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林鐘+王丹華
胡適/文 林鐘/改編王丹華/圖
學堂里的好學生
我才滿三歲零幾個月,就在四叔父的學堂里讀書了。但我在學堂并不算最低級的學生,因為我進學堂之前已認得近一千字了。
我雖不曾讀《三字經(jīng)》等書,卻因為聽慣了別的小孩子高聲誦讀,也能背這些書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五七言的《神童詩》,我差不多能從頭背到底。我當時雖不懂得其中的意義,卻常常嘴上愛念著玩。
學堂里起初只有兩個學生,一個是我,一個是四叔的兒子嗣秫(sì shú),比我大幾歲。四叔一走開,秫哥就溜到灶下或后堂去玩了。我的母親管得嚴厲,我又不大覺得念書是苦事,故我一個人坐在學堂里溫書念書,到天黑才回家。
九歲時,有一天我在四叔家東邊小屋里玩耍,偶然走進那臥房里去,看見桌子下一只板箱里的廢紙堆中露出一本破書。我撿起了這本書,書兩頭都被老鼠咬壞了,書面也扯破了。
我一口氣把這本殘缺的《水滸傳》看完了。
后來我居然得到了《水滸傳》全部?!度龂萘x》也看完了。從此以后,我到處去借小說看。到我十二三歲時,已能對本家姊妹們講述《聊齋》故事了。
兒時的游戲
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我母親也不準我和他們亂跑亂跳。無論在什么地方,我總是文縐縐的。所以家鄉(xiāng)老輩都說我“像個先生樣子”,遂叫我做“穈(méi)先生”。
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裝出點“先生”樣子,更不能跟著頑童們“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門口和一班孩子“擲銅錢”,一位老輩走過,見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擲銅錢嗎?”我聽了羞愧得面紅耳熱,覺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監(jiān)割”(頂好的田,水旱無擾,收成最好,佃(diàn)戶每約田主來監(jiān)割,打下谷子,兩家平分),我總是坐在小樹下看小說。
十一二歲時,我稍活潑一點,居然和一群同學組織了一個戲劇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槍,借得了幾副假胡須,就在村田里做戲。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劉備一類的文角兒;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榮一箭從椅子上射倒下去,這算是我最活潑的玩意兒了。
畫這些沒用的玩意兒,真是玩物喪志!
我常常用竹紙蒙在小說書的石印繪像上,摹畫書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見了,挨了一頓大罵,抽屜里的圖畫都被搜出撕毀了。于是我失掉了學做畫家的機會。
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但別的方面都沒有發(fā)展的機會。
我的慈母
但這九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我只曉得你父親是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丟他的臉。
每天天剛亮時,母親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她看我清醒了,才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么事,說錯了什么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
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門。先生家里有人把鎖匙從門縫里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
喏,給你鑰匙!
父親去世得早,母親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如果我犯的事大,她會等到晚上人靜時,關(guān)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后行罰。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借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有一次被罰時,我跪著哭,用手擦眼淚,不知擦進了什么微菌,后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yì)病。醫(yī)來醫(yī)去,總醫(yī)不好。我母親心里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責任編輯:徐琴)
胡適/文 林鐘/改編王丹華/圖
學堂里的好學生
我才滿三歲零幾個月,就在四叔父的學堂里讀書了。但我在學堂并不算最低級的學生,因為我進學堂之前已認得近一千字了。
我雖不曾讀《三字經(jīng)》等書,卻因為聽慣了別的小孩子高聲誦讀,也能背這些書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五七言的《神童詩》,我差不多能從頭背到底。我當時雖不懂得其中的意義,卻常常嘴上愛念著玩。
學堂里起初只有兩個學生,一個是我,一個是四叔的兒子嗣秫(sì shú),比我大幾歲。四叔一走開,秫哥就溜到灶下或后堂去玩了。我的母親管得嚴厲,我又不大覺得念書是苦事,故我一個人坐在學堂里溫書念書,到天黑才回家。
九歲時,有一天我在四叔家東邊小屋里玩耍,偶然走進那臥房里去,看見桌子下一只板箱里的廢紙堆中露出一本破書。我撿起了這本書,書兩頭都被老鼠咬壞了,書面也扯破了。
我一口氣把這本殘缺的《水滸傳》看完了。
后來我居然得到了《水滸傳》全部?!度龂萘x》也看完了。從此以后,我到處去借小說看。到我十二三歲時,已能對本家姊妹們講述《聊齋》故事了。
兒時的游戲
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我母親也不準我和他們亂跑亂跳。無論在什么地方,我總是文縐縐的。所以家鄉(xiāng)老輩都說我“像個先生樣子”,遂叫我做“穈(méi)先生”。
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裝出點“先生”樣子,更不能跟著頑童們“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門口和一班孩子“擲銅錢”,一位老輩走過,見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擲銅錢嗎?”我聽了羞愧得面紅耳熱,覺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監(jiān)割”(頂好的田,水旱無擾,收成最好,佃(diàn)戶每約田主來監(jiān)割,打下谷子,兩家平分),我總是坐在小樹下看小說。
十一二歲時,我稍活潑一點,居然和一群同學組織了一個戲劇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槍,借得了幾副假胡須,就在村田里做戲。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劉備一類的文角兒;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榮一箭從椅子上射倒下去,這算是我最活潑的玩意兒了。
畫這些沒用的玩意兒,真是玩物喪志!
我常常用竹紙蒙在小說書的石印繪像上,摹畫書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見了,挨了一頓大罵,抽屜里的圖畫都被搜出撕毀了。于是我失掉了學做畫家的機會。
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但別的方面都沒有發(fā)展的機會。
我的慈母
但這九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我只曉得你父親是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丟他的臉。
每天天剛亮時,母親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她看我清醒了,才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么事,說錯了什么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
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門。先生家里有人把鎖匙從門縫里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
喏,給你鑰匙!
父親去世得早,母親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如果我犯的事大,她會等到晚上人靜時,關(guān)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后行罰。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借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有一次被罰時,我跪著哭,用手擦眼淚,不知擦進了什么微菌,后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yì)病。醫(yī)來醫(yī)去,總醫(yī)不好。我母親心里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責任編輯:徐琴)
胡適/文 林鐘/改編王丹華/圖
學堂里的好學生
我才滿三歲零幾個月,就在四叔父的學堂里讀書了。但我在學堂并不算最低級的學生,因為我進學堂之前已認得近一千字了。
我雖不曾讀《三字經(jīng)》等書,卻因為聽慣了別的小孩子高聲誦讀,也能背這些書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五七言的《神童詩》,我差不多能從頭背到底。我當時雖不懂得其中的意義,卻常常嘴上愛念著玩。
學堂里起初只有兩個學生,一個是我,一個是四叔的兒子嗣秫(sì shú),比我大幾歲。四叔一走開,秫哥就溜到灶下或后堂去玩了。我的母親管得嚴厲,我又不大覺得念書是苦事,故我一個人坐在學堂里溫書念書,到天黑才回家。
九歲時,有一天我在四叔家東邊小屋里玩耍,偶然走進那臥房里去,看見桌子下一只板箱里的廢紙堆中露出一本破書。我撿起了這本書,書兩頭都被老鼠咬壞了,書面也扯破了。
我一口氣把這本殘缺的《水滸傳》看完了。
后來我居然得到了《水滸傳》全部。《三國演義》也看完了。從此以后,我到處去借小說看。到我十二三歲時,已能對本家姊妹們講述《聊齋》故事了。
兒時的游戲
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我母親也不準我和他們亂跑亂跳。無論在什么地方,我總是文縐縐的。所以家鄉(xiāng)老輩都說我“像個先生樣子”,遂叫我做“穈(méi)先生”。
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裝出點“先生”樣子,更不能跟著頑童們“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門口和一班孩子“擲銅錢”,一位老輩走過,見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擲銅錢嗎?”我聽了羞愧得面紅耳熱,覺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監(jiān)割”(頂好的田,水旱無擾,收成最好,佃(diàn)戶每約田主來監(jiān)割,打下谷子,兩家平分),我總是坐在小樹下看小說。
十一二歲時,我稍活潑一點,居然和一群同學組織了一個戲劇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槍,借得了幾副假胡須,就在村田里做戲。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劉備一類的文角兒;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榮一箭從椅子上射倒下去,這算是我最活潑的玩意兒了。
畫這些沒用的玩意兒,真是玩物喪志!
我常常用竹紙蒙在小說書的石印繪像上,摹畫書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見了,挨了一頓大罵,抽屜里的圖畫都被搜出撕毀了。于是我失掉了學做畫家的機會。
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但別的方面都沒有發(fā)展的機會。
我的慈母
但這九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我只曉得你父親是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丟他的臉。
每天天剛亮時,母親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她看我清醒了,才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么事,說錯了什么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
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門。先生家里有人把鎖匙從門縫里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
喏,給你鑰匙!
父親去世得早,母親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如果我犯的事大,她會等到晚上人靜時,關(guān)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后行罰。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借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有一次被罰時,我跪著哭,用手擦眼淚,不知擦進了什么微菌,后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yì)病。醫(yī)來醫(yī)去,總醫(yī)不好。我母親心里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責任編輯: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