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穆
前段時間,大康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條新聞——在南京夫子廟的大成殿前,好多小同學身穿古代儒生禮服,頭戴長翅璞頭帽。陣陣禮樂聲中,他們不僅向孔子像行禮,還在廣場上誦讀《論語》、學寫“人”字。咦?這是不是在拍古裝電視劇?。?/p>
這是在干嗎?我可要親自去一探究竟。說走就走!
開筆禮
經(jīng)過一番“調查”,我才知道,這個隆重的儀式是夫子廟小學的傳統(tǒng)活動——“開筆禮”。你們知道什么是“開筆禮”嗎?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夫子廟小學的大隊輔導員張婷婷老師的介紹吧。
張老師:開筆,是中國古代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形式”的稱謂,俗稱“破蒙”。啟蒙老師們在新生的額頭正中點上朱砂,帶領新生們念《三字經(jīng)》,教大家學寫“人”字,贈《論語》,撞啟蒙鐘……這些儀式組合起來就叫“開筆禮”。
在悠揚的古樂聲中,“開筆禮”儀式拉開了序幕。夫子廟小學“小小孔子研究院”的小研究員們領誦《論語》,啟蒙老師帶領新生們學寫“人”字。學生和老師們滿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向敬愛的孔子鞠躬:一鞠躬——敬孔子,二鞠躬——銘校訓,三鞠躬——立于行。
接著,老師們手捧朱砂,挨個為學生點朱砂,這叫“開天眼”,并親自將特殊的禮物——夫子廟小學的師生們自己編著的《星星論語》贈送給新同學。最后,在老師的陪同下,師生共同撞響禮運鐘。鐘聲,意味著“開筆禮”的結束,也意味同學們六年的快樂學習生活開始啦!
一(2)班鈕悅洲:“我正式成為小學生了,很開心很激動?!?/p>
一(1)班袁希冉:“我有《星星論語》了,回家后要讓爸爸媽媽帶我一起讀?!?/p>
這就是“開筆禮”。大康有個問題考考大家: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要帶領新同學寫“人”字嗎?這里有什么特別的寓意嗎?
張老師:同學們,除了“開筆禮”,咱們夫子廟小學還有其他兩項有趣的傳統(tǒng)呢!迫不及待想知道?別著急,聽我慢慢道來。
成童禮
如果說入學時的場景大家可能記不太清楚了,但是說到“成童禮”——慶祝自己的第一個十年,這下大家肯定都有發(fā)言權了吧。
“成童禮”可不是簡單的過集體生日。在“成童禮”上,夫子廟小學的同學們要了解“成童禮”的由來,還要吃寓意破殼而出的紅蛋,擁抱著充滿生機的大樹。最重要的是,在“成童禮”上,同學們要帶著感恩的心向長輩躬身行禮,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們說出自己的知心話。
五(1)班翟丁嘉逸:“那一年我的十歲生日是和全年級同學一起過的,我們一起吃紅雞蛋、分享“啟十面”,一起吹蠟燭、吃生日蛋糕,這個生日過得太難忘了!”
四(3)班田萬玥:“成童禮上,我懂得了感恩,我向爸爸媽媽深深地鞠了一躬,從此我要更加孝敬父母、尊敬師長!”
崇尚自然,敬畏生命,學會知恩立志。同學們用行動感謝著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感謝著老師的諄諄教誨,感謝著同伴的互相幫助,感受著自己的快樂成長。這樣的“成
童禮”是不是特別有意義呢!
張老師:說到狀元,同學們一定都略知一二。但是這個“狀元禮”,大家聽說過嗎?
狀元禮
夫子廟小學的“狀元禮”是為六年級畢業(yè)生舉行的特殊畢業(yè)典禮,讓每一個畢業(yè)生都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
在“狀元禮”上,六年級每一個班級的同學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母校的眷戀,對師長的感恩。接著,他們登上莊嚴的狀元臺,從校長手中接過畢業(yè)證書和象征著美好祝愿的紅絲帶。每一位畢業(yè)生都向恩師、向父母、向母校、向孔子像行禮、鞠躬,感謝老師的教誨,感謝家長的養(yǎng)育恩,感謝母校的培育。
接著,大家齊誦畢業(yè)誓詞,齊唱母校校歌,給自己的恩師、家長、好朋友一個深情的擁抱,一句祝福的話語,一份誠摯的問候。在師生們的濃濃情誼中,“狀元禮”活動也為畢業(yè)生的小學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2012屆畢業(yè)生王玨:“最后一次唱響老校歌,我的淚水奪眶而出,忘不了六年來的酸甜苦辣,忘不了小學生涯的點點滴滴。未來的路很長,我要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回報我的母校?!?/p>
2013屆畢業(yè)生陳予欣:“當我登上高高的狀元臺,接受馮校長親自授予我的狀元絲帶,我的內心無比激動與自豪,我不會忘記母校,不會忘記諄諄教導我們的老師。這火紅的絲帶寓意著我們的前程紅紅火火,我一定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
我認為,“狀元禮”,不僅是為同學們六年的小學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更是對未來學習生活的一種期待和向往。
聽了張老師介紹的夫子廟小學的“三禮”活動,你們是不是也躍躍欲試,想告訴我你們學校的特色活動呢?那就快點去咱們的QQ交流群,把你們的精彩活動告訴我吧。說不定,下次大康就會帶著相機,走進你們的校園去一探究竟呢!
(感謝南京市夫子廟小學的同學和大隊輔導員張婷婷老師的支持)
(責任編輯:程康)
endprint
前段時間,大康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條新聞——在南京夫子廟的大成殿前,好多小同學身穿古代儒生禮服,頭戴長翅璞頭帽。陣陣禮樂聲中,他們不僅向孔子像行禮,還在廣場上誦讀《論語》、學寫“人”字。咦?這是不是在拍古裝電視劇???
這是在干嗎?我可要親自去一探究竟。說走就走!
開筆禮
經(jīng)過一番“調查”,我才知道,這個隆重的儀式是夫子廟小學的傳統(tǒng)活動——“開筆禮”。你們知道什么是“開筆禮”嗎?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夫子廟小學的大隊輔導員張婷婷老師的介紹吧。
張老師:開筆,是中國古代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形式”的稱謂,俗稱“破蒙”。啟蒙老師們在新生的額頭正中點上朱砂,帶領新生們念《三字經(jīng)》,教大家學寫“人”字,贈《論語》,撞啟蒙鐘……這些儀式組合起來就叫“開筆禮”。
在悠揚的古樂聲中,“開筆禮”儀式拉開了序幕。夫子廟小學“小小孔子研究院”的小研究員們領誦《論語》,啟蒙老師帶領新生們學寫“人”字。學生和老師們滿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向敬愛的孔子鞠躬:一鞠躬——敬孔子,二鞠躬——銘校訓,三鞠躬——立于行。
接著,老師們手捧朱砂,挨個為學生點朱砂,這叫“開天眼”,并親自將特殊的禮物——夫子廟小學的師生們自己編著的《星星論語》贈送給新同學。最后,在老師的陪同下,師生共同撞響禮運鐘。鐘聲,意味著“開筆禮”的結束,也意味同學們六年的快樂學習生活開始啦!
一(2)班鈕悅洲:“我正式成為小學生了,很開心很激動?!?/p>
一(1)班袁希冉:“我有《星星論語》了,回家后要讓爸爸媽媽帶我一起讀?!?/p>
這就是“開筆禮”。大康有個問題考考大家: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要帶領新同學寫“人”字嗎?這里有什么特別的寓意嗎?
張老師:同學們,除了“開筆禮”,咱們夫子廟小學還有其他兩項有趣的傳統(tǒng)呢!迫不及待想知道?別著急,聽我慢慢道來。
成童禮
如果說入學時的場景大家可能記不太清楚了,但是說到“成童禮”——慶祝自己的第一個十年,這下大家肯定都有發(fā)言權了吧。
“成童禮”可不是簡單的過集體生日。在“成童禮”上,夫子廟小學的同學們要了解“成童禮”的由來,還要吃寓意破殼而出的紅蛋,擁抱著充滿生機的大樹。最重要的是,在“成童禮”上,同學們要帶著感恩的心向長輩躬身行禮,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們說出自己的知心話。
五(1)班翟丁嘉逸:“那一年我的十歲生日是和全年級同學一起過的,我們一起吃紅雞蛋、分享“啟十面”,一起吹蠟燭、吃生日蛋糕,這個生日過得太難忘了!”
四(3)班田萬玥:“成童禮上,我懂得了感恩,我向爸爸媽媽深深地鞠了一躬,從此我要更加孝敬父母、尊敬師長!”
崇尚自然,敬畏生命,學會知恩立志。同學們用行動感謝著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感謝著老師的諄諄教誨,感謝著同伴的互相幫助,感受著自己的快樂成長。這樣的“成
童禮”是不是特別有意義呢!
張老師:說到狀元,同學們一定都略知一二。但是這個“狀元禮”,大家聽說過嗎?
狀元禮
夫子廟小學的“狀元禮”是為六年級畢業(yè)生舉行的特殊畢業(yè)典禮,讓每一個畢業(yè)生都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
在“狀元禮”上,六年級每一個班級的同學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母校的眷戀,對師長的感恩。接著,他們登上莊嚴的狀元臺,從校長手中接過畢業(yè)證書和象征著美好祝愿的紅絲帶。每一位畢業(yè)生都向恩師、向父母、向母校、向孔子像行禮、鞠躬,感謝老師的教誨,感謝家長的養(yǎng)育恩,感謝母校的培育。
接著,大家齊誦畢業(yè)誓詞,齊唱母校校歌,給自己的恩師、家長、好朋友一個深情的擁抱,一句祝福的話語,一份誠摯的問候。在師生們的濃濃情誼中,“狀元禮”活動也為畢業(yè)生的小學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2012屆畢業(yè)生王玨:“最后一次唱響老校歌,我的淚水奪眶而出,忘不了六年來的酸甜苦辣,忘不了小學生涯的點點滴滴。未來的路很長,我要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回報我的母校。”
2013屆畢業(yè)生陳予欣:“當我登上高高的狀元臺,接受馮校長親自授予我的狀元絲帶,我的內心無比激動與自豪,我不會忘記母校,不會忘記諄諄教導我們的老師。這火紅的絲帶寓意著我們的前程紅紅火火,我一定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
我認為,“狀元禮”,不僅是為同學們六年的小學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更是對未來學習生活的一種期待和向往。
聽了張老師介紹的夫子廟小學的“三禮”活動,你們是不是也躍躍欲試,想告訴我你們學校的特色活動呢?那就快點去咱們的QQ交流群,把你們的精彩活動告訴我吧。說不定,下次大康就會帶著相機,走進你們的校園去一探究竟呢!
(感謝南京市夫子廟小學的同學和大隊輔導員張婷婷老師的支持)
(責任編輯:程康)
endprint
前段時間,大康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條新聞——在南京夫子廟的大成殿前,好多小同學身穿古代儒生禮服,頭戴長翅璞頭帽。陣陣禮樂聲中,他們不僅向孔子像行禮,還在廣場上誦讀《論語》、學寫“人”字。咦?這是不是在拍古裝電視劇?。?/p>
這是在干嗎?我可要親自去一探究竟。說走就走!
開筆禮
經(jīng)過一番“調查”,我才知道,這個隆重的儀式是夫子廟小學的傳統(tǒng)活動——“開筆禮”。你們知道什么是“開筆禮”嗎?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夫子廟小學的大隊輔導員張婷婷老師的介紹吧。
張老師:開筆,是中國古代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形式”的稱謂,俗稱“破蒙”。啟蒙老師們在新生的額頭正中點上朱砂,帶領新生們念《三字經(jīng)》,教大家學寫“人”字,贈《論語》,撞啟蒙鐘……這些儀式組合起來就叫“開筆禮”。
在悠揚的古樂聲中,“開筆禮”儀式拉開了序幕。夫子廟小學“小小孔子研究院”的小研究員們領誦《論語》,啟蒙老師帶領新生們學寫“人”字。學生和老師們滿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向敬愛的孔子鞠躬:一鞠躬——敬孔子,二鞠躬——銘校訓,三鞠躬——立于行。
接著,老師們手捧朱砂,挨個為學生點朱砂,這叫“開天眼”,并親自將特殊的禮物——夫子廟小學的師生們自己編著的《星星論語》贈送給新同學。最后,在老師的陪同下,師生共同撞響禮運鐘。鐘聲,意味著“開筆禮”的結束,也意味同學們六年的快樂學習生活開始啦!
一(2)班鈕悅洲:“我正式成為小學生了,很開心很激動?!?/p>
一(1)班袁希冉:“我有《星星論語》了,回家后要讓爸爸媽媽帶我一起讀。”
這就是“開筆禮”。大康有個問題考考大家: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要帶領新同學寫“人”字嗎?這里有什么特別的寓意嗎?
張老師:同學們,除了“開筆禮”,咱們夫子廟小學還有其他兩項有趣的傳統(tǒng)呢!迫不及待想知道?別著急,聽我慢慢道來。
成童禮
如果說入學時的場景大家可能記不太清楚了,但是說到“成童禮”——慶祝自己的第一個十年,這下大家肯定都有發(fā)言權了吧。
“成童禮”可不是簡單的過集體生日。在“成童禮”上,夫子廟小學的同學們要了解“成童禮”的由來,還要吃寓意破殼而出的紅蛋,擁抱著充滿生機的大樹。最重要的是,在“成童禮”上,同學們要帶著感恩的心向長輩躬身行禮,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們說出自己的知心話。
五(1)班翟丁嘉逸:“那一年我的十歲生日是和全年級同學一起過的,我們一起吃紅雞蛋、分享“啟十面”,一起吹蠟燭、吃生日蛋糕,這個生日過得太難忘了!”
四(3)班田萬玥:“成童禮上,我懂得了感恩,我向爸爸媽媽深深地鞠了一躬,從此我要更加孝敬父母、尊敬師長!”
崇尚自然,敬畏生命,學會知恩立志。同學們用行動感謝著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感謝著老師的諄諄教誨,感謝著同伴的互相幫助,感受著自己的快樂成長。這樣的“成
童禮”是不是特別有意義呢!
張老師:說到狀元,同學們一定都略知一二。但是這個“狀元禮”,大家聽說過嗎?
狀元禮
夫子廟小學的“狀元禮”是為六年級畢業(yè)生舉行的特殊畢業(yè)典禮,讓每一個畢業(yè)生都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
在“狀元禮”上,六年級每一個班級的同學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母校的眷戀,對師長的感恩。接著,他們登上莊嚴的狀元臺,從校長手中接過畢業(yè)證書和象征著美好祝愿的紅絲帶。每一位畢業(yè)生都向恩師、向父母、向母校、向孔子像行禮、鞠躬,感謝老師的教誨,感謝家長的養(yǎng)育恩,感謝母校的培育。
接著,大家齊誦畢業(yè)誓詞,齊唱母校校歌,給自己的恩師、家長、好朋友一個深情的擁抱,一句祝福的話語,一份誠摯的問候。在師生們的濃濃情誼中,“狀元禮”活動也為畢業(yè)生的小學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2012屆畢業(yè)生王玨:“最后一次唱響老校歌,我的淚水奪眶而出,忘不了六年來的酸甜苦辣,忘不了小學生涯的點點滴滴。未來的路很長,我要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回報我的母校?!?/p>
2013屆畢業(yè)生陳予欣:“當我登上高高的狀元臺,接受馮校長親自授予我的狀元絲帶,我的內心無比激動與自豪,我不會忘記母校,不會忘記諄諄教導我們的老師。這火紅的絲帶寓意著我們的前程紅紅火火,我一定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
我認為,“狀元禮”,不僅是為同學們六年的小學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更是對未來學習生活的一種期待和向往。
聽了張老師介紹的夫子廟小學的“三禮”活動,你們是不是也躍躍欲試,想告訴我你們學校的特色活動呢?那就快點去咱們的QQ交流群,把你們的精彩活動告訴我吧。說不定,下次大康就會帶著相機,走進你們的校園去一探究竟呢!
(感謝南京市夫子廟小學的同學和大隊輔導員張婷婷老師的支持)
(責任編輯:程康)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