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亮亮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附屬襄陽市中醫(yī)醫(yī)院婦產科,襄陽 441000)
慢性宮頸炎是婦產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可引起上生殖道炎癥,嚴重者導致不孕,亦可能進一步發(fā)展為宮頸病變。在宮頸炎性反應過程中,多種細胞因子參與其病理反應,其中白介素-1β(IL-1β)和腫瘤壞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β)是介導炎癥反應的主要細胞因子[1]。而在宮頸炎所致的宮頸糜爛面愈合過程中,表皮生長因子EGF又通過刺激細胞分裂增殖使鄰近的鱗狀上皮增殖分化并向覆蓋糜爛面的柱狀上皮下生長,逐漸將腺上皮推移,最后完全由鱗狀上皮覆蓋而愈合。臨床上采用自制消糜膏治療宮頸炎癥取得較好療效,本實驗通過觀察消糜膏對宮頸IL-1β、TNF-α及EGF的影響,以探討它的作用機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為2010—2012年本院婦科門診患者100例,年齡為20~40歲之間的有性生活史的女性,經宮頸刮片及陰道鏡檢查排除惡性病變,白帶常規(guī)檢查除外真菌、滴蟲、淋菌等感染。
1.2 診斷標準及分型[1]1)臨床癥狀:①陰道分泌物增多,外陰瘙癢或灼熱感;②腰酸或下腹墜痛不適;③經間期出血或性交后出血。2)體征:①宮頸充血、水腫、黏膜外翻,呈糜爛樣改變;②肉眼見到膿性或黏液膿性分泌物;③宮頸觸之易出血。3)輔助檢查:①宮頸管膿性分泌物涂片作革蘭染色,中性粒細胞>30/HP;②陰道分泌物濕片檢查白細胞>10/HP;③病原體檢測出淋病奈瑟菌或衣原體、細菌性陰道病。以上各條兼有其中兩項,即可診斷。
1.3 分組采用SPSS統(tǒng)計分析軟件生成100例患者的隨機數(shù)字表,西藥組50例(α-干擾素栓組),中藥組55例(消糜膏組),由與本研究無關的人員專人控制分配方案,注意隨機方法的隱藏,臨床醫(yī)生按順序號依次納入患者,分別進入不同的處理組。
1.4 治療方法 藥物:α-干擾素栓,商品名“辛復寧”,國藥準字S20050075。消糜膏,由硼砂、樟腦、冰片、青黛、玄明粉、黃柏、象皮炭、兒茶、爐甘石、珍珠粉、輕粉、乳香、沒藥等藥按照一定比例,由本院藥學部制作成膏劑。方法:月經干凈后的第3天開始用藥,西藥組采用α-干擾素栓,隔日1次,1粒/次,睡前置于陰道后穹窿,7次為1療程,中藥組采用消糜膏,隔日1次,涂于宮頸表面,7次為1療程,2組患者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經期停藥,均治療3個療程。主要試劑:人表皮生長因子(EGF)ELISA檢測試劑盒(上海銳聰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人白細胞介素1β(IL-1β)ELESA檢測試劑盒(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ELESA檢測試劑盒(廈門慧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試劑盒中說明書進行。
1.5 觀察指標 檢測治療前后患者宮頸局部IL-1β、TNF-α及EGF的含量。
2組患者治療前后宮頸局部IL-1β、TNF-α及EGF含量的比較,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宮頸局部IL-1β、TNF-α及EGF含量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西藥組治療后比較,▲P<0.01
宮頸炎是婦科常見病之一。隨著社會觀念及生活習慣的轉變,宮頸炎已不再是已育婦女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年輕、未婚、未育婦女受到了宮頸炎的困擾。宮頸具有多種防御功能,包括黏膜免疫、體液免疫及細胞免疫,是阻止病原菌進入上生殖道的重要防線,但宮頸易受分娩、性交及宮腔操作的損傷,且宮頸管單層柱狀上皮抗感染能力較差,易發(fā)生感染。
宮頸炎的發(fā)生具有綜合性的因素,其中感染、損傷和內分泌三者對炎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具有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因果關系。感染的消退、損傷的修復和內分泌都與免疫環(huán)節(jié)相關,機體的全身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水平與宮頸糜爛的發(fā)生、發(fā)展相關。當這一平衡打亂,機體便處于對組織損傷和炎癥的對抗狀態(tài)。在此反應過程中,多種細胞因子參與其病理反應,其中白介素-1β(IL-1β)和腫瘤壞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β)是介導炎癥反應的主要細胞因子[1]。如果以上細胞因子過量聚集、釋放可導致過度的炎癥反應及炎癥持續(xù)存在,從而導致病原體入侵感染而發(fā)病。
白細胞介素-1(IL-1)是在局部和全身炎癥反應中起核心作用的細胞因子,體現(xiàn)在它能誘導其它炎癥細胞因子、趨化因子、黏附分子、急性時相蛋白和組織重建酶等的合成[2]。IL-1由兩種多肽細胞因子IL-1α和IL-1β組成,目前認為IL-1α基本上只是細胞內生理活動的調節(jié)劑[3],而IL-1β具有生物學活性。多種刺激如細菌脂多糖,眾多的微生物的產物,細胞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γ、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IL-2等),以及免疫符合物均可促進IL-1β的分泌。在某些病例情況下,尤其是炎癥反應及免疫應答時,IL-1往往過量表達。TNF-β主要由巨噬細胞產生,T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在某些刺激因子作用下也可分泌,它是細胞因子網絡的啟動因子,具有促進炎癥反應、血栓形成和收縮血管及神經毒性作用;TNF-α可能是作為啟動因素引發(fā)炎癥損傷的級鏈反應,且從不同環(huán)節(jié)參與炎癥反應和組織損傷的關鍵因子[4-6]。因此它不僅是一種有效的腫瘤殺傷因子,而且在炎癥與免疫應答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在宮頸炎癥中,TNF-α可促進炎癥細胞黏附、游走和浸潤,迅速引起組織損傷。TNF-α尚能增強中性粒細胞的細胞外蛋白分解作用,并能促進炎癥反應,血管生成和組織纖維化[8-9]。
表皮生長因子(EGF)是一種多功能的生長因子,在體內體外都對多種組織細胞有強烈的促分裂作用。研究結果表明,EGF可促使外胚層細胞和毛細血管生長,促進燒傷、創(chuàng)傷及外科傷口的愈合,加速移植表皮和移殖角膜的生長[10]。在宮頸糜爛面的愈合過程中,EGF通過刺激細胞分裂增殖使鄰近的鱗狀上皮增殖分化并向覆蓋糜爛面的柱狀上皮下生長,逐漸將腺上皮推移,最后完全由鱗狀上皮覆蓋而愈合。
宮頸炎在中醫(yī)沒有相應的病名,根據(jù)表現(xiàn)當屬“帶下病”范疇。帶下病的主要發(fā)病機理是肝、脾、腎功能失調,水濕不運,濕熱互結,流注下焦所致[11]。
我科自制經驗用方消糜膏是在傳統(tǒng)中醫(yī)的理論基礎上,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為治療原則,由硼砂、樟腦、冰片、青黛、玄明粉、黃柏、象皮炭、兒茶、爐甘石、珍珠粉、輕粉、乳香、沒藥等藥按照一定比例,運用外治法自制而成的外用膏劑。本藥物在臨床上取得較好的療效,為進一步探討其治療宮頸炎的可能作用機理,本課題對藥物治療前后患者宮頸局部的IL-1β、TNF-α及EGF的表達進行了研究。實驗結果顯示,消糜膏及α-干擾素栓均可抑制宮頸局部炎性因子IL-1β及TNF-α的表達,同時二者均可促進宮頸表皮生長因子EGF的表達,但消糜膏療效更佳。故通過實驗結果推斷消糜膏可能抑制宮頸局部炎性因子,促進表皮生長因子的表達來達到治療宮頸炎,修復宮頸炎局部糜爛面的目的,為本藥治療宮頸炎提供了理論依據(jù)[12]。
[1]康文娟.白平子抗炎栓及其拆方對宮頸糜爛大鼠血清IL-1、TNF-α含量的影響[J].青海醫(yī)學院學報,2008,29(1):43-45.
[2]郭甫坤,吳曙光.白介素1信號轉導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分子生物學分冊),2001,23(1):13-15.
[3]STEVE B,ZOU J,WANG T H,et al.Evolution of interleukin-1β[J].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2002,13(6):483-502.
[4]RAIVICH G,BANATI R.Brain microglia and blood-derived macrophages:molecular profiles and functional role sinmulti-plesclerosis and animal model sofautoimmunedemyelinating disease[J].Brain Res Brain Res Rev,2004,46(3):261-281.
[5]陳黎瓊,李珊,伍參榮,等.青黃栓對細菌性宮頸糜爛小鼠的局部治療作用及血清IL-1β,TNF-α影響的實驗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08,14(3):6-8.
[6]張明良.細胞因子與創(chuàng)傷、燒傷的修復[J].中華外科雜志,1994,32(11):698-700.
[7]付小兵,王德文.現(xiàn)代創(chuàng)傷修復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l999:162-209.
[8]王萍,張小玲.金銀花對大鼠宮頸炎的治療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7):1441-1443.
[9]胡映紅,黃寶珍,鄺鳳喜,等.鼠表皮生長因子治療慢性宮頸炎的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6,7(5):97-99.
[10]易劍峰,熊印華,賈紅偉,等.中藥杏香兔耳風對大鼠宮頸黏膜EGF表達的影響[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19(2):72-73.
[11]段蓓,吳科研.中藥治療宮頸糜爛的研究進展[J].吉林中醫(yī)藥,2008,28(6):466-467.
[12]徐叢云.艾灸加微波治療氣虛血瘀型盆腔炎療效及護理[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8(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