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霞
【摘要】從意外事故的概念和重要性出發(fā),對意外事故的概念進行分析,論述預防幼兒意外事故發(fā)生的重要性;通過對幼兒園意外事故發(fā)生的各種因素進行探討,確定幼兒園意外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根據(jù)意外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制定全面合理的對策措施,預防和減少幼兒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對各種可能發(fā)生的意外事故,制定了迅速、準確的處理方案,盡可能地減少事故發(fā)生后的傷害程度,降低事故的嚴重性。
【關鍵詞】幼兒意外傷害;原因;對策
意外傷害已成為當代發(fā)達國家威脅兒童健康及生命的主要問題,是幼兒、青少年的第一位死因,也是導致嚴重疾患和殘疾的主要因素之一[1]。世界上很多的國家,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的提高,兒童保健措施逐漸完善,以往嚴重威脅兒童健康和生命的急慢行傳染病和營養(yǎng)障礙等問題逐漸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兒童意外傷害問題則呈逐年上升趨勢,兒童意外傷害的問題越來越為世人所關注。
幼兒意外事故的概念和重要性
幼兒意外傷害的概念:幼兒意外傷害就是在預料之外的情況下,由于某種原因而發(fā)生的損傷或災害。幼兒常常不能清楚地預見自己行為的后果,對突發(fā)事件不能做出準確地判斷,當處于危險之中時,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這是兒童容易遭受意外傷害的主要原因。家長們的防范意識也較薄弱,往往意外傷害事故發(fā)生后才引起重視。所以說幼兒的意外傷害有兩個方面的因素:家庭、幼兒園。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教育,是刻不容緩的。
意外事故的危害及預防的重要性:意外傷害不僅使無數(shù)兒童無辜地喪生,還造成大批兒童因致傷、致殘而需要給予醫(yī)學照顧,給孩子生理和心理、家庭乃至社會造成的嚴重損害是無法估量的。
常見意外事故的分類和類型
幼兒意外事故的分類:一般事故、責任事故、重大責任事故。
托幼機構常見意外事故的類型:創(chuàng)傷、窒息、誤服藥、冒領、丟失、走失、食物中毒、煤氣中毒。
幼兒園意外事故發(fā)生的原因
既有客觀方面的,也有主觀方面的,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幼兒園安全管理混亂、領導安全意識淡??;教師責任心差,法制觀念淡薄,安全教育不到位;幼兒缺乏安全的環(huán)境;家長缺乏安全教育意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差。
減少和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的對策
提高相關部門安全意識,加強工作人員的法制觀念;減少薄弱環(huán)節(jié);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為幼兒營造良好安全環(huán)境。
常見意外事故的原因和處理原則
創(chuàng)傷的急救處理:對大量出血的患兒,應首先止血;對切割傷及刺傷等小傷口,可擠出少量血液,以沖洗掉傷口上的細菌和塵垢;對傷口宜用清潔的水清洗;對無法徹底清潔的傷口,須用雙氧水或碘酒消毒;對于較大的傷口,止血后應用清潔的布覆蓋并立即送醫(yī)院處理;凡是貓、狗咬傷,千萬不要急著去醫(yī)院,首先應立即、就地徹底地沖洗傷口,經(jīng)過反復沖洗后再送醫(yī)院進一步做傷口處理,并在24小時內(nèi)接種狂犬疫苗。
頭部的血腫:幼兒頭部的血腫在幼兒園里是常見的[2]。頭部血腫早期應該用冷敷,最好是用冰塊敷,48小時后改成熱敷,大多可以吸收的。
嘔吐:嘔吐是指有力地將胃內(nèi)容物經(jīng)過食道、口腔而排出體外。一般在嘔吐前先有惡心。常見原因是吃了不合適的食物引起嘔吐。嘔吐的處理:首先要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要讓孩子大哭大喊,并立即停止引起嘔吐的可疑因素,特別是當懷疑食物有問題時,應立即停止進食。孩子出現(xiàn)嘔吐時,在嘔吐后1~2小時內(nèi)應絕對禁飲禁食,以便使胃腸能夠充分休息。如果嘔吐后便立刻喂孩子水或食物,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持續(xù)、嚴重的嘔吐,結果出現(xiàn)更大的傷害。禁食期間可鼓勵孩子小睡片刻。
關節(jié)脫位:小兒關節(jié)活動范圍較大,但韌帶松弛,關節(jié)囊比較柔韌且富有彈性,牽拉負重后易引起關節(jié)脫位,多見于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脫位,處理不當可導致習慣性脫位及關節(jié)骨折等并發(fā)癥。急救處理:確定脫位后,需即將脫位肢體用三角巾適當固定后送往醫(yī)院,爭取及早復位。
鼻出血:以鼻外傷多見,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反復出血可導致貧血。急救處理:目標-止血,減少血液倒流。①讓患兒坐下,頭微俯,身體微向前傾。②請患兒用口呼吸,然后用手緊捏兩側鼻翼約10分鐘,冷敷其前額。③囑患兒不要吞咽喉間的血液。④在止血后囑患兒4小時內(nèi)不要擤鼻子。⑤如仍不止血,立即送醫(yī)院診治。
異物;①鼻腔異物的急救處理:對較大的小兒,異物較小者,可將異物擤出或打噴嚏將異物噴出。②外耳道異物的急救處理:歪頭異物側單腳跳;燈光誘使。③眼異物的急救處理:立即滴眼藥水或翻開眼瞼用冷開水沖洗。④咽喉部異物的急救處理:勿輕易囑小兒用飯團咽下,這樣做往往得不到預期效果,反而引起局部損傷??傻皖^拍背,刺激咳嗽。
溺水:溺水后由于口鼻內(nèi)吸入大量的水分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反應,也可以由于入水后驚慌恐懼,驟然寒冷引起反射性喉頭痙攣,以致呼吸道梗阻或心跳驟停。因此,溺水后大多出現(xiàn)呼吸障礙或心跳停止而死亡。急救處理:救出水面后,應分秒必爭地進行就地搶救,立即保持呼吸道通暢及行使心肺復蘇術。①清除阻塞②進行心肺復蘇術。
觸電:急救處理-脫離電源、盡快送醫(yī)院。①脫離電源:最有效的方法是關閉電源,或用干燥的木棍、竹竿、扁擔等不導電物,挑開電線或將觸電患兒脫離電源,在患兒未脫離電源前,切勿用潮濕布或用手直接拖拉,以免急救者自身觸電。②注意呼吸、心跳:對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口對口呼吸及心臟按摩。③立即送醫(yī)院。
食物中毒;處理原則:①上報有關部門。②將患兒立即送醫(yī)院治療。③提供排泄物、嘔吐物、食物留樣標本備查[3]。
總之,我們要以對國家、對家長、對幼兒高度負責為標準,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為基準,認真貫徹幼教法規(guī),各部門高度重視幼兒園安全工作,讓每個孩子都安然無恙地渡過童年的美好時光,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黃欣欣.托幼機構園長及保鍵、保育、炊事員實用工作手冊.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1.
[2]李俊祺:幼兒園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及干預措施.考試周刊,2008(17):28.
[3]http://www.wyrj.com.淺談幼兒園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及對策.網(wǎng)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