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妮
(甘肅政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語言與文化密切相關(guān),要學好英語就必須了解其文化,熟悉母語與英語文化之間的差異。英語教材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它在提供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也向?qū)W生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培養(yǎng)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所學語言的文化背景,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從而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英語這門語言,提高交際能力。
但遺憾的是,在實際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依舊把精力放在講解語言點及培養(yǎng)學生基本技能上,文化因素導入并沒有得到相應(yīng)重視。為此,作者以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新視野大學英語》中所呈現(xiàn)的文化內(nèi)容為切入,針對文化教學的現(xiàn)實狀況和教學方式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學者對于文化的定義一直存有爭議,但大致上有兩種趨向。廣義的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成果,即物質(zhì)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專指精神文化,它包括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意識形態(tài)下的文學、藝術(shù)、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精神產(chǎn)品。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信仰、藝術(shù)、法律和風俗習慣自然是不同的。由于語言是文化的一面鏡子,那么各民族的語言中一定會包含有文化背景信息。如果不清楚所學語言的文化背景,在交流時就不可避免的產(chǎn)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有時會使交流出現(xiàn)障礙,使交際雙方都十分尷尬。例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one month?”(你一個月掙多少錢?)來表達對外國人的關(guān)心,或者詢問女士“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就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因為在西方,個人的月收入和女士的年齡是屬于隱私的(Privacy)。
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我們在要求學生掌握英語語言技能同時,也要了解語言所體現(xiàn)的文化內(nèi)涵。對于外語學習來講,了解掌握一定量的國外社會文化知識對其外語學習應(yīng)用十分必要。
《新視野大學英語》中語言材料絕大多來自國外,課文中語言和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一個有機體。學生在理解這些文化背景與中國截然不同的文章時,如果對有些詞所折射的文化全然不知,對課文的文化社會背景不甚了解,其英語學習一定會受到阻礙。因此,教師要自覺引入文化的概念和思考方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從而產(chǎn)生優(yōu)良的教學成果,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學生。
鄭樹棠主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包含1-4 級,按照由易到難的教學層次設(shè)計,供四個學期使用?!蹲x寫教程》是《新視野大學英語》的主干教材。它以題材為中心組織單元,每冊十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兩個部分Section A 和Section B。每部分包含一篇課文和相關(guān)的練習。它的指導思想是在課堂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新視野大學英語》最大限度使文化教育寓于外語教學之中。例如第一冊unit2 中關(guān)于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問題,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文化對比,得出中西文化中父母對子女態(tài)度的不同。第二冊unit3中關(guān)于跨族婚姻的問題。課文中的男女主人公種族不同,膚色不同。教師應(yīng)適時介紹一些美國的歷史知識以及白人一直以來對黑人的歧視態(tài)度。只有了解美國的種族政策和種族歧視等文化背景,才能明白為什么“我”的父母親會反對和阻攔“我”與黑人男友Gail 結(jié)婚。此外,《新視野大學英語》課文內(nèi)容選材廣泛,涵蓋語言、人際關(guān)系、心理學、文學、體育、科技等許多方面,從中我們會接觸到西方國家的信念、習俗、社會問題及倫理道德等諸多文化信息。例如,第二冊unit 1 是對美國人時間意識的介紹,使得學生可以理解美國人和中國人時間意識的區(qū)別。在講解第二冊unit4 中關(guān)于在國外求學的話題中,引入了“a host family”的概念:a family that is willing to offer accommodations for an overseas student,并解釋這個家庭不會因它給留學生提供住宿而得到經(jīng)濟補償,只會少繳納一些個人所得稅。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元素,而英語詞匯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因此在教學中僅僅是講解詞匯的定義和基本用法是不夠的,教師還應(yīng)介紹和詞匯相關(guān)的隱含文化內(nèi)涵。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透徹的理解、掌握和恰當?shù)氖褂脝卧~。
例如《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冊第 7 單元“Should I Have a Gun”課中的出現(xiàn)了“negro”一詞?!癗egro”來源于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中性詞,原本是“黑”的意思。后來由于奴隸主稱呼黑奴為“negro”,就成了貶義詞,是“黑鬼”的意思,是一個侮辱有色人種的詞語。如果學生在詞匯學習中不知其文化內(nèi)涵,稱呼黑人朋友為“negro”,就會令對方不悅。
在《新視野大學英語》中,學生常常會遇到一些詞匯,結(jié)構(gòu)很簡單的句子,但其含義卻無法理解,主要是因為句子中包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比如在Experience in Exile(Unit4 BookII)中,有這樣一句“Get off the train on the right foot for luck in the new life”。這是美國一種迷信的說法:右腳先著地能帶來好運氣。美國號稱全世界最發(fā)達的國家,有著先進的科學文化。但是很少有學生知道美國人同樣迷信。比如:美國人忌諱數(shù)字13,這一忌諱的來源,與宗教文化有關(guān)。據(jù)說耶穌受難時與12 門徒共進了最后的晚餐,猶大是餐桌旁的第13 個人,他將耶穌出賣給了猶太教當局。所以西方人認為數(shù)字13不吉利。只有了解這樣的文化背景,學生們才能夠多方位,更深刻的理解課文。
要全面透徹的理解一篇文章,有時還應(yīng)聯(lián)系文章所反映的社會、歷史、政治、背景知識等。
比如在The Battle Against AIDS(Unit5 BookI)中,首先,要介紹美國以及全球艾滋病的肆虐情況和由此帶來的一系列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問題,以及美國一些機構(gòu)和組織在防治艾滋病過程中的有效探索,并且向?qū)W生介紹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及防范艾滋的基本知識。
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不單單是語言的學習,不再是只關(guān)注語法、詞匯等語言層面的單一語言體系教學,而是以多元文化觀為導向的融入文化教學的多層次立體教學。文化教學是英語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教師,在語言教學中要能充分地利用教材進行文化教學,引導學生把語言的使用與其社會文化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其跨文化意識和交際能力。
[1] 程曉堂.英語教材分析與設(shè)計背景[M].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2
[2] 鄧道宣,李佩芫.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提高外語教師素質(zhì)[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1)
[3] 孫倩.《新視野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科技信息2008(29)
[4] 童芳莉.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模式探討[J].浙江工商大學2007(1)
[5] 王海英.論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