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 偉
(西安翻譯學院圖書館,陜西 西安 710105)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存儲技術的發(fā)展,讀者在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傳統(tǒng)的圖書館 服務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面對這種情況,高校圖書館必須在服務模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和改進才能適應讀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本文就當前情況下如何展開對讀者的服務創(chuàng)新進行探討。
1 傳統(tǒng)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人們對知識獲取的需求
1.1 傳統(tǒng)的圖書館服務方式過于簡單化,沒有和讀者形成交流,從而導致圖書利用率不高
多數(shù)讀者不懂圖書分類法,圖書館到底有哪些書,讀者心中沒數(shù),加之很多讀算機不太懂,不知道怎么找書,又羞于去問,到書架上盲目找書看,導致自己需要的書找不到,還抱怨圖書館藏書太少,造成了圖書館和讀者之間不必要的矛盾。不了解讀者的需求,沒有對館藏資源進行廣泛的宣傳。對電子資源的重視也不夠,忽視了網(wǎng)上資源方便,快捷,高效的特性。
1.2 工作缺乏主動性,服務意識淡薄
傳統(tǒng)的管理者往往有意無意的把圖書館看做“借借還還”的工作,也不重視服務方面的工作;圖書館人員文化層次高低不一,部分館員文化層次較低,服務觀念不強,給圖書館造成了不良的印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般高校圖書館待遇和地位都不被看重,主觀上也造成了很多人感覺在圖書館沒有出路,而對工作缺乏積極性。
2 面對數(shù)字化,現(xiàn)代化的圖書館發(fā)展,積極主動的,與讀者形成良性互動服務模式正在成為主流
2.1 圖書館與讀者加強互動性
隨著泛在圖書館概念的出現(xiàn),圖書館的服務理念也發(fā)生著改變,美國,日本等國外圖書館已經(jīng)開始構建泛在圖書館,強調將圖書館服務融入到用戶的虛擬社區(qū)中,與BBS、Blog上的用戶緊密互動,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強調打破館內讀者和館外讀者的藩籬,對所有服務對象一視同仁;強調服務內容從單純的文獻提供向用戶多需求方向轉變;強調圖書館員像醫(yī)生、律師、教師一樣可以再室內提供服務,也可以到用戶一線、用戶虛擬社區(qū)提供服務;強調圖書館的服務應與用戶的需求形成一種緊密的耦合、良好的互動關系。面對服務泛在化的發(fā)展趨勢,圖書館應主動融入到用戶的服務之中,拓展其生存和發(fā)展空間。
西安翻譯學院圖書館建立了以QQ、微博、微信等平臺與讀者進行了零距離的互動交流,及時傾聽他們的最新需求,從圖書采購,到圖書流通環(huán)節(jié),及時了解讀者對圖書館的意見和建議,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定期召開與讀者面對面交流會,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圍,提高了圖書館的知名度和使用效率;并與各二級分院建立館藏共建,及時了解各專業(yè)最新知識發(fā)展情況,及時更新館藏資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2.2 積極主動的開展服務工作
書庫工作人員應主動幫助讀者查找書籍,在各書庫張貼新書推薦,手把手傳授文獻檢索知識,對待讀者微笑服務,讓讀者到圖書館心情愉悅學習知識,使其到圖書館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2.3 加強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為讀者能熟練的應用信息系統(tǒng),檢索所需要的紙質文獻和電子資源,最大程度的為學習和科研服好務
如何能讓讀者在圖書館汲取更多的知識,首先要讓讀者知道怎么利用圖書館,不能讓大量的資源束之高閣,圖書館可以定期舉行信息素質教育講座,從紙質文獻檢索到電子資源的利用,逐步培養(yǎng)讀者的信息素質意識,為了讀者更方便的檢索到所需的文獻,可以采用統(tǒng)一檢索平臺,對館藏資源和電子文獻實行一站式檢索,如果本館沒有的資源,可以從其他館進行郵件傳遞,極大的方便了廣大師生使用效率;同時也利用網(wǎng)站、微博、微信等多種媒體對館藏最新動態(tài)和與讀者進行交流的相關活動進行宣傳;對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教師,由于歷史原因比較習慣使用紙質文獻,可以登門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幫助他們能盡快掌握對現(xiàn)代化圖書館的應用。
3 為了不斷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圖書館可以組織業(yè)務骨干對廣大館員進行培訓,加強館員自身素質的培養(yǎng),尤其是計算機操作,數(shù)據(jù)庫的利用和信息檢索,圖書館從編目到流通相關知識的學習,使得每個館員都能成為咨詢員,更好的為讀者服務
未來的圖書館服務方向更依賴與數(shù)字化,網(wǎng)絡化,云計算,云存儲等先進科技,通過高速的互聯(lián)網(wǎng)絡,把大量信息資源單位組成一個整體,把不同的信息按類型加以管理存儲,并通過快捷的方式提供給讀者,不受地域和時間限制,使讀者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再網(wǎng)絡上查詢任何所需的信息資源。移動圖書館正成為各高校圖書館蓬勃開展,移動圖書館服務必將成為圖書館服務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用戶通過手持設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查詢到圖書館的資源,并可以閱讀全文,為讀者使用手機和無線終端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總之,圖書館的服務是個永恒的話題,我們的工作目的就是為讀者服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圖書館從業(yè)人員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的提高服務水平,更好的為學校的科研和教學水平做出貢獻。
[1]李雪峰.未來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變[J].理論觀察,2014(1).
[2]蔡肖兵.論圖書館服務應適應讀者閱讀方式的改變[J].河南圖書館學報,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