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公布了全球高被引用率科學家名單。這份名單囊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共21個學科領域,通過計算從2002年至2012年被科學引文索引(SCI)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全部論文,羅列了在各自領域被引用最多的前1%的科學家。據統(tǒng)計,全球共3215人次入選,中國有163人次上榜,而在“金磚五國”的其他國家中,巴西有5人次入選,俄羅斯有8人次入選,南非有11人次入選,印度有8人次入選。
對于日前公布的全球高被引用率科學家名單,許多學者表示,雖然與美歐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但與我們自身比,已有很大進步,與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相比,進步勢頭更為迅猛。這說明這些年來我們國家在科學技術、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投入,已經收到了實效。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張曉林研究員表示,這個指標反映出中國在基礎科學研究中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的事實。同時,他也指出,我們應全面冷靜地看待高被引用率科學家排名,努力推動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進一步發(fā)展。
來源:光明日報
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環(huán)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重金屬水質基準理論模型與預測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基于金屬的物理化學參數,發(fā)現并構建了定量離子特征——毒性模型。
環(huán)境基準是制定環(huán)境標準的基礎和科學依據,是國際環(huán)境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水質基準研究始于美國上世紀中葉,近30年,7次頒布并更新共計267種污染物的水質基準值,但其中僅包括10種金屬。重金屬是水環(huán)境中的重要污染物,然而不少金屬毒性數據較少,其環(huán)境效應復雜,影響因素較多,缺乏相關定量預測模型,大部分金屬的水質基準研究還處于空白狀態(tài)。
環(huán)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彌補了這一空白。在國家自然基金委和科技部“973”項目的資助下,他們結合物種敏感度分析,較好地預測了25種金屬或類金屬的毒性值和相應的水質基準值,預測值與美國EPA基準推薦值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同時,他們還研究發(fā)現,最少可通過金屬軟指數、最大配合物穩(wěn)定常數、電化學勢和共價指數4個理化參數就能夠預測8種國際通用模式生物的毒性效應。
該研究方法不僅為國際傳統(tǒng)水質基準理論方法提供了有益補充,而且為一些難以開展實驗研究的珍稀水生生物毒性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新手段,拓展了QSAR在金屬毒性和水質基準中的應用。
來源:中國科學報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制并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鐘”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鐘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這標志著我國繼法、美、德、意、日、英、俄等國之后,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參與修正國際原子時的國家,也意味著我國對國際原子時的最終確定擁有了“表決權”。
準確可靠的時間頻率系統(tǒng)是重要的基礎戰(zhàn)略資源,交通、金融、智能電網等重要領域的安全運行都要依靠高精度的時間頻率計量。
目前,全球統(tǒng)一使用的國際標準時間是由國際計量局主導的協(xié)調世界時(UTC)。國際計量局將分布在全球53個國家70多個守時實驗室的400多臺原子鐘所報送的數據進行“加權平均”,再利用獲其認可的少數幾個國家計量院研制的“世界上最好的基準原子鐘”數據加以校準,產生國際原子時,再經閏秒即產生協(xié)調世界時。
據了解,作為我國時間頻率體系的源頭,NIM5銫原子噴泉鐘是由中國計量院研制的第二型銫原子噴泉鐘,目前其不確定度為1.5×10-15,相當于2000萬年不差一秒。
據了解,中國計量院正在研制的新一代銫原子噴泉鐘NIM6已進入調試階段,全部完成后時間頻率不確定度將達到5×10-16,相當于6000萬年不差一秒,步入國際先進行列的“第一梯隊”。
來源:光明日報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正式發(fā)布2014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列出了全球領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學,中國內地共有32所大學上榜,相比去年增加了4所,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6所學校進入世界前200名。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簡稱ARWU)自2003年首次發(fā)布以來,以其評價體系的客觀和透明引領了國際大學排名的浪潮,確立了大學評價的中國話語體系,在世界各地被廣泛報導和大量引用,許多政府和大學從該排名出發(fā),分析比較本國、本校的情況,采取各種舉措來提升大學的國際競爭力。
2014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結果顯示:美英大學的優(yōu)勢仍然非常明顯,哈佛大學連續(xù)12年蟬聯(lián)全球第1,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劍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和牛津大學分別位列第2至第10名。歐洲大陸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排在世界第19位,緊隨其后的是排在第35位的巴黎六大。亞洲大學中表現最好的是日本的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名次分別為第21名和第26名。澳洲大學中排名最高的是墨爾本大學,位列全球第44位。
今年我國內地位列世界500強的大學共有32所,相比2013年增加了4所。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所學校進入世界前200名,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還首次躋身世界前150名;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6所學校排在第201~300名;吉林大學、東南大學等13所學校排在第301~400名;有7所學校排在第401~500名,這其中華東理工大學、蘇州大學、南京醫(yī)科大學和首都醫(yī)科大學都是首次入圍世界500強。
從排名指標來看:我國高水平大學的國際論文總量繼續(xù)保持在同檔次大學的高位水平;清華大學去年在Nature和Science等國際頂尖期刊上發(fā)表論文的數量已基本達到世界百強大學的平均水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等學校的高被引科學家數量增長明顯,從絕對數上看也在快速逼近世界百強大學。
同時發(fā)布的2014年“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和“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顯示,國內大學的表現也有明顯進步。
領域排名方面:理科排名中北京大學排在世界第50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進入世界百強;工科排名中清華大學位列世界第20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等11所學校也入圍了世界百強;生命科學與農學排名中,國內排名最高的浙江大學和中國農業(yè)大學處在世界第101~150名;社科排名中,北京大學排在世界第151~200名;醫(yī)科排名中,沒有國內大學進入世界前200。
學科排名方面:數學排名中,北京大學排在世界第37名,上海交通大學等9所學校也位列世界百強;物理排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入圍世界百強;化學排名中,北京大學排在世界第28名,浙江大學等12所學校也進入世界百強;計算機排名中,清華大學位居世界第27名,浙江大學等7所學校進入世界百強;經濟學/商學排名中,國內表現最好的是北京大學,處在世界第101~150名。
來源:科學網雖然這種概率只有0.3%,但與其他小行星相比,1950DA帶來的威脅要高50%。
在漫長的地球歷史上,小行星的造訪并非新鮮事。6500萬年的一次撞擊,就結束了恐龍時代。但與恐龍的束手無策相比,面對有可能帶來同樣后果的1950DA,人類卻有著簡單而可行的應對方法。原因就在于這顆小行星那“古怪”的性質。
已有研究報告顯示,1950DA屬于松散結構小行星,靠萬有引力和摩擦力將各個組成部分凝聚在一起。然而,僅靠這些力是無法在高速運動中,保持這堆碎石的凝聚狀態(tài)的。對此,田納西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的博士后研究員本·羅茲蒂斯就認為,其中必然有粒子內部的結合力,即范德華力的參與。通過觀察1950DA的熱成像和軌道漂移,并計算其熱慣性和體積密度,研究人員最終檢測到了這種產生于分子或原子之間的靜電相互作用。
簡言之,1950DA依靠高速的旋轉,超越了會令自身分崩離析的密度臨界值。對付它如果采用發(fā)射核武器或用大質量物體對撞等流行的設想,反而會打破這種束縛力,造成更多的碎片砸向地球。而真正有效的方法并不復雜——人類可以向小行星表面噴灑粉筆灰、木炭或者白玻璃渣等改變其反射率,依靠太陽光的能量逐漸調整其運行軌跡。
來源:科技日報
美國田納西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fā)現,一顆名為1950DA的小行星,有0.3%的幾率在2880年撞擊地球,并釋放出毀滅性力量。與其他小行星相比,0.3%的數字已表明1950DA帶來的威脅要高出50%。不過,科學家表示人類并不需要對此特別慌張,原因在于1950DA的自身性質奇特,一些簡單的方法就可以有效應對它的威脅。
1950DA首次發(fā)現于1950年的2月23日。它在人類的觀察范圍內存在了17天之后,消失在茫茫宇宙中。半個世紀后的2000年12月31日,也就是人類發(fā)現第一課小行星“谷神星”的200年紀念日,1950DA再次出現。研究人員經過計算指出,867年的2880年3月16日,1950DA將又一次光臨地球。這次它的觀測窗口期只有20分鐘,并且不能完全排除與地球撞擊的可能。
據英國《每日郵報》在線版16日消息稱,在朝向地球運行時,1950DA的時速達到了每秒15公里。如果這顆小行星真與地球相撞,其將以每小時61155公里的速度扎入大西洋,并釋放出相當于44800噸TNT炸藥的毀滅力量??茖W家們表示,
2014年8月20日,科大訊飛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語音點亮生活——科大訊飛智能家庭語音產品發(fā)布會”,發(fā)布了面向智能家庭領域的軟硬件產品,包括靈犀語音助手3.0、訊飛語音云3.0、以智能語音為核心交互方式的訊飛智能音箱、以及面向智能電視交互的“未來遙控”等,助推硬件廠商搶占智能家庭市場入口,幫助廣大開發(fā)者布局家電、汽車、智能硬件等領域。
同時,科大訊飛宣布啟動人工智能計劃——“訊飛超腦”,不斷推動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技術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靈犀已經與創(chuàng)維、長虹、海信、TCL、康佳、海爾、邁樂機頂盒、海爾、美的、智能手表Z-Watch等垂直門戶和終端廠商建立了廣泛合作關系,OVS開放平臺與200多個垂直領域最優(yōu)質的信源展開合作。同時,語音助手也開始走向汽車領域,與奧迪、寶馬、奔馳、福特、長安、上汽、廣汽、江淮、奇瑞等汽車制造廠商都已展開深度合作。
發(fā)布會上,科大訊飛還發(fā)布了新一代訊飛語音云3.0。在語音合成、識別、搜索等基礎智能語音功能之上,訊飛語音云3.0還新增方言語音識別、多語種識別、個性化識別、人臉識別、手勢識別、聲紋識別等創(chuàng)新功能,以及各類彩鈴、廣告、數據分析等增值服務,進一步增強了產品的實用性、易用性和通用性。
來源:《科學中國人》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