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軍
摘要: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我們應當多鼓勵學生,讓他們感到寫字是件很快樂的事情。教學中,可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
關鍵詞:學生;寫字;興趣中圖分類號:G623.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8-0057-01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學生寫字能力的培養(yǎng)是第一學段語文教育的一個重點。而怎樣克服低年級學生自控力差,讓活潑好動的孩子喜歡寫字,是擺在很多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和研究,我認為在教學中巧妙地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寓教于樂,在小學寫字教學中,特別是低年級教學中,效果十分明顯。
1.圈一圈
在平常的教學中,除了批改作業(yè)的紅筆,我還專門準備了幾支彩色的鉛筆。每次批改學生的作業(yè),都把書寫認真、字形美觀的字用符號圈出來。有時是一顆顆金色的智慧星,有時是一個個紅紅的大蘋果,有時是一朵朵,花花綠綠的蘑菇或是一張張顏色各異的笑臉等等。這些色彩斑斕的特別獎勵總是會帶給孩子不同的驚喜。每次發(fā)作業(yè)時,孩子們的眼睛總是亮亮的,他們最喜歡數(shù)數(shù)自己又得了"幾朵花"、"幾顆草莓"、"幾只小兔",樂比不疲??吹剿麄兛鞓返臉幼?,我知道這一種作法已大大提高了他們認真寫字,把字寫好的積極性。
2.比一比
根據(jù)兒童好勝心強、愛表現(xiàn)自己的特點,我還引進"競賽"意識來激發(fā)學生寫字的興趣。比賽形式可不拘一格。如:
機動靈活的小組競賽:就是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nèi)自行評比。學習小伙伴之間互評習作。如:誰的字寫得好?哪個字寫得漂亮,值得自己學習?小組內(nèi)誰的進步快?等等。通過學生自評來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定期舉行班組、學校寫字比賽:通過這類競賽,除了設立"優(yōu)秀獎"鼓勵書寫美觀的學生,還設立"進步獎",關注那些基礎不太好,但進步較快的學生。因為小學生自尊心很強,而自信心卻很脆弱,我們只有給予每個學生鼓勵溫暖,才能幫助其樹立自信。
3.展一展
表現(xiàn)欲強是小學生的特點,我們教師應該讓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為孩子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機會。課堂上,我們可采用板演、用實物投影等手段展示學生習作。課后,我們利用教室內(nèi)的學習園地、教室外走廊上的"展示臺"辦學生作業(yè)專欄,將他們的作品上墻公開發(fā)表。比比誰上榜次數(shù)多。每節(jié)下課,班里都會有許多孩子在這些地方駐足,對墻上的作品指指點點。由此,我因勢利導,為變原來的由老師圈出學生習作中規(guī)范美觀的字,為由學生自行圈出或互相圈一圈,并要求他們簡單地說一說這樣圈的理由。剛開始,他們說得不太好,漸漸地,他們已學會從漢字間的架構、運筆過程等方面去評價了,用詞也越來越規(guī)范。我還驚喜地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為了能準確地作評價,學寫字時更觀察得也更細致,書寫得也更認真了。
通過這些展示形式,學生就可以經(jīng)常了解自己的進步情況,還可向身邊的同學學習。另外,這樣布置又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寫字的氛圍。
4.講故事
當學生寫字的興趣被調動起來后,我們?nèi)绾巫屗麄兊倪@種熱忱"長久保溫"呢?講故事是個不錯的作法。
處于小學低段的學生模仿欲非常強烈。通過生動的故事,可以讓他們明白道理,學到知識,從而引發(fā)他們對寫字的喜愛。歷代書法家,像王羲之、懷素、王獻之、虞世南等都有刻苦練字的動人故事。常常講給孩子們聽,一方面會使他們在心靈上受到震撼,一方面也是在潛移默化地督促他們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
當然,我們還可通過采用寫字標語牌,名人書畫來營造氛圍,評選"小小書法家"、"寫字小明星"等許多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興趣。
總之,當學生對練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會不怕艱苦,不覺枯燥,下功夫練好字。"為"、"即"、"則"、"是"、"非"來表示,構成又一個系列。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判斷句,——者——也 ) 。譯文:廉頗這個人,是趙國的優(yōu)秀將軍。
(2)被動句:被動句可分為兩大類: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句和無形式標志的被動句。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句,如: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屈原列傳》) 。 譯文:誠信和忠誠的人被懷疑被誹謗,難道能無怨言嗎?其標志為:見,被。 無形式標志的被動句。沒有詞語標志,但從上下文意看,謂語和主語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如: 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 (出自《張衡傳》)。譯文:(漢和帝)永元年間,(張衡)被推薦為孝廉,沒有去應薦;三公官署屢次召請去任職(他)也不去應召。
(3)倒裝句。主要有: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介賓后置,主謂倒裝,定語后置等。如:
《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這里是賓語前置,賓語放在動詞前。
《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這里是賓語前置,賓語放在介詞之前。
《石鐘山記》: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這句式屬于定語后置。
《鴻門宴》:"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戰(zhàn)河南"即"戰(zhàn)(于)河南",應理解為"于河南戰(zhàn) 。這里是介賓置?!队薰粕健罚荷跻?,汝之不惠(慧)。 此句式主謂倒裝句,應是:汝之不惠+甚矣
4.在語境中,遵循"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靈活翻譯
文言語句翻譯是必考內(nèi)容,翻譯的基本原則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翻譯時既要字句對應,又要根據(jù)需要進行必要的調整,使譯文完整、準確、得體。最常用的翻譯方法是"六字法",即對譯法、增刪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換法、意譯法,簡括為"對、增、移、留、換、意"六字
將下面文言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太祖(曹操)少機警,有權數(shù)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yè),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喬玄、南陽何颙異焉。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三國志?武帝紀》)
譯文:
(曹操)小的時候聰敏機警,有謀略(懂權術),好打抱不平(見義勇為,扶助弱?。?,為人放蕩不羈,(1分)他不從事正當?shù)穆殬I(yè),因此世上沒有人認為他不同尋常。(1分)只有梁國喬玄、南陽何颙認為他與眾不同。(1分)喬玄對太祖說:"天下將亂,不是聞名于世的人不能挽救局勢啊。能夠安定天下的,大概是你吧。
總之,古文句子翻譯基礎是誦讀和理解,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同時,在古文教學中,適當?shù)淖⒁庑┓椒ǎ墒掳牍Ρ?,起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