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超 劉林嬌
(江西省贛州衛(wèi)生學校;贛州師范高等??茖W校)
隨著職業(yè)學校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青年教師工作任務增加,青年教師壓力越來越大,身心健康狀況越發(fā)成為一個亟需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1.人際關系問題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青年教師大多相對比較晚進單位,沒有取得大的業(yè)績,社會地位相對較低;學校同事多,大家平時來往比較少;職業(yè)學校專職教師上完課都直接回家,與學生互動交流的也相對較少。所以,總體來說,職校青年教師在人際關系方面顯得比較自閉、冷漠、自卑。
2.個性問題
個性問題主要指人生成長過程中形成的適應不良的一些行為模式。有個性問題的人自己很難意識到自己有問題,通常都把矛頭推向身邊人和事。個性問題主要表現(xiàn):敏感多疑、過分自負、忌妒心強、追求完美、過分嚴肅、易激惹、耐忍性差、太依賴等問題。
3.消極情緒和行為問題
受到國家擴招政策影響,職業(yè)學校學生人數(shù)增多,青年教師教學任務增多;現(xiàn)在的學生接觸信息量大,個性鮮明,對教師的要求也比較高,導致現(xiàn)在青年教師壓力增加不少。正是因為任務越來越重,學生越來越難教,壓力越來越多,青年教師經常會出現(xiàn)消極情緒和行為。
1.工作量重
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規(guī)模越來越大,師生比例嚴重不協(xié)調,教師的工作任務繁重。青年教師除了每周要上幾十節(jié)課外,還要做課題,做班主任輔導員;參加各種教學技能比賽,又要指導學生參加比賽。為了把工作做好,他們的工作壓力很大,經常有身心疲憊之感。
2.收入水平低
近年來,職業(yè)學校根據國家政策進行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但是工資水平無法趕上當前的物價上漲水平。在同單位,青年教師由于職稱、工齡、獎金等因素,青年教師和老教師收入之間也有很大一個差距。大多青年教師都面臨著購房、結婚、供養(yǎng)小孩、贍養(yǎng)老人等問題,收入相對有更大壓力。
3.考核與激勵機制的不合理
為了提高學校競爭性,職業(yè)學校從嚴要求教師,把教學、課題、論文、業(yè)績都和評職稱、評優(yōu)評先、提拔晉升、收入相銜接。對于青年教師而言,教學考評盡量做好,但課題申報很難,論文質量不高,業(yè)績申報機會更少,所以,經常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評優(yōu)秀、提拔晉升,收入差距逐漸拉大。
4.對壓力的認知態(tài)度
當今社會,每個人都面臨著大小不同的壓力。既然壓力無法回避,那么如何對待壓力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把壓力看做是成長道路必經的一道坎,是一種磨煉,那么他可能更加有信心面對壓力,以積極心態(tài)去解決問題;相反,如果把壓力看作是一種負擔,一種障礙,則可能使得壓力變成阻力,無法前行,不能有效解決問題。
1.面對青年教師存在的工作壓力,可以加大對工作壓力和心理健康問題研究。如建立社會熱線,建立互聯(lián)網教師互助中心,幫助教師緩解心理壓力。
2.嚴格執(zhí)行相關的法律政策。《教育法》規(guī)定教師的工資不低于公務員工資,教育投入占GDP4%等政策法規(guī)應該落地執(zhí)行,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提高教師的待遇,解決教師住房、醫(yī)療保險等問題。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心理衛(wèi)生知識欠缺,青年教師易導致很多心理問題,有必要針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內容可以選取壓力管理、情緒管理、家庭婚姻經營等,教育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如討論、講座、宣傳資料、心理健康節(jié)等;為教師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健全教師心理干預機制。通過多種內容與靈活的形式開展心理教育,有效應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
2.創(chuàng)設良好的組織生態(tài)環(huán)境
學校領導要深入了解教師的實際需要,建立民主寬松的管理環(huán)境。了解教師的心理需求,讓青年教師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使之在事業(yè)上有成就感;同時關心改善教師工作生活條件,如住房、交通工具、家庭條件等問題。
3.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
提倡多元化評價指標體系,在制定工作量、考核指標、評優(yōu)評先、職稱晉升方面綜合考慮。在青年教師中多開展一些集體文娛活動,以促進他們之間的溝通和了解,形成良好的人際環(huán)境。
1.培養(yǎng)良好個性品質和興趣愛好
研究表明,一個意志堅定、性格開朗、積極樂觀的人心理更健康,相反,一個意志薄弱、消極悲觀的人更容易患心理疾病,工作效率也更低。
擁有良好的興趣愛好能使教師生活更有趣,工作效率提高,保持愉快心情,消除教師的疲勞,有助于與學生交流,做好學生工作。青年教師多培養(yǎng)興趣,如籃球、足球、乒乓球、音樂、看電影,玩電子游戲等。
2.多交朋友,拓展社會支持系統(tǒng)
壓力面前,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支持和幫助。在很多時候,精神支持的重要性可能要超過物質支持,尤其是在壓力中后期,精神支持的作用尤為突出。
青年教師要多參加集體活動,擴大交際圈,多結識些朋友,除了單位同事外,還有各行業(yè)朋友。獲得更多社會支持,更不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3.正確認識自己,合理調節(jié)情緒
要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首先要客觀全面了解自己,正確估量自己,對事情的期望值就不會太偏,就能坦然接受事情的結果。也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有效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達到自己效果,有利于自信心的培養(yǎng)。
對事件不同評價和態(tài)度,會影響情緒,一旦形成思維習慣,會影響心理健康。對待事件以積極心態(tài)去面對,將注意力轉移到如何解決問題本身上來,這種態(tài)度有利于問題解決,培養(yǎng)自信心。
4.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還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保持用腦衛(wèi)生,有利于工作學習效率提高,保持良好情緒;第二,科學飲食。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汲取多種營養(yǎng),有利于保持健康身體,為工作學習打下物質基礎,生理與心理相連,身體健康也有利于心理健康;第三,多進行體育鍛煉。合理的運動有利于身心健康,消除體內精神垃圾,緩解身心疲憊之感。
[1]黃辛隱,張秀敏.高校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及團體心理訓練設計研究[J].心理科學,2004,(02):307 -310.
[2]劉學蘭.高校教師面臨改革的心理壓力與心理調適[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1,(01):117.
[3]李剛高校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湖南農業(yè)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