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君
(沈陽市藝術幼兒師范學校)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歌唱教學的目的,是學生初步掌握正確的歌唱發(fā)生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發(fā)聲技能技巧,歌唱情感處理也是極為重要的。從教學理論上分析,歌唱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歌唱,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和歌曲演唱技能,把理論知識與歌唱技術運用到實踐歌曲演唱當中,把人們美好的思想感情,通過自身真實的情感、藝術形式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給人以崇高美好的藝術享受。在教學中我們對一首歌曲如何演唱、如何處理,是我們要研究解決的重點。因此,我們在聲樂教學上要重視強調歌唱的情感訓練,并對情感訓練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最后達到聲情并茂的目的。
正確地表現(xiàn)和處理歌曲,就要正確地理解“情”和“聲”的關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情”?!扒椤笔侨说膬仍谛睦砘顒?,是對外在事物的一種強烈反應。在歌曲演唱中要根據歌曲的內容、風格、節(jié)奏、旋律、音色,正確地把個人的心理情感融入到歌曲中去。“聲”是人的生理器官通過呼吸的物理震動產生的聲音,并運用于歌唱中。在歌唱中情與聲是辯證統(tǒng)一的,情起主導地位,聲服從于情,它們兩個缺少誰都是不完美的。因此,歌唱時要充分發(fā)揮以情帶聲,根據作品的思想內容、旋律的起伏、歌唱的狀態(tài)、咬字吐字的清晰、音與音的鏈接等手段方法來完成傳情的目的,只有追求歌唱技巧,沒有音樂情感的聲音是蒼白、無力的,所以我們要加強對學生的藝術歌曲,少兒歌曲演唱的情感訓練。
從教學的對象來看,我們的學生都是十六七歲的女學生,她們所學專業(yè)是小學音樂教育、學前教育,她們很多學生只是喜歡音樂、喜歡唱歌,但沒有音樂基礎,在中學的音樂課學習中,只是著眼于旋律的掌握,對歌曲的演唱方法情感表現(xiàn)沒有重視,為了使她們成為合格的學前教育的藝術專門人才。在學習的聲樂教學中,有必要系統(tǒng)、完整、全面地對學生進行聲樂發(fā)聲訓練、歌曲演唱技能技巧訓練,還要系統(tǒng)地進行音樂情感方面藝術歌曲處理等,只有對學生進行專業(yè)培養(yǎng),使他們正確掌握歌唱發(fā)聲方法和聲樂技巧,才能完整地演唱藝術歌曲、兒童歌曲,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歌曲演唱中去,達到聲情并茂的目的。那么,如何對學生進行歌唱情感訓練呢?
分析作品,一首歌曲首先分析歌曲它的體裁、曲式、結構、歌曲演唱風格、特點、歌曲思想內容、情感內涵。研究歌曲的情感處理,樂句樂段、歌曲的速度力度、旋律高低、節(jié)奏快慢、歌曲的重點難點、如何解決等,通過分析引導學生情感表現(xiàn)。
如歌曲《共和國之戀》,這是一首歌頌祖國、思念祖國、對祖國有著深厚的情感的歌曲,用自己最真摯內在的思想感情表達抒發(fā)對祖國的眷戀之情。演唱時要自然、親切、深情,聲音連貫統(tǒng)一,每一句都是發(fā)自心靈深處感人的肺腑知音。使學生對演唱這首作品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了解,再研究分析歌曲的曲調、風格、特點,并指導學生哪些地方唱的親切深沉,哪些地方情緒激昂,經過一系列地啟發(fā)引導,學生的情緒被激發(fā)起來,聲音有了明顯的變化。
在一首作品中,教師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歌曲的背景、風格、形式和旋律。那么,用什么音色方法把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好呢?教師范唱就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歌曲演唱的思想感情和曲調旋律的了解及對整個歌曲形象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感受歌曲演唱要達到完美的藝術形象,提高誘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演唱藝術歌曲的積極性。
就以歌曲《共和國之戀》這首歌為例,盡管我們分析作品時已經做了許多了解,但只是語言的描述,而音樂畢竟是空進的藝術,它看不見、摸不著,只能通過感覺、聽覺和內在的器官腔體的感覺,而作用于心靈深處的聲音,學生通過教師在示范,可以模仿抓住歌曲的歌唱感覺和精華以及情感音色。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在示范演唱時,一定要認真準備,聲音規(guī)范統(tǒng)一,自然優(yōu)美流暢,尤其是音樂的情感表現(xiàn),一定要通過優(yōu)美的聲音表現(xiàn)出來,真正做到情真意切,以情動人,讓學生聽到什么是歌唱藝術的情感表現(xiàn),把多作品的理解感受全部融入到歌唱中。
按教學計劃每學期學校都有課外活動,為學生開展第二課堂,這個廣闊天地,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情感教育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一次檢驗。同樣一首歌,在第二課堂演唱排練和在上課演唱效果就大不一樣,不論是聲音上還是情緒上感情色彩上都比平時好的多。因此教師一定要抓住這個環(huán)節(jié),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現(xiàn),歌唱要積極,情緒要飽滿,聲音要自然優(yōu)美,聲音表現(xiàn)要以情為主,特別是聲音條件和基本歌唱方法還不是很成熟的學生,更要注意在演唱中用情補聲、以情帶聲。教師還要用小合唱、大合唱的形式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樂感情感,提高學生的整體演唱水。平定期舉辦校園歌曲大賽和歌詠比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展示個人能力和集體榮譽的活動平臺,同時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次互相學習,互相交流提高的機會,也是激發(fā)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學習力量,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最終達到完美的演唱歌曲的目的。
學校為學生每年安排藝術見習、實習的機會,去小學、幼兒園。這是對她們平時所學專業(yè)的一次檢驗,通過見習實習,把我們在學校學習的聲樂理論,基本發(fā)聲方法歌唱技巧,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那么兒童歌曲我們怎么來演唱。在演唱方法上要進行調整,聲音的音色要清脆宏亮,表情要自然親切,歡快活潑,吐字要清晰,貼近幼兒的情感,用這種方法演唱一定受小朋友們歡迎。如兒歌《春天在哪里》就是一首典型的,備受少年兒童歡迎的家喻戶曉的一首歌曲。我們在演唱時,要用積極、熱情、歡快、活潑,聲音清脆、嘹亮,吐字清晰,用一顆童心來演唱,定會受歡迎。例如《數鴨子》這首幼兒歌曲也深受幼兒的喜歡,首先要模仿幼兒的聲音語調來朗誦,音調要高,情感要與聲音配合,節(jié)奏與聲音配合,展示學生的最佳歌唱狀態(tài)。只有用最自然、最優(yōu)美的童聲來演唱才能贏得孩子們的掌聲與笑聲,才能受少年兒童喜歡。在實習、見習中,使他們真正感受到,幼兒園小朋友們需要什么樣的聲音,什么樣的音色,什么樣的語言,什么樣的歌唱情感表演。在聲樂歌唱中幼兒教師情感訓練的重要性。
綜合上述,歌唱情感的四個環(huán)節(jié),在聲樂教學實踐中,還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啟發(fā)、誘導、講解、示范的教學手段,用過發(fā)聲練習,歌曲演唱情感處理等手段,打下堅實的聲樂基本功,通過“理論——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完成教學任務。聲樂教學實踐證明,歌唱情感訓練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