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筱
新潮的百歲老人
生于1906年1月13日的周有光至今仍勤于筆耕——不,按他的說法,是“指耕”,他每日用中文電子打字機寫作。拉開辦公桌抽屜,隨手拿出一張軟盤,就是一本書。
有人稱周有光為“新潮老頭”。周有光在大多數(shù)人還不知道電腦為何物時,就已經(jīng)開始在電腦上寫文章了?!拔覍懳恼虏挥眉堃呀?jīng)快20年了,得心應(yīng)手,靈活自如,一點也不慢?!?/p>
這位歷經(jīng)晚清、北洋、國民政府和新中國四個時期的“四朝元老”風(fēng)趣地說:“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長命百歲。100歲是人的生命極限,超過極限是有的,但那是例外,我自己一不小心已身處例外了。上帝糊涂,把我給忘了……不叫我回去!”周有光笑言自己“四世同球”,原來他的孫女和重外孫現(xiàn)居美國,他隔天就用“伊妹兒”和他們通訊。
他不僅頭腦清醒而且十分新潮,喝“星巴克”咖啡,看《特洛依》大片,時尚不落當(dāng)代青年。他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的”?!拔业纳詈芎唵危业奶炜站褪沁@半個書房。”講著講著,周有光便笑出聲來,孩童般樂不可支。
相濡以沫70年
2002年8月,周有光的夫人張允和仙逝,享年92歲?!拔覀兘Y(jié)婚70年,忽然老伴去世了,好像自行車一個輪子忽然掉了,你怎么走?隔了半年以后人才慢慢地穩(wěn)定下來,畢竟生死是自然規(guī)律?!?/p>
早在1925年,由于周有光的妹妹周俊人與張允和同學(xué),兩家的兄弟姊妹們便已認識。1928年二人同在上海讀書時,成為朋友。1932年上海發(fā)生戰(zhàn)亂,為了安全起見,張允和借讀于杭州之江大學(xué),適時周有光任教于杭州民眾教育學(xué)院,兩人開始自由戀愛。1933年4月30日,周有光、張允和結(jié)為伉儷,從此相濡以沫。
老伴張允和在世時,兩人相敬如賓,據(jù)說一輩子沒吵過一次架。對此周有光解釋道:“其實我們也有吵架,不過我們吵架不會高聲謾罵,一般是三兩句話就完了。我們的婚姻生活是很和諧的。到了北京,一直到我老伴去世,我們每天上午10點鐘喝茶,有的時候也喝咖啡,吃一點小點心。喝茶的時候,我們兩個舉杯齊眉,這當(dāng)然是有一點好玩,更是雙方互相敬重的一種表達?!?/p>
散文集《多情人不老》是周有光和夫人張允和的合著。所謂“合著”,其實是各寫各的,書的正反面互為封面,張允和的文章橫排,書頁向左翻;周有光的文章豎排,書頁向右翻,可謂別開生面。他們所寫的,都是回憶人和事的散文,感情飽滿,文采斐然。
生命從80歲開始
周有光是五代單傳,年輕時有過肺結(jié)核,患過憂郁癥,結(jié)婚時算命先生說他只能活到35歲??墒撬裉煲咽前贇q人瑞了。吃飯、如廁、洗澡等基本自理,偶爾還下樓散散步。
他說,自己耳朵不好,常鬧笑話。一次,三聯(lián)書店的編輯拜訪老先生。當(dāng)時,張允和講了一個故事,周有光湊在一旁小板凳上“聽”。那天張允和講的是曹禺當(dāng)年邊洗澡邊讀書的趣事。張允和講完之后,周有光見客人興致很高,把小板凳往那位編輯身邊挪了挪說,我也給你們講個故事吧。等他一開講,張允和與來訪者兩人哈哈大笑起來,周有光問她們笑什么,這下兩人笑得更厲害了。那位編輯告訴他說,奶奶剛才講的就是這個故事呀。
“我97歲去體檢,醫(yī)生不相信,以為我寫錯了年齡,給我改成了79歲?!闭劦阶约旱酿B(yǎng)生之道,他說:其實也無秘訣,不過生活應(yīng)有規(guī)律,心寬體胖。老人每當(dāng)寫文章累的時候,就會做一下他獨創(chuàng)的“象鼻子運動”——扶著桌腳,晃晃頭、聳聳肩、扭扭屁股、伸伸腿……小小的運動鍛煉了全身,難怪他至今連牙齒還是原裝的。
前幾年,周有光寫了一篇周氏“陋室銘”,曰:“山不在高,只要有蔥郁的樹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魚群。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義地快樂自尋。房間陰暗,更顯得窗子明亮。書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門檻破爛,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歡迎老友來臨。臥室就是廚房,飲食方便。書櫥兼作菜櫥,菜有書香。喜聽鄰居的收音機送來音樂。愛看素不相識的朋友寄來文章。使盡吃奶氣力,擠上電車,借此鍛煉筋骨。為打公用電話,出門半里,順便散步觀光。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頂。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這篇“陋室銘”,字字句句無不體現(xiàn)出百歲壽星“隨遇而安”的養(yǎng)生哲學(xué)!老人80歲的時候身體狀況還非常好,行動十分靈活,經(jīng)常坐電車出去買東西,85歲那年才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用老人的話說:“再不退休就不好意思啦,占著別人的位置好久啦。”周有光說,人生就是一個增長弧線,100歲就是一個關(guān)口,1歲至10歲是生長期,20歲至80歲都可以正常工作,90歲至100歲就開始衰老了。
人愈老,愈發(fā)童真。他把80歲視為零歲,把81歲視為1歲,從頭開始計算年齡。他92歲時,收到一份賀卡,上面寫著:祝賀12歲的老爺爺新春快樂!先生高興得不得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