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衾瑤
(四川省南充一中)
對于高中生的語文學習來說,已經(jīng)不再是簡單的生字認識和詞句理解,其培養(yǎng)目標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對高中生的人文教育,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面對工作以后的生活,提高學生的人格魅力。
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能以一種強硬灌輸?shù)姆绞竭M行,而要做到潤物細無聲,無形中對學生進行精神教育。高中語文教師要善于鋪墊,在適當?shù)臅r候?qū)W生進行教育,其中時機顯得非常重要。舉個例子來說,在講到《道士塔》相關內(nèi)容時,學生在讀完以后大多數(shù)人都想王道士得到一定的懲罰。這時候,老師要善于引導,雖然王道士的愚昧無知實在令人可恨,但其卻不是最可恨的。老師可以安排學生閱讀相關內(nèi)容《功過是非難分辨——王圓箓》,希望學生能夠?qū)嵤虑笫堑每创鯃A箓,讓學生明白造成文中那些現(xiàn)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的落后,而不是個別的小人物,政府當時的行為不僅侵害了我們的民族文化,同時也使得我們的民族尊嚴受到了侵害。學生在接觸這些內(nèi)容時已經(jīng)對外國的文化強盜有了很深的憤恨之情,這時候老師可以抓住機會給學生講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關于文物被盜的例子,以及一些古城被破壞的事實。學生通過對這些故事的了解,可以進一步思考,為什么我們的文化載體這么容易受到損傷,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文化。這樣的教學方式,就能讓學生們無形中產(chǎn)生保護文化文明的意識,也才能真正發(fā)揮出教育的作用。
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不能完全依賴教材,要在教材的基礎上靈活地加入其它的教學素材。教師要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實例融入到課堂中去,使得教學內(nèi)容能夠更加深刻形象,并且適當?shù)刂笇W生與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尤其是有關人文精神的讀物。
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外讀物來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讓學生通過大量閱讀課外讀物來吸收傳統(tǒng)文化,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和見識,以便對人生產(chǎn)生更深的感悟。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他們大多喜歡聽關于藝術(shù)家、文學家和科學家的故事,這些人物都是高一學生學習的榜樣,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動力。對于高二的學生來說,主要向他們推薦一些散文類的書籍,這些書籍能夠使得學生的情感世界更加豐富,同時也能使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有所提高。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他們更感興趣的是一項哲理勵志類故事,這些故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鼓勵和鞭策自己不斷學習。
除了在課堂教學重視對高中生的精神教育,還可以通過組織相應的活動來增加學生對于生活和時代的關注感和感觸,了解更多的時事和天文地理等各個領域的知識。比如說,教師可以組織“每日一語”活動,每天上課的時候都告訴學生一句名言,雖然語句簡單但是有著深刻的寓意,這樣的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文化素養(yǎng)。如對高一的學生,可以講一些關于理想和愛的名句,像明代學者呂坤“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說第一等話,抱第一等見識?!毕M麑W生能夠注重自己視野的開闊,時刻保持頭腦的清醒,樹立遠大的志向。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適當?shù)亟M織征文活動,針對某一主題來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和思考,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時候增強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探索能力,并能用于指導日后的學習和工作。高中生有著無窮的潛力,教師在教學時不能禁錮其思想,而是要選擇合適的實際來引導他們,帶領學生去探索實際問題,以便對現(xiàn)實生活和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學習《陳奐生上城》時,教師在對人物的性格進行分析之后,要適當?shù)靥岢鰡栴}:你身邊的農(nóng)民在改革開放30年以來生活上有什么改變?學生可以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談論農(nóng)民生活的改變和農(nóng)民的地位提升等問題……同學們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不急能夠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同時也能夠?qū)W習到更多的知識。老師要抓住這個時機,引導學生多查閱課外資料,以便能夠從多個角度來思考問題。
語文教學的目標不僅僅在于傳授課本知識,同時也要在為高中生們講解富含人文精神的內(nèi)容。為了能夠?qū)W生有更多的了解,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尤其是要了解學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認識和見解。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不再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課堂也可以擺脫傳統(tǒng)的封閉的教學空間的約束,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學習情境,使得學生的人文情懷和情感更加豐富。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大師的作品作為素材,并鼓勵和指導學生自己去朗讀,感受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和情感。除此之外,學校也可以舉辦一些主題講座與交流會,讓學生的人文閱歷更加豐富。舉個例子來說,在學習《祝?!窌r,教師可以首先通過情感豐富地閱讀這篇文章,讓學生從其語氣中感受祥林嫂所遭遇的不幸,并引導學生對此進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后,能夠增加自己的人文精神,并懂得理解別人的痛苦,從而學會珍惜現(xiàn)有的生活,懂得關心和幫助他人。
除了要傳授給高中學生必要的技能和知識以外,語文教學還承擔著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責任,并且要通過精神教育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要懂得,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是只有掌聲和鮮花,并不是只有快樂和幸福,同時也充滿著苦難和不幸。學生要以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來面對生活中發(fā)生的每一件事,尤其是要正視挫折,不能在發(fā)生不幸時就自暴自棄,放棄對生活的信心。比如說在學習房龍的《寬容序言》時,老師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守舊老人為什么在最后被推到了一遍,人們?yōu)槭裁纯梢匝刂握唛_辟的道路過上幸福的生活?學生要懂得,人類是在不停地追求真理,我們要以寬容的態(tài)度來對待新思想,給新思想一定的發(fā)展空間,這樣才能推動社會不斷進步。高中的語文教師要尤其注重這種教學方法,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學生引導,幫助學生具備更加強烈的責任心,讓學生的性格變得更加善良,為日后學生踏入社會做準備。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學不僅要注重語文知識傳授的有效性,更要注重教學過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發(fā)揮出語文教學的真正作用。教師對學生要足夠的尊重,并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指導,幫助學生培養(yǎng)其人文精神,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1]張秀兵.試分析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J].赤子,2013,(1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