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解放日報》 報道,“父親、母親出生的年代,沒有機會完成高等教育,更別說關于電影的科班訓練。也正因此,促成了他們畢生勤奮學習的習慣,這也是他們事業(yè)成功的基礎?!鼻安痪茫缮嫌凹瘓F、上海電影家協(xié)會等主辦的導演湯曉丹、剪輯師藍為潔伉儷追思合葬儀式在福壽園舉行,湯家長子、畫家湯沐黎回憶雙親時這樣說。湯曉丹導演被譽為“中國戰(zhàn)爭片之父”,執(zhí)導的《南征北戰(zhàn)》 《渡江偵察記》 《紅日》等都是中國影史經典之作。上世紀40年代,他在重慶與藍為潔相識相知,從此相濡以沫數十載?;氐缴虾:?,藍為潔自學電影知識,成為有“江南第一剪”美譽的知名剪輯師,代表作包括《城南舊事》 《巴山夜雨》和湯曉丹導演的《紅日》等多部影片。藍為潔晚年筆耕不輟。湯沐黎說,母親已出版的書有十幾本,待出版的有三本。湯曉丹晚年常住華東醫(yī)院時,便是字典、放大鏡不離手,用中英文記日記,還自學法語。湯沐黎回憶,母親遺物里有一百多本字典,不少磨損缺角,重包了封面。打電話給他,常常只是為弄清一個字的解釋、探討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