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真妮
家庭好像一盆火
◎ 蔡真妮
我家的壁爐是燒木頭的,冬天來了,我喜歡點上火,坐在火爐旁,看著熊熊燃燒的火焰,漫無思緒,有時候用木棍給孩子們烤烤棉花糖,心里說不出的溫暖踏實。每到這時我都堅信我們的老祖宗一定是從山洞里進化來的,靠生火取暖做飯,所以我們對火有種難以言傳的本能的親近感和安全感。
撥弄柴火久了,就有了一些經(jīng)驗和感悟。
我發(fā)現(xiàn),只放一塊大木頭在壁爐里很難燃燒完全,總是燒一會兒就滅了。如果放兩塊木頭,挨著,火苗就會很旺。但是它們不能挨得太近,太近不透氣的話會冒煙,也不能離得太遠(yuǎn),太遠(yuǎn)就跟一塊木頭的效果一樣了。
兩塊距離合適的木頭,互相激勵著燃燒了一會兒之后,它們之間的距離就開始遠(yuǎn)了,因為中間的木頭燒掉了。這時候沒有火苗只有紅光,就得把它們往一起推推,靠近些,火苗才又冒了出來,否則紅光漸漸暗淡,火就會慢慢熄滅。所以在點上火后,過一段時間我就要查看一番,把兩塊木頭往一塊兒推推。
這實際上和夫妻關(guān)系有異曲同工之妙。
單身的時候,一個人冷冷清清很寂寞,沒有伴沒有熱情,兩個人在一起才可以互相溫暖,互相依靠。但是如果靠得太近,互相不留一點空間的話,就會有摩擦。離得太遠(yuǎn)也不行,互相影響不到,和一個人區(qū)別不大,有句話說一丈之內(nèi)才叫丈夫。
兩個人要不遠(yuǎn)不近,既密切又各自有自己的空間才是恰到好處。但是在一起過日子久了,生活波瀾不驚,感情就會趨于平淡,這個時候,要想辦法推推自己、推推對方,比如找到一些雙方都感興趣的事情,拉近彼此的距離,不要讓感情在不知不覺間變淡變冷。
家庭,就好像是一盆火,要靠夫妻持續(xù)不斷地花時間和心思去調(diào)整和經(jīng)營,一方冷淡了,另一方要多努力,才能讓火持續(xù)地燃燒,并越來越旺。
(摘自《愛情要“性感”,婚姻要“幸感”》重慶出版社 圖/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