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勝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最有影響的代表作,被譽(yù)為“文學(xué)史上最純凈的一個小說文本”。其故事在極具湘西特色的自然元素所營造的靜美中拉開帷幕,在一幅幅或濃或淡的水墨畫中描繪著湘西淳樸的世道民風(fēng)和天然的日常生活,抒寫出青年男女間的情愛、祖孫之間的親情和鄰里人家的友愛,表現(xiàn)了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品中琉璃般透明的“純粹的美”和“清潔的魂”,帶給人們恒定而久遠(yuǎn)的感動,也構(gòu)建起了作者純凈的理想世界。這個理想世界具體地體現(xiàn)在了作品的多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當(dāng)是對人物的刻畫,包括人物形象塑造及其心理描寫和對人性美的展示等。
《邊城》里的人物都蘊(yùn)含著純樸的氣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翠翠,她是沈從文先生的理想世界培育出的一顆明珠。關(guān)于翠翠形象的來源,作者自己說一是滬溪縣絨線鋪的女孩子,另一個是在青島嶗山看到的女孩子,同時還有他妻子的身影,“一面就用身邊新婦做范本,取得性格上的樸素式樣”。這三個簡單印象的拼合,組成了一個純樸而又極具特色的形象。天真活潑的翠翠實則沈從文理想世界里的女神,是愛和美的化身。她是一個剛剛脫離兒童氣的船家少女,一舉一動帶著稚氣,體現(xiàn)了一種童真美;她對愛情的渴望不表現(xiàn)為強(qiáng)烈的追求,而是少女的朦朧向往,體現(xiàn)了山村少女的害羞矜持;她心靈美好,猶如一曲湘西邊地純樸、天真的歌謠。通過這個淳樸善良,既羞怯又有些野氣,充滿青春活動的山村少女,沈從文淡化了黑暗與苦痛,謳歌了一種象征著愛和美的、古樸的、人性的生活方式。翠翠淳樸的自然人性,同時還帶有茶峒人所具有的重義輕利、守信誠實的淳樸民風(fēng)。管理渡船的爺爺、過渡的客人、河沿上的農(nóng)民、屯戍的士兵都是誠實勇敢的人,既重情,也仗義。這些不染纖塵而又不缺乏野性的人物形象是沈從文理想世界的重要構(gòu)件之一。
《邊城》是基于理想世界的牽引而作,卻給我們搭建起一種“真實世界”的感覺。這方面,人物心理描寫的作用不可謂不大。通過心理描寫,邊城中一個飽含自然氣息的青春少女的形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啊ù浯洌┢綍r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jī)心后,就又從從容容在水邊玩耍了?!毙咔?、乖巧、健康而又水靈靈的女孩子形象通過這一兩句心理的勾勒展現(xiàn)無遺。翠翠還時不時自己冒出個問題來,如 “‘白雞關(guān)真出老虎嗎?’她不知道為什么忽然想起白雞關(guān)”等等。翠翠許多日常腦海里突然冒出來的天真活潑的東西,正是一位處于發(fā)育成長中的少女的心態(tài)。在去看龍舟競渡時,一聽到說起“二老歡喜一個撐渡船的”,翠翠的臉開始發(fā)燒,在想到“誰是激動二老的黃花姑娘”時,翠翠心中不免有點兒亂。而這種“亂”在面對二老的問話時讓她靦腆不安,她的臉還發(fā)著燒不便做聲,心中卻還想著碾坊陪嫁的事,于是不自覺地有了點煩惱、憂愁,又似乎有了點快樂,同時卻又像是在生自己的氣。這種關(guān)涉愛情的少女心理是含蓄而又矛盾的。然而第一個來提親的卻是老大天保:“翠翠弄明白了,人來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頭抬起,心忡忡的跳著,臉燒得厲害,仍然剝她的豌豆,且隨手把空豆莢拋到水中去,望著它們在流水中從從容容的流去,自己也儼然從容了許多。”翠翠驚愕、失望以及掩飾的心理過程,在看似隨意的動作中暴露無遺。之后,“翠翠不做聲,心中只想哭,可是也無理由可哭”,可是見了祖父眼中的一汪淚,她又驚又怕,“心中亂亂的,想趕去卻不趕去”。翠翠的心意,祖父自然無法理解,連翠翠自己也不甚明白。但正是這亂亂的心緒,反映了翠翠內(nèi)心對于祖父的愧疚感、無人解懷的顧忌感以及夢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感,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了一個青春少女躁動不安的心理。這些十五歲山村女孩心理的逼真描寫更為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心中理想世界的純與凈,讓讀者有一種活靈活現(xiàn)的感覺,而并非只是一種表面的文字。正是有了這些心理活動才更加有了說服力,讓人感覺理想的世界真的就存在。
在湘西世界里,沈從文提取了未被現(xiàn)代文明浸潤扭曲的人生形式,保持著昔日寧靜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與純樸勤儉的古老民風(fēng)。透過字里行間,我們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建構(gòu)著一個充滿人性美的世外桃源。這不僅體現(xiàn)在爺孫兩人身上,其他人物也都閃爍著率真淳樸、勤儉友善與和平純凈的理想之光。文章在寫到掌管水碼頭的順順時說:“這個大方灑脫的人,事業(yè)雖十分順手,卻因歡喜交朋結(jié)友,慷慨而又能濟(jì)人之急,……明白出門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為人卻那么公正無私……既正直和平,又不愛財”。在說到兩位年青人的時候,也寫得是那樣受人歡迎:“結(jié)實如小公牛……豪放豁達(dá),不拘常套小節(jié)……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比伺c人肝膽相照,人與人相偎相依,每個都是那樣美好善良。兩性之愛、兄弟之愛、親友之愛也在作品中彌漫開來,愛與美的完美結(jié)合緩緩地、悄悄地?fù)軇又藗兊男南?,向人們展示著美好的人性和美好的理想?/p>
《邊城》集中表現(xiàn)了作者心中的理想世界,有著不同于現(xiàn)實的純凈。沈從文說過:“我想造希臘小廟,選山地作基礎(chǔ),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致、結(jié)實、勻稱、形狀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筑。”在《邊城》這座“希臘小廟”里,作者供奉著自己的人生理想。它外化為作品中的一個個人物,淋漓盡致,栩栩如生。通過對這些人物的刻畫,作者悄然構(gòu)建起了屬于自己的理想世界。這個理想世界是自然的,是淳樸的,是完美的 “湘西世界”,也是人們心中埋藏在深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