中意外因素較多,實際情況下還需將開腹手術作為后備方案,以盡可能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許勇,朱自滿,王大東,等.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討[J]. 臨床肝膽病雜志,2010,26(2):214 -215.
[2]曹玉良.膽囊部分切除術治療膽囊炎合并膽結石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5):176 -177.
[3]路寧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膽囊炎53例手術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0,16(13):98 -99.
[4]李洪秀,李航宇,孔凡民. 膽囊切除致膽管損傷5例報告[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5,25(5):281.
[5]谷闊,孫世波.腹腔鏡CO2氣腹對患者圍手術期呼吸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 腹腔鏡外科雜志,2005,10(2):120-122.
[6]張建平,何震宇,徐凜峰,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梗阻性黃疸[J].中國內鏡雜志,2004,10(5):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