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濤,肖 軍 (華中科技大學醫(yī)院外科,湖北 武漢 430074)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是臨床上常見疾病,其發(fā)病原因主要為闌尾腔內異物、繼發(fā)感染、血循環(huán)障礙[1]。闌尾切除術是治療闌尾炎的主要手段,有開腹和腹腔鏡兩種術式。傳統(tǒng)開腹闌尾切除術(Open appendectomy,OA)已有百余年歷史,多數(shù)患者可經小切口完成手術,但術后切口感染、腸粘連、腸梗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并有一定的誤診率[2]。有臨床研究指出,切口感染率達到7% ~30%[3]。近年來隨著無創(chuàng)外科的發(fā)展,腹腔鏡手術(Laparospic appendectomy,LA)的療效得到臨床醫(yī)生的認可。我科應用LA治療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取得較好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的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100例,其中腹腔鏡手術組52例,男25例,女27例,腹痛距手術時間為14~72 h,平均年齡為34.9歲;開腹手術組48例,男23例,女25例,腹痛距手術時間為13~71 h,平均年齡為35.7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病例納入標準:主要根據(jù)癥狀、查體、實驗室檢查及術后病檢結果。①腹痛:有直接表現(xiàn)為右下腹疼痛,有開始為劍突下或臍周疼痛,后疼痛逐漸轉移至右下腹。②右下腹壓痛:右下腹多有明顯壓痛及反跳痛,炎性反應較重的可出現(xiàn)整個下腹壓痛,但右下腹壓痛更明顯。③部分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④全身反應: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發(fā)熱。⑤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腹部平片未見膈下游離氣體排除消化道穿孔,婦科B超排除婦科相關疾病。
1.3 手術方法:LA組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臍部切口1 cm,插入氣腹針行二氧化碳人工氣腹,壓力為10~15 mm Hg(1 mm Hg=0.1333 kPa),建立氣腹作為觀察孔。進鏡后改為頭低30°,右側抬高15°體位,臍部置鏡頭。平臍或高于臍腹直肌外緣及恥骨聯(lián)合上4橫指置操作孔。探查腹腔,用吸引器吸凈腹腔內滲液及膿液,鏡下用4號線結扎闌尾系膜,然后用電凝鉤順著闌尾頭到根部切除,距闌尾根部約0.5 cm結扎闌尾根部,并縫合。用大量NaCl溶液沖洗腹腔,盆腔,術中不放置引流管,放出二氧化碳,拔套管,關腹。OA手術組采用硬脊膜外腔阻滯麻醉,經右下腹麥氏點切口入腹,切口長約2~4 cm,沿結腸帶尋找闌尾根部,確認為闌尾后,于闌尾基底部緊貼血管鉗將闌尾切斷,兩斷端常規(guī)消毒處理,近端荷包縫合包埋殘端,并用紋鉗輕輕鉗夾闌尾黏膜層,輕輕提起,用吸引器輕輕向下推漿肌層,同時向外輕輕牽拉鉗夾黏膜,直至完整取出闌尾黏膜,檢查盲端及周圍黏膜是否完整。
1.4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的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平均住院日、傷口感染率、腹腔殘余感染率等方面的差異。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1.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兩組患者均獲得成功,手術過程順利,生命體征平穩(wěn)。腹腔鏡手術組在手術時間、術后殘余感染率、肛門排氣時間、傷口感染率、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等方面均低于開腹組(P<0.05),詳見表1。
腹腔鏡行闌尾切除術已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LA是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患者創(chuàng)傷小、康復快、住院時間短、并發(fā)癥明顯減少等優(yōu)點[4],目前大部分醫(yī)師認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行腹腔鏡手術患者痛苦少、康復快、切口感染率低。筆者研究分析了100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LA和OA治療,認為LA手術時間、患者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平均住院天數(shù)要明顯少于OA,并且患者切口感染率、腹腔殘余感染率明顯低于OA組。OA手術切口較小,不易徹底清理腹腔膿液,易形成腹腔膿腫,術后腸粘連較重,如遇闌尾位置變異,則使手術時間延長,且往往需延長切口,而LA具有創(chuàng)傷小、腹腔清洗徹底、切口感染少、術后恢復快、術后腸粘連較輕[5]。
LA治療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有以下優(yōu)點:①手術切口小,創(chuàng)傷小術后一般不用使用鎮(zhèn)痛藥。②腹腔鏡操作視野開闊:可以對膈下、腸間隙和盆腔積液方便地進行清除,減少毒素吸收,縮短術后發(fā)熱時間,從而減少切口感染,腸梗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6]。③手術恢復快,術后早期即可翻身活動,下床活動,排氣后可漸漸進食,食物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從而減少腸粘連的發(fā)生[7],術后住院天數(shù)明顯縮短。④腹腔鏡可提高疾病診斷的準確率,檢查范圍更廣,可同時對其他疾病進行檢查,對于臨床癥狀不明顯的患者、肥胖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可通過鏡頭的轉換,探查整個腹腔、盆腔,從而避免合并癥的漏診或誤診。
本研究結果顯示,LA組在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胃腸道功能恢服時間、平均住院天數(shù)、傷口感染率、腹腔殘余感染率等方面與OA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LA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安全等優(yōu)點。因此,筆者認為LA安全、有效,值得在臨床推廣。
[1] 陳小群.單純性闌尾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2,33(3):458.
[2] 羅洪濤.單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476例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雜志,2011,5(6):1753.
[3] 李建一,周 勇,殷紅專,等.改良闌尾炎手術切口比例體會[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5,25(11):664.
[4] 汪啟斌,張 篤,董榮坤,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并發(fā)癥探究[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08,6(3):112.
[5] 孔令紅.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手術配合要點[J].吉林醫(yī)學,2012,2,33(7):1448.
[6] Johansson B,Hallerback B,Glise H,et al.Laparoscopic suture closure of perforated peptic ulcer.A nonrandomized comparison with open surgery[J].Surg Endosc,1996,10(6):656.
[7] 易石堅,李蘭蘭,孫長立,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7,16(1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