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宏
摘 要:山西省侯馬市方略聯(lián)栓辦公樓采用大跨度型鋼混凝土框架梁板樓蓋,層高16.2 m,模板支撐高度15.9 m,屬于高大模板體系。這就對模板支撐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混凝土澆筑時難度較大。通過模架設計方案所用材料、搭設質(zhì)量控制、混凝土澆筑方法確定,確保了工程施工質(zhì)量和生產(chǎn)安全。
關鍵詞:混凝土;澆筑;模架;框架板
中圖分類號:TU755.2;TU75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0-0067-02
1 工程概況
該聯(lián)栓辦公大樓位于山西省侯馬市合歡街東側(cè),方略保稅中心卡口南側(cè),南北向長99.00 m,東西向?qū)?7.00 m,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jié)構(gòu)。該大樓地下1層,地上7層,建筑面積為35 676.19 m2,地上一層結(jié)構(gòu)層高16.20 m,板厚140 mm,設有1 000 mm×2 000 mm型鋼混凝土框架梁,梁跨度為16.2 m,所用型鋼規(guī)格為1 400 mm×600 mm×20 mm×20 mm。
為了保證施工質(zhì)量和安全生產(chǎn)施工,模板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支撐體系;混凝土澆筑時,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施工技術。
2 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技術
2.1 支撐體系設計
2.1.1 支撐體系設計原則
在保證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梁、板整體支撐設計原則是:梁支撐立桿縱向間距與板支撐立桿間距成倍數(shù),便于水平桿串通搭設;梁與板支撐水平桿步高一致,便于統(tǒng)一搭設;后澆帶支撐相對獨立搭設,便于分開拆除;支撐體系構(gòu)造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達到整體穩(wěn)定、牢靠。
2.1.2 支撐體系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結(jié)合本工程跨度大、荷載重的特點,首先進行支撐體系設計計算。由于框架梁下線荷載自重已達到54 kN/m,所以考慮各種活荷載和安全儲備。計算結(jié)果顯示,梁兩側(cè)立桿間距1 300 mm,底部增設3根立桿,立桿沿梁跨度方向間距450 mm,水平桿步距1 500 mm,立桿上部自由長度500 mm。現(xiàn)澆板支撐通過設計計算,且結(jié)合設計原則,設置立桿縱橫間距為900 mm,水平桿步距為1 500 mm。
2.1.3 支撐體系構(gòu)造措施
2.1.3.1 豎向剪力撐
四邊與中間每隔8 100 mm設置一道豎向剪刀撐,沿長度、高度方向連續(xù)搭設;剪刀撐與地面夾角為45°;桿件采用對拉與搭接相結(jié)合方式,采用搭接接長時,搭接長度不小于1 m,并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zhuǎn)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應不小于100 mm。
2.1.3.2 水平剪刀撐
本公程共設3道水平支撐,第一道設在掃地桿上部,第二道設在7.7 m處水平桿上部,第三道設在距梁底500 mm高水平桿上部,桿件采用搭接接長。
2.2 支撐搭設施工
搭設方案項目工程師必須做好方案交底工作,使施工和質(zhì)量檢查人員充分了解方案設計意圖,掌握支撐體系搭設質(zhì)量控制的關鍵所在。本工程模架體系在實施過程中,由項目主工長專項負責,項目材料員、質(zhì)量員和安全員全程監(jiān)控,嚴格控制架體所用材料的進場質(zhì)量。在搭設過程中,嚴格控制立桿排列間距、垂直度和扣件緊固力距的達標,確保一次驗收合格,整體搭設過程歷時將近45 d。
3 鋼筋施工技術
型鋼混凝土框架梁鋼筋與型鋼混凝土框架柱連接方式比較復雜。一種形式是框架梁鋼筋與框架柱型鋼腹板連接,現(xiàn)場常采用貫通法。預留鋼筋孔的位置準確度較高,預留孔在型鋼柱上的上、下、左、右位置都要準確,否則會給貫穿鋼筋帶來很大的麻煩。負責型鋼翻樣人員必須同時會鋼筋翻樣,這樣才能保證做到孔位準確無誤。為了保證型鋼的強度,型鋼上預留的直徑應控制在大于鋼筋的直徑5 mm左右,并在打孔位置增加強板。另一種形式是框架梁鋼筋與架框柱型鋼一體連接,本工程采用牛腿連接方法。因框架梁上部筋和下部筋均為三排筋,鋼牛腿在焊接時,選擇通層挑出,每層挑出長度必須滿足鋼筋焊縫長度。鋼牛腿焊接后須作焊傷檢測。將鋼筋放置在剛牛腿上表面,采用雙面焊接,焊縫質(zhì)量必須符合相關要求。
框架腰部拉筋綁扎時,由于受型鋼腹板阻擋,無法通過。如果在模板上打孔,會在較大程度上降低型鋼受力強度。本工程在實施過程采用模板焊接鋼筋方法,焊接前把掛歷一端做成90°彎鉤平直角度6 d,接時采用雙面焊,焊縫長度50 Ld,焊縫質(zhì)量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拉筋另一端代框架鋼筋綁扎時,用小型鋼筋板成135°。
4 型鋼混凝土框架梁板澆筑技術
型鋼混凝框架梁由于內(nèi)有鋼結(jié)構(gòu)、四周鋼筋圍繞較多,混凝土澆筑和振搗時,死角較多易造成混凝土不密實。本工程先依據(jù)后澆帶劃分混凝土流水段,并確定每段混凝土澆筑順序。為了解決底部不密實現(xiàn)象,在型鋼混凝土框架梁混凝土澆筑時,先順梁一端開始,從梁一側(cè)下料,用振搗棒在工字鋼一側(cè)振搗,將混凝土從鋼梁底部擠到另一側(cè),并高出工字鋼下翼板100 mm左右。待澆筑至梁另一端,則對整根框架梁進行分層澆筑,分層厚度為500 mm。分層澆筑時,混凝土從鋼梁兩側(cè)對稱下料,對稱振搗?;炷翝仓亮喉?00 mm時,混凝土下料改為由鋼梁頂部直接下料,依靠混凝土重力把混凝土擠入鋼梁上翼板根部,將空氣趕出,避免產(chǎn)生角部空鼓。待該流水段框架梁均澆筑至板底標高時,從流水段一端采用“趕漿法”進行樓層板混凝土澆筑。澆筑時,用3 m刮桿依據(jù)事先抄平標志將混凝土刮平,板面振搗后分2次進行壓光,第一次用木抹子將混凝土表面初凝,第二次用鐵抹子進行壓光,并將面層凹處,砂眼和腳印壓平。
5 結(jié)束語
型鋼混凝土組合結(jié)構(gòu)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日益廣泛,特別是型鋼混凝土框架梁由于能夠營造更大的使用空間而備受青睞。本工程在施工過程中,能夠合理進行專項方案的編審,精心組織落實項目,分公司相關部門監(jiān)控到位,確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質(zhì)量,為今后類型工程施工提供經(jīng)驗參考。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JGJ 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S].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JGJ 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出版社,2008.
〔編輯:李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