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同堂
假期里,總想和小伙伴瘋狂的玩一把,總想奔向綠油油的草地,總想置身大自然之中,總想……哪怕身上沾滿臟臟的泥土,哪怕有一些磕碰,哪怕……可能很多孩子都向往著這些,時代快速發(fā)展的節(jié)奏,也在孩子身上演繹的淋漓盡致。假期里,各種興趣班充斥著同學們的生活,讓他們從一個
課堂走向另一個課堂。究竟他們對這些班感不感興趣呢?
請小腦袋帶領大家走進今天的話題大討論。
快樂兒子
讓我又愛又恨的興趣班:三年級時,我自愿報了航模班。一開始練挺輕松,不就是玩游戲嘛。可接下來老師要求我們達到一定目標,真是一下子難如登天啊。于是,第一天我就被狠狠批評了。我不敢松懈,只好加倍努力地訓練。到了比賽前的那幾天,在賓館里,每天都要熬夜訓練,凌晨5點就要起來,那可真叫一個苦不堪言啊。但是當比賽取得好成績時,心里卻有說不出的甜。這就是讓我又愛又恨的興趣班。
(江蘇省海門市湯家中心小學 黃逸涵)
感興趣的興趣班:為什么別的同學都是家長逼著去參加各種興趣班,而我卻自愿、主動去上興趣班呢?
一般假期的時候,爸爸媽媽都上班,每天只有我自己在家,不是寫作業(yè),就是自己玩玩具。父母還不讓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實在是無聊。所以我特別愿意去上興趣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興趣班。在那里不僅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交到不少的朋友,而且還有共同的話題,可以交流、玩耍。
(山東省鄄城縣實驗小學 張雨婷)
我很喜歡上興趣班。從幼兒園的時候,我就經(jīng)常纏著媽媽,讓她帶我去學拉丁舞、學鋼琴、學圍棋、學毛筆字……我特別羨慕多才多藝的哥哥姐姐們,覺得上興趣班會讓我學會很多本
領。不過因為時間關系,我只能選擇最喜歡的興趣班。
盡管上興趣班占用了我周末的不少時間,但回想起來,我現(xiàn)在十一歲,就已經(jīng)通過了鋼琴十級、中國舞十級、毛筆書法七級,我還是覺得時間用得很值得,我以此為豪。
(江蘇省淮安市實驗小學 張曦月)
小腦袋:
看到同學們在自己的意愿下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技藝,我感到很高興。但是在來信的同學中間,有一部分同學是不喜歡興趣班的,因為父母忙,他們不得已才報了興趣班。而且報的時候都是父母給選擇的,根本就沒有聽取他們的建議。他們表示很苦惱,小腦袋在這里要
說的是無論自己喜不喜歡,都要與父母進行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朝著更美好的方向發(fā)展。
幸福媽媽:
悅從小就喜歡畫畫,但沒上興趣班,原因是她嫌老師教的“沒創(chuàng)意”。
不久前,悅突然要求報個畫畫興趣班。我笑問:“你不是說人家老師教的沒創(chuàng)意嗎,怎么又想去學了呢?”悅一本正經(jīng)地回答:“我自己畫了好幾年了,感覺進步不大。我想跟著老師學些技巧,再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意,就會有更大進步。”
悅自從上了畫畫興趣班,的確有了明顯的進步,幾幅小畫被不同的少兒雜志刊登。而每個周末去上興趣班,成為她最快樂的事之一。
興趣班,是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感興趣的,而不是家長認為孩子應該感興趣的。
(青島悅媽)
小腦袋:
幸福媽媽說的很好,要讓同學們這個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人去選擇才更有針對性。贊一個!
吉祥爺爺:
廣泛的興趣愛好能讓孩子一生受益。家長在報興趣班這個問題上爭議很大。一種是認為孩子本來就很辛苦,還報很多課外班太累了,剝奪了孩子玩的權(quán)力。另一種是現(xiàn)代社會競爭這樣激烈,不學一些特長哪能行,“你給了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恐怕就會給他慘淡的一生!給自己一個愁苦的晚年?!币苍S并沒有這么危言聳聽。
有的觀點認為,孩子喜歡什么就讓孩子學什么,不喜歡的就放棄。這倒也對,“強扭的瓜不甜”。但是孩子在小班時,知識面很窄,很多東西只是見過,沒接觸過。只是遠遠的觀察,并沒有走近。讓孩子自己選擇,恐怕也是盲目的。有的孩子精力充沛,什么都想學,開始還感到新鮮,一段時間后就會感到疲倦了。還有的孩子對什么都沒興趣,你讓學也行,不學也行。
對于孩子的興趣愛好、關注點到底在哪里,我認為關健還在于引導。需要家長慧眼去觀察發(fā)現(xiàn),如果你想讓孩子對哪方面感興趣,就精心去培養(yǎng),潛移默化地向他介紹這方面的知識,如象棋、畫畫、彈琴、書法、軍事,不去試怎么知道?
另外,吉祥爺爺還認為,在假期,家長多抽出些時間陪孩子去走進大自然,多了解一
些大自然的知識,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能光把孩子關在“籠子”里,也要讓他們領略一些大自然的精彩。
小腦袋:
還是吉祥爺爺有高見,同學們的可塑性很強,只要家長能夠抽出時間陪孩子一起去做,在做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未必不是一個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