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黃義正
【病文舉例】
下午下課的時候,賈婷婷在走廊上說:“我買的一支6B鉛筆丟了,真倒霉!”
華芬芬說:“我看見楊梅梅用一支6B新鉛筆,可能是她偷的?!?/p>
楊梅梅跑過來說:“你們冤枉好人!我的鉛筆是自己買的!”
華芬芬說:“有誰證明你是自己買的呢?”
這時班主任吳老師拿著一支鉛筆走向賈婷婷問:“這支新6B鉛筆,是楊梅梅昨天做值日拾到的,是不是你的?”
賈婷婷接過一看說:“是我的?!苯又謱蠲访氛f,“你怎么不早說呢!”
楊梅梅說:“你們一口咬定是我,都不給我說的份兒呢!”
賈婷婷說:“對不起!我向你道歉!”
楊梅梅說:“沒什么,我也沒罵你是吧!”接著,她們又一同去操場上玩耍了。
【病因分析】
上例是《課間小事》人物語言對話情節(jié)。說話的人有丟鉛筆的賈婷婷、說楊梅梅偷鉛筆的華芬芬、被委屈的楊梅梅和拿著鉛筆找失主的班主任等四人,可以說,這四個人當(dāng)時在那樣的情況下,說話的表情肯定是不一樣的,但是,小作者交代每個人的說話時,都一律只用一個“說”字,讓讀的人感覺不到他們有任何表情流露——沒有寫出當(dāng)時人物語言真實情況。上例犯了寫人物語言沒有交代表情的毛病了,也就是說,一場有著強烈人物表情的語言對話,被寫得十分平淡和泛味了!
【修改建議】
1.重新分析四個不同人物的說話前提環(huán)境,語言含義,請回憶分析當(dāng)時四個人物說話時的不同表情語氣,并真實地寫出來。
2.交代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即在“說”字前面下功夫:加上表示語調(diào)、神態(tài)、行為、動作的詞語,使每個人物的語言,都有各自的感情色彩,表達真情實感。
【改后作文】
下午第一節(jié)下課的時候,賈婷婷在走廊上很不高興地埋怨:“我買的一支新6B鉛筆丟了,真倒霉!”
華芬芬神秘地附在賈婷婷的耳旁,悄悄地說:“我看見楊梅梅用的是一支6B新鉛筆,可能就是她偷的?!?/p>
這話被剛好從教室出來的楊梅梅聽到了,她氣得漲紅了臉,說:“你們欺負人!我的鉛筆是我自己買的!”
華芬芬搶白道:“有誰證明你是自己買的?”
這時,班主任吳老師拿著一支鉛筆,走向賈婷——和藹地說:“這支新6B鉛筆,是楊梅梅昨天做值日拾到的,是不是你的?”
賈婷婷接過一看,輕聲地說:“是我的。這橡皮頭上有個小黑點,是我用墨水點上做的記號?!彼又植缓靡馑嫉貙蠲访氛f,“你怎么不早說?”
楊梅梅余怒未消,頓了一會兒,又緩和地說:“你們一口咬定是我偷,都不給我說的機會呢!”
賈婷婷十分真誠地說:“真對不起!我向你道歉,請諒解!”
楊梅梅卻微笑著輕松地說:“沒什么,不過,被冤枉的滋味可不好受。”接著,她們又到操場玩耍去了。
【改后點評】
改后作文把人物語言改得健美了:寫出了丟鉛筆的賈婷婷開頭的不高興,后來的誠懇道歉神態(tài);亂懷疑別人的華芬芬鬼鬼祟祟的樣子;楊梅梅的受委屈心理和語言口氣;以及班主任吳老師的和藹可親等,符合當(dāng)時的語言情境,讓人感到合理,能引起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