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 楊
消費陽光
◎ 俞 楊
我做了一個計算,我所居住的14平米房間每天能有多少陽光?當然,這個房間首先需要一扇朝陽的窗子,這扇窗寬約1米,高約2米,這2平米的透明可以讓2平米的陽光透進房間。當然,如果再苛刻一點,考慮到玻璃的透光率和反射率,這2平米的陽光又要打些折扣。如果再算上我的懶惰,考慮到灰塵阻擋了部分本該屬于我的陽光,照射到房間里的陽光就會像被偷偷兌了水的酒一樣,不那么純了。
我的窗子雖然朝陽,可是窗子的兩邊是隔壁屋子的墻壁,它們將早晨和下午的陽光通通給我遮去。我的鄰居前些天剛搬走,門半掩著,我打開進去一看,房間有一扇整面墻那樣寬的陽臺窗,他們每天得到的陽光是我的N倍。
我查了查鄰居每個月的房租,查完后吐了吐舌頭——比我的貴了好幾百塊。看來,他每天收獲的陽光都被算進了房租里,所以每天的陽光都是需要花錢才能消費的。
一想到每天的陽光都要花錢去買,就讓人難過,還好大學學過經(jīng)濟學,我需要把這些陽光最大化地利用。
如何充分利用這丁點兒陽光呢?要曬所有的衣服肯定不現(xiàn)實,所以我先曬內(nèi)衣和鞋襪,這些衣服最貼身,將它們曬舒服了,我也就舒服了;陽光射在了地板上,我就在地板上鋪滿鞋子,還要把鞋墊扒出來曬,讓它們最大限度地擁抱陽光;陽光射到了床單上,我就趕緊將貼身的衣服鋪上。
陽光曬過去了,屋里只剩下了陰影,這項工作也就結束了。我將曬好的衣服鞋襪收好,留著下個星期穿。曬完了衣服,我也可以出去散會兒步了,放空腦子,放松神經(jīng),也讓陽光曬一曬我。悠閑地散著步,時間就這么舒緩地從我的指間流過,我浪費著它,一點都不覺得心疼。都說一寸光陰一寸金,都說陽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思索著這些已成定論的真理,不由得罵道:值錢的時光狠狠浪費,不值錢的陽光卻要花錢消費!
(摘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2014年第19期 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