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靜波
摘要:網絡用戶信息行為,就是指網絡用戶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動機的支配下,利用網絡工具,進行網絡信息查尋、選擇、吸收、利用、交流和發(fā)布的活動。
關鍵詞:網絡用戶;信息行為1網絡用戶信息行為的定義
1.1 含義的研究
網絡用戶是指在科研、教學、生產、管理、生活以及其它實踐活動中需要和利用互聯(lián)網、局域網等網絡獲取和交流信息的個人與團體[1]。目前,對于用戶信息行為的含義,比較成熟的主要是針對傳統(tǒng)用戶信息行為,主要有以下3種:
⑴在動機支配下,用戶為了達到某一特定的目標的行動過程[2]。⑵在認知思維支配下對外部環(huán)境做出的反應,是建立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動機基礎上,歷經信息查尋、選擇、搜集各過程,并為用戶吸收、納入用戶思想庫的連續(xù)、動態(tài)、逐步深入的過程,如明確信息需求實質、選擇適當?shù)男畔⑾到y(tǒng)、制定正確的檢索策略[3]。⑶人類運用自己的智慧,以信息為勞動對象而展開的各種信息活動,即人類的信息查詢、采集、處理、生產、使用、傳播等一系列過程[4]。
參照以上定義,網絡用戶信息行為,就是指網絡用戶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動機的支配下,利用網絡工具,進行網絡信息查尋、選擇、吸收、利用、交流和發(fā)布的活動。
1.2 類型的研究
根據(jù)網絡用戶產生信息需求到吸收利用信息的一系列過程,將網絡用戶信息行為分為信息需求行為、信息查尋行為、信息瀏覽行為、信息選擇行為、信息利用行為等。
⑴信息需求行為。用戶的信息需求是產生信息行為的原動力。⑵信息查尋行為。查尋行為在所有信息行為的研究中占主導地位。曹樹金、胡岷等學者對國外的網絡信息查尋行為研究進展進行了探討,發(fā)現(xiàn)克洛巴斯等學者已經構建出了行為意圖模型,該模型能更好地解釋人們對電子信息資源的利用[5]。⑶信息瀏覽行為。用戶的信息瀏覽行為可以直接地評價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程度。林珊如學者通過實證研究,提出了一個瀏覽行為的多面性概念架構和瀏覽行為的影響因素[6];鄧小昭學者總結了瀏覽行為的方式、目的、優(yōu)點與局限[7]。⑷信息選擇行為。信息選擇行為即是依據(jù)一定的判斷標準對查尋到的信息進行選擇。信息選擇的判斷標準主要有相關性和適用性。⑸信息吸收與利用行為。這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少。魯安民學者認為信息行為蘊含著信息吸收,信息吸收是信息行為的延伸和升華。他探討了信息吸收的基本形態(tài)和本質,分析了信息行為并建構了它與信息吸收之間的關系,分析了影響用戶信息行為與信息吸收的因素[8]。
2研究視角
2.1 不同網絡用戶的信息行為
針對特定網絡用戶信息行為的研究成果有:⑴學術性用戶上網的主要目的是查找專業(yè)信息,主要是使用互聯(lián)網的發(fā)送電子郵件、查詢圖書館目錄等功能,他們對高質量的數(shù)字信息資源需求比較大[9];⑵大學生以信息獲取行為為主,而信息發(fā)布、交流、咨詢的行為較少[10];⑶研究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查尋專業(yè)信息,其獲取信息的首選方式是數(shù)字圖書館,其次是網絡搜索引擎,且對數(shù)字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服務評價普遍比網絡信息資源高[11]。
2.2 網絡用戶信息行為的心理學研究
葛園園學者應用精神分析學說中的核心理論,從用戶信息需求的本能分析、人格三重結構與用戶個性分析、潛在信息需求分析、唯樂原則與用戶信息行為傾向等4個方面,揭示其內在本質關聯(lián)性,期望為用戶心理研究開辟一塊嶄新的天地[12]。
2.3 網絡用戶信息行為的方法研究
國外的網絡用戶信息行為研究方法主要是問卷調查法和搜索引擎日志分析法。研究成果如A.Spink等學者利用搜索引擎Excite 的查詢記錄來分析用戶的提問式長度、檢索詞的分布、相關反饋的利用以及用戶圖像信息需求的表達等[13]。而國內主要是采用實證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如巢乃鵬學者采用實證研究的方法,詳細分析了用戶的信息查詢行為,對影響用戶信息查詢行為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構建了我國網絡用戶信息查詢行為的模型[14]。王建勇等學者通過對我國“天網”中英文搜索引擎的查尋日志進行分析得出用戶查尋行為的分布特征及啟示[15]。
[參考文獻]
[1]曹雙喜,鄧小昭.網絡用戶信息行為研究述略[J].情報雜志,2006(2):79-80.
[2]張國海,張玉玲.論用戶情報行為[J].圖書情報工作,1994(1):14-16.
[3]白海燕,斑麗輝.網絡環(huán)境下的用戶信息行為分析[J].燕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87-89.
[4]岳劍波.信息管理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56-59.
[5]曹樹金,胡岷.國外網絡信息查尋行為研究進展[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2(2):46-48.
[6]林珊如.圖書館使用者瀏覽行為之研究:瀏覽結果及影響因素之分析[J].圖書資訊學刊,2000(15):86-88.
[7]鄧小昭.因特網用戶信息檢索與瀏覽行為研究[J].情報學報,2003(6):34-35.
[8]魯安民.用戶信息行為及信息吸收初探[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0(3):64-65.
[9]董小英.中國學術界用戶對互聯(lián)網信息的利用及其評價[J].圖書情報工作,2002(10):13-14.
[10]王良成.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信息需求與利用行為調查研究[J].情報科學,2002(2):485-486.
[11]馬利霞.網絡用戶信息需求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信息管理系,2004:198-200.
[12]葛園園.精神分析學說與信息用戶心理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04(10):25-27.
[13]Spink A,Jack X.Selected Results From a Large Study of Web Searching:the Excite Study[J/OL].[2005-06-18].http://informationr.net/ir/6-1/paper90. html.
[14]巢乃鵬.用戶信息查詢行為的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兵器工業(yè)出版社,2001.
[15]王建勇.海量Web搜索引擎系統(tǒng)中用戶行為的分布特征及其啟示[J]. 中國科學,2001(8):36-37.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