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民
吳稚暉是著名的無政府主義者、政治家、教育家,在國民黨政界享有極高的威望,孫中山、蔣介石等國民黨政要對他都特別尊敬。作為政治家的吳稚暉,其功績早已為人所熟知;其實,作為教育家的吳稚暉,其貢獻也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孫中山曾委托吳稚暉在北京南小街創(chuàng)辦了一所海外補習學校,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是國民黨政要的子弟,比如孫中山的孫子、蔣介石的兒子、汪精衛(wèi)的兒子、朱執(zhí)信的兒子等,可以說是貨真價實的高干子弟學校,學生都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因此,在管理上就會有一定的難度。但吳稚暉卻把這些“太子黨”管理得非常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稱贊。
吳稚暉是舉人出身,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情有獨鐘,因此,他規(guī)定學生在寫作文時,必須用毛筆書寫。但在那個時代,鋼筆已經(jīng)普及了,青少年都習慣于用鋼筆,不太喜歡用毛筆寫字,認為那很費事,是跟不上形勢。孫中山的兩個孫子,就不肯用毛筆寫作文,他們說:“用毛筆寫文章是秘書做的事?!眳侵蓵熉犃撕?,心中特別生氣,但沒有立即發(fā)作,而是命人取來毛筆和紙,在紙上抄了一首詩,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p>
這首詩,是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表達了人世無常、繁華易逝的人生況味。
吳稚暉寫完這首詩后,又讓孫中山的兩個孫子抄寫了一遍,并讓他們把抄好的詩帶回家中給父母看看,讓他們和父母一起體味一下詩的含義。
吳稚暉是想用這首詩忠告孫中山的兩個孫子:不要以為你們是總理的孫子就洋洋自得,就覺得了不起了,看看歷史上那些曾經(jīng)繁華的大家族吧,后來還不都落敗了嗎?在之后的一次國民黨中常會上,吳稚暉提起這件事,還頗為感慨地說:“我吳稚暉活到七八十歲,還沒有用過什么秘書。好大的口氣呀!官宦縉紳之家的子弟,如不嚴加管教,是非常危險的!”
吳稚暉對蔣經(jīng)國的管教,也是非常嚴格的。他擔心蔣經(jīng)國小小年紀就以自己是黨國元首之子而自鳴得意,所以經(jīng)常敲打他,曾對他說:“你能保持你的人格,失敗了我為你高興。如果你不能保持你的人格,你成功了,也不是我的學生!”
有一回,吳稚暉的一個朋友送給他一輛人力車。一天,吳稚暉卻讓蔣經(jīng)國把這輛車的拉桿鋸掉。之后,吳稚暉又吩咐蔣經(jīng)國幫他把車座抬進屋里,放在墻邊當沙發(fā)用。
蔣經(jīng)國對吳稚暉有人力車不坐偏要鋸掉拉桿當沙發(fā)用有些不解,吳稚暉解釋道:“一個人有兩條腿,自己可以走路,何必要別人拉!”蔣經(jīng)國這才明白,老師是在用這種方法教育自己:不要因為自己的出身而養(yǎng)成貴族習氣,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事事都需要別人侍候。要把自己當作一個普通人!蔣經(jīng)國因此特別感激吳稚暉,自那以后,一直對吳稚暉執(zhí)弟子禮。吳稚暉去世后,蔣經(jīng)國寫了一篇《永遠與自然同在》,對吳稚暉進行了深情的悼念。
吳稚暉的教育方式,不是簡單地告訴別人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更不是粗暴地斥責,而是用一種委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既達到了教育別人的目的,又維護了別人的尊嚴,實在是一個聰明之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