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保命錢”和減貧脫貧的“助推劑”。為了切實保障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記者從甘肅省扶貧辦獲悉,今年以來,甘肅省改革了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不但建立了財政扶貧資金投入穩(wěn)定增長機制,而且進一步簡政放權,簡化項目審批、資金撥付流程,將項目審批權原則下放到縣。
今年開始,甘肅省建立了財政扶貧資金投入穩(wěn)定增長機制。省級財政對58個片區(qū)縣均衡性轉移支付增幅高于全省對縣轉移支付水平3個百分點以上,省級和片區(qū)縣按當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量20%以上、市級按10%以上、插花型縣按15%以上增列專項扶貧預算,并將其納入全省“1236”扶貧攻堅業(yè)績考核范圍。今年省級財政專項扶貧預算資金由去年的2.6億元增加到11.2億元,增幅達5倍多。市州、縣區(qū)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預算也大幅度增加。
以往的扶貧項目審批往往是從上到下的管理,報到省里批準,未必符合基層的實際情況。為了增強扶貧資金使用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今年起,除國家和省里有明確的政策要求之外,我省將扶貧資金按因素分配法一次性分配到縣,由各縣審批項目,報省、市審查備案。
同時,甘肅省還以扶貧攻堅規(guī)劃和重大扶貧項目為平臺,按“用途不變,渠道不亂,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創(chuàng)新財政資金使用整合方式,將扶貧和相關涉農(nóng)資金集中用于到村到戶的扶貧。
據(jù)了解,為了進一步完善財政扶貧項目資金管理制度,甘肅省已經(jīng)制定下發(fā)了《進一步加強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監(jiān)督管理的通知》,正在修訂完善《甘肅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計劃出臺《甘肅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管理辦法》,確保扶貧資金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