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君輝
工作第一年,接一年級新生,和學生一起讀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寫的是一個充滿智慧、愛孫子的爺爺,用巧妙的辦法把孫子心愛的破毯子變成外套、背心、領帶、手帕、鈕扣,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對孫子的愛一直延續(xù)下去。
繪本中爺爺慈祥的模樣,溫暖的眼神,讓人記憶猶新。爺爺手牽著小孫子約瑟,漫步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背影交織在一起,路旁的白楊樹搖擺著樹葉沙沙地打著節(jié)奏,遠處金黃的麥田隨風掀起麥浪,到處是一片暖暖的豐收的味道。
這樣溫馨的畫面是那么的熟悉,因為這也是爺爺和我們在一起的樣子。
爺爺是一位鄉(xiāng)村醫(yī)生,聽奶奶說自然災害那會,家家都忍饑挨餓,爺爺靠著白天給人看病收些糧食,晚上去河里摸魚賣錢,養(yǎng)活一家老小,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
爺爺偶爾也會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起他摸魚時的趣事。
有一天深夜爺爺去摸魚,河里一陣陣咕嚕咕嚕地往上冒水泡,爺爺一陣欣喜,連忙下網,一下子撈上來好幾只肥肥的甲魚,心里別提多高興了,要知道甲魚比普通的魚要貴很多,去集市賣掉,老大的學費就有了。每每回憶起這件事,爺爺總要感慨:那幾只甲魚才賣了幾塊錢,可是那時候幾塊錢就能干很多事啊!
爺爺身上有淡淡的消毒水的味道,伏在他的肩頭,就覺得自己不會生病,好像我的“保護神”。小時候調皮,總愛拿著診所里最大號的針管嚇唬小伙伴,讓他們聽我的話,爺爺卻也不生氣,任由著我們嬉鬧。爺爺脾氣極好,對病人極好,總會和他們聊聊家常,幽默的話語、開朗的心境是治病的良藥之一,爺爺說“醫(yī)病先醫(yī)心”。聽診器總會在爺爺手心握暖了才會放在病人身上;半夜有急診,爺爺從來都是以最快的時間起床出診;病人找到家里,爺爺就放下碗筷去給人家看??;他和藹可親,是我見過的最好的醫(yī)生。
父親總說爺爺一生經歷坎坷,卻總能樂觀地面對,是難得的有風度的人。
那一年,爺爺因為膽管腫瘤住進醫(yī)院。手術前一晚,我和父親陪爺爺去醫(yī)院附近的公園散步,他和往常一樣,手背在身后,背微駝,晚風吹得有些急,看著此時單薄的爺爺走一步晃一下,卻倔強地不拄拐杖、不讓人扶,我的心也跟著一步一晃。
晚上,我坐在爺爺病床前,趴在他的腿上,一夜未眠,是守護,是祈求。清晨坐車返回學校上班,爺爺說:路上小心,不要遲到。我不敢去看爺爺手術后渾身插滿管子的樣子,現在想想,爺爺做手術,我怎么可以離開!幸好手術很成功,為了保險起見,爺爺的膽囊被切除了,他不知道。
之后,家門口還是坐著那個翹著二郎腿和過往熟悉的人開著玩笑,逗小孩開心的老爺爺。
去醫(yī)院復查,做B超后,爺爺問大夫:我的膽呢?才知道手術時被切除了,回來告訴奶奶:我說怎么有一點動靜就害怕呢,原來是沒膽兒啦!我心疼。
去書店,看到一本書就買回了家,只因為書名是《爺爺的微笑》。封面上畫著夕陽下蘆葦旁的長椅上,祖孫倆依偎在一起,溫柔的背影。我想這一定是一本溫暖的感人的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