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粉思考者
過去中國曾被稱為“自行車王國”,那時幾乎家家都有自行車,還不止一輛。但是到了荷蘭才發(fā)現(xiàn),荷蘭的自行車普及度更甚于中國。在荷蘭,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大街小巷,自行車到處都是。到處可以找到自行車停車設(shè)施——在學校、辦公樓和商店外面都有。公交車站、火車站附近立體自行車停車場像山一樣高,火車上也有自行車停放點。特別是小一些的城市,很多都是石子路,也有許多小橋,兩邊道路不寬,更適合通行自行車。
據(jù)說在荷蘭自行車的數(shù)量比人口還多,市民的出行有七成是靠騎自行車來完成的。即便在阿姆斯特丹這個荷蘭最大的城市都不例外。自行車是絕對的“路霸”,占有絕對路權(quán),騎車者在十字路口享有優(yōu)先通行權(quán)。這里的觀念是“自行車總是對的”,汽車得給自行車讓道,而不是相反。
BBC曾有一篇文章討論為什么自行車在荷蘭如此普及。文章寫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荷蘭的城市交通主要依靠自行車。但是到了1950-1960年代汽車擁有量直線上升,就像許多歐洲國家一樣,荷蘭的道路變得越來越擁擠,騎車者被擠到了路邊上。汽車數(shù)量的激增導致交通事故死亡率急劇增加。于是荷蘭發(fā)生了“自行車革命”,要求為孩子提供騎車安全保障。1973年發(fā)生的中東石油危機也動搖了荷蘭人對于汽車可靠性和可持續(xù)性的信念。雙重的壓力迫使荷蘭政府投資改善自行車騎行的基礎(chǔ)設(shè)施,荷蘭的城市規(guī)劃人員開始與以汽車為中心的道路設(shè)計理念分道揚鑣。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2c5310102elvk.html?tj=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