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淺韻
活著,就是一場修行。對于許多普通的人來說,這是一句輕松而灑脫的禪語。而對于坐在我面前的這個面無一絲血色的男人來說,這句話有非同小可的意義。他以一個修行者的姿態(tài)行走在生命的邊緣,他深情地擁抱著大地,用生命的厚度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凱歌。
在我來之前,這幢破舊的樓上,不足90平方米的房間里,來來往往的媒體記者早已擁擠不堪。懷著對一顆朝圣者的靈魂的膜拜,人們爭相而來,以赤子之心歌頌他,贊美他。我為一方熱土而來,我為一種崇高而往。一顆忐忑的心有些激動和不安,我迫切地想要走近他,走近這個有著鋼鐵般意志和海洋般情懷的人。
他叫渠立強。自知道他的名字和事跡以后,他就以一座雕像的姿態(tài)站立在我的心目中。在他的名字后面,有許多光環(huán):“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等,他還被當?shù)剜l(xiāng)親們稱作“豐縣的焦裕祿”、“身邊的財神”。
剛做完透析的渠立強,羸弱的身體斜靠在沙發(fā)上,絳黑色的臉顯得疲憊乏累。他想努力讓自己端坐著,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他略顯抱歉地用一雙真摯的眼神看著我。我說,把我當成豐縣一個種地的普通老百姓吧,我是來向你討教農(nóng)業(yè)科技的。他憨厚地笑笑,指著桌子上的無公害水果讓我邊吃邊說。他的妻子孫瑞林張羅著倒茶,才坐下,又趕緊去找測量血壓血糖的儀器。
這是一個用生命與時間賽跑的人。他將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豐縣的大地上,他的腳丈量過豐縣的每一寸土地,在土壤肥料、農(nóng)產(chǎn)品質量安全和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建設推廣領域勤奮耕耘,碩果累累。實驗室里擺著他從各地采集回來的不同的土壤標本上千份,日記本里記著無數(shù)實驗數(shù)據(jù)和工作心得,許多獲獎的論文來自他反反復復的經(jīng)驗累積。
他是豐縣父老鄉(xiāng)親們心中的土地保護神,誰家土地上的禾苗出了狀況,無論嚴寒還是酷暑,渠立強風雨無阻地趕來了。看著懨懨的禾苗成活過來,增產(chǎn)增收了,老百姓笑了,他也笑了。在他的眼里,一個農(nóng)民的子弟,能扎根基層,回報農(nóng)村,就是回報了生養(yǎng)他的大地和母親。他的笑容像莊稼一樣質樸,他的心靈像土地一樣赤誠。
為了改良土壤,改善施肥配方,他甚至用舌尖來嘗,他通過科學的分析、觀察,如一個老中醫(yī)那樣,仔細地望、聞、問、切,開個處方,藥到就病除了。老百姓看到他,就像看到眼前的財富那樣。
他頂著早晨的一頭霧水出發(fā),到晚上一頭泥水和汗水歸來,深夜了,還馬不停蹄地忙著記錄各種數(shù)據(jù),寫分析材料。他在日記里引用過艾青的詩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p>
一個早出晚歸的丈夫,一個視工作為生命的父親。他的妻子和兒子從最初的不甚理解,到最后成了最可靠的同盟軍。這一路上的艱辛,孫瑞林大姐說得平靜淡然,仿佛這是她生命中最平常的際遇,她在他對工作的傾心熱愛里感受到了別樣的幸福,甚至是驕傲。若不是一場病魔的侵略,他們一定是幸福的一家人,他們會看著懂事可愛的兒子漸漸長大,彼此溫暖地攙扶到夕陽相伴。
早在2005年底,渠立強就被查出了腎癌。那一年春節(jié),他帶著妻子給父母拜年時,他們雙膝跪地磕了兩個響頭。兩個人把眼淚默默地吞咽在肚子里,只有孫瑞林知道丈夫此舉的含義。他害怕,這一別將成永別。他再也不能在父母膝下盡孝,為他們養(yǎng)老送終。
春節(jié)一過,單位安排專車送他去了北京的醫(yī)院,在經(jīng)歷了兩次大手術后,整個右腎和半個左腎被切除。才過了38天,他又出現(xiàn)在實驗室里,這讓同事們大為驚訝:“老渠,你不要命了?!”渠立強笑著說:“縣里要迎接省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縣建設規(guī)劃驗收,所有基礎性材料都在我這里,你們說,我能待得住嗎?”
誰也無法阻攔住倔強的老渠對工作的熱愛,離開工作,他就像魚兒離來水那樣。工作,讓他忘記了疼痛,讓他感到了生命的美好。
從家到辦公室只有200米的距離,老渠拖著瘦弱的身體,走走歇歇,每一步都走得那么艱難。然而,他的心充滿了無限的能量,他把這段距離看成是生命運動的軌跡。人們不是常說“生命在于運動”嗎?他認為只要不停地運轉著,就能鑄就生命的另一種鮮活。
有時,他加班晚了,腿腳變得麻木,妻子孫瑞林就從家里打來熱水,他一邊泡腳,一邊又伏案臺前,投入忘我的工作里。妻子默默地陪伴著、守候著。
在短短的五年時間里,他僅靠半個腎支撐,又馬不停蹄地走進田間地頭,與老百姓們打成一片,為他們講授農(nóng)業(yè)科普知識。常常是這個村才講完,又趕往下一個村。當別人關心他的身體,擔心他勞累過度時,他總是笑著說:“別把我當成一個病人?!边@五年里,他兢兢業(yè)業(yè)地為農(nóng)業(yè)科技獻身,先后完成了8個省部級農(nóng)業(yè)推廣項目,牽頭制定了8項省市行業(yè)標準,主持申報了3項省重大專項科研課題。
2011年初體檢時,他僅有的半個腎也被癌細胞完全吞噬。在嚴峻的現(xiàn)實面前,他問了醫(yī)生一句話,他說:“摘除了這半個腎,我還能工作嗎?”他的話讓醫(yī)生感到很吃驚。在知道了他的事跡以后,醫(yī)生建議他摘除半個腎,依靠血液的透析來維持生命。這是常人難于忍受和堅持的活法,而對于渠立強這樣一個有著堅強意志力的人來說,這一定是他能克服的困難。
在手術之前,他把自己手上的工作認真梳理了一遍,該完成的抓緊時間完成,該移交的找人移交。他在手機短信里告訴妻子:“我一生做人做事光明磊落,對所做的事毫無怨言。萬一我下不了手術臺,叫兒子替我盡孝心。”妻子淚眼婆娑地送他上了手術臺,他卻安慰妻子說:“上次切一個半腎都挺過來了,這次只切半個,咱不怕!”
成了“無腎人的”渠立強還躺在病床上,又忍不住由來已久的習慣,認真地記起了日記,寫與病魔作戰(zhàn)的心情,記對親人的牽掛,說對工作的不舍。其中一句我最有印象,他說:“腎沒有了,我還有心!”是啊,只要有一顆火熱跳動的心,就是對生命不息的見證。生命的寬度與厚度,被濃縮到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里。
他的事跡感動了無數(shù)個中國人,他無愧于大地,無愧于人類,無愧于自己?!案袆有熘荨鳖C獎詞這樣描述渠立強:“他專注于田間地頭,不惜向生命借貸,只為了讓禾苗歡笑、麥浪喧騰。他托起農(nóng)民兄弟的希望,描畫收獲的風景,他是麥田里堅定的守望者?!?/p>
他用生命守望著腳下的土地,用汗水澆灌著希望,他是豐縣人民的好兒子,是中國人民的好榜樣。他的情懷決定了他的人生格局,24年來,他虔誠地匍匐在大地上,用五體投地的姿勢來敬畏土地,供奉自己一生的信仰。
今天,他堅強地與病魔作斗爭。每周一、三、五,妻子用腳踏三輪車帶著他去醫(yī)院做透析,每次四個小時的漫長過程,他忍著疼痛,一動不動地躺在病床上。醫(yī)院里,常常會有慕名前來探望他的人,很多陌生人送來了他們的關愛。這些愛心,激勵著他戰(zhàn)勝病魔的決心。
有首歌里有句雄渾的唱腔:“向天再借五百年!”那是一個帝王的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的雄心勃勃的吶喊。而今天,躺在病床上的渠立強只發(fā)出了弱弱的聲音,老天若能給我一個腎,讓我再活十年,我能再為老百姓踏踏實實地干上十年!這一聲微弱的呼喊,鏗鏹地落在人們的心里,落在蘇北平原茫茫的大地上,猶如九天驚雷,感天動地!人們期待著奇跡的出現(xiàn),大地,離不開這樣一個良醫(yī);國家糧食的安全,離不開這樣一個科技帶頭人;我們,離不開這樣一個有心人。
是誰把活著比作一場修行,爾后,我們就開始了自己的漫長的修行。有人倒下了,有人離開了,有人還在艱難地修行著。渠立強的這一場修行,修得百姓歡顏笑,修得糧食豐收果,卻修得自己病魔纏身,而他卻說自己毫無怨言。在這勇往直前要拯救蒼生的信念里,我在渠立強的身上看到了一種大愛的情懷。
在生命火光微弱的時候,我多希望有人的手里正拿著一把薪,添上去,火就旺了。但愿不久的將來,渠立強能遇上一個點燃他生命火花的人,還他一個健康的腎。也許,我們再能看到一個意氣風發(fā)的中年人,他穿梭于田間地頭,賽過蜜蜂采花忙。
責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