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慶
市場的波詭云譎抵不過美的誘惑?!暗棺闳种?,輕捏杯身下桿,輕搖一下,純美厚實的風味,或者是青澀馥郁的果香,一口細品,空氣從你的指尖開始散發(fā)出葡萄酒獨特的迷人魅力;再一呷,你甚至能感覺到生活的甜酸苦辣……”,一位從事水利電力行業(yè)的張先生這樣描述自己對葡萄酒的喜愛。
結緣“長城干白”
事實上,葡萄酒與成都結緣才20年左右的時間,遠不及白酒在市民心中的地位。
但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喜歡這種起源于加斯比海域、小亞細亞地區(qū)的葡萄酒。
踩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大概在上世紀90年代,葡萄酒作為一種貿易貨品也逐漸流通中國,并進入成都。美酒,對于有四千年酒文化的蜀地來說,是沒有任何抗拒力的,尤其是對于產酒大省的市民,他們天生就有一種對酒的敏感。
最先進入蜀地的葡萄酒是中糧旗下的品牌“長城”干白葡萄酒。當時,品種少,干白葡萄酒占據了大半成都市場。顧名思義,“長城”干白葡萄酒一款白葡萄酒,用河北沙城的龍眼葡萄釀造,帶有白葡萄的酸味,但不澀口,并沒有受到四川人排斥。
再加上,唐代詩歌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葡萄酒似乎天生就是浪漫的代名詞,容易迎合成都這個宜居城市的特點和當?shù)厥忻駩凵畹男膽B(tài)。
國企本身具有近水樓臺的優(yōu)勢,加上有“中國名酒”的贊譽聲,還是國宴用酒等原因都讓長城葡萄酒在20世紀90年代風聲水起,連續(xù)多年銷量第一。
但是,葡萄酒終歸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事物,且喝多易醉,對于有“豪飲”,“一飲而盡”風俗習慣的中國人,一些愛好者經過嘗試發(fā)現(xiàn),干白加點雪碧更容易入口。
2000年前后,紅酒加可樂,白葡萄酒加雪碧的喝法開始流行開來??梢赃@樣說,對于剛剛接受這個新事物的消費者,還沒有到“品鑒”的程度,僅僅像是“趕潮流”。
戰(zhàn)國時代
直到最享有盛譽的紅酒出產地法國,帶著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葡萄酒,包括波爾多、勃艮第、香檳地區(qū)以及阿爾薩斯、盧瓦爾河谷、隆河谷地六大著名產地生產的進口葡萄酒進入中國,法國葡萄酒替代國產葡萄酒成了搶手貨。據傳,在棕北小區(qū)領事館路上,一家名為“新地酒屋”的進口葡萄酒專賣店,1998年就出現(xiàn)了,是成都葡萄酒發(fā)展史上第一家進口葡萄酒專賣店。
2003年之后,一些國內重要的進口葡萄酒公司開始陸續(xù)進入成都,并逐漸在本土市場推出了一些小有名氣的進口葡萄酒品牌,包括“圣皮爾”“嘉雅”“公牛血”“小龍船”等等。
2006年1月1日起,進口瓶裝葡萄酒關稅由43%下降到14%,進口散裝葡萄酒關稅從43%下降到20%。進口關稅的下降,大大降低了進口葡萄酒的成本,有力提高了它們的“入侵”能力。
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專業(yè)的酒窖開始興盛。2007年,在成都航空路上的“駿德酒窖”是當時成都面積最大、品類最為豐富、檔次最高的葡萄酒銷售場所。
在2008年,葡萄酒開始進入高速發(fā)展期。幾乎全世界的葡萄酒生產廠商都來到中國,爭奪這個世界最大的葡萄酒消費市場。一時間,國產葡萄酒和進口葡萄酒魚龍混雜,經銷商數(shù)不勝數(shù),假冒品牌也層出不窮。成都作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開放性、包容性強,得到了進口葡萄酒生產廠商的青睞,拉菲之類的名莊酒紛紛涌入成都。
“在2011年前后,成都的整個葡萄酒市場蓬勃發(fā)展,進入川內的酒企和種類品牌越來越多,喜歡喝葡萄酒的人也越來越多,可以說是進入了群雄并起的戰(zhàn)國時代?!背啥计咸丫茀f(xié)會會長周勁松說。
2011年到2013年間,我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異常火熱,總銷量達325億元,增長超過70%。
有句話曾流行于法國酒商之間,“如果我不是在中國,我就是在去中國的路上”。誠然,今天的中國市場,對全世界的葡萄酒生產者、銷售者,都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各國酒商爭赴紅酒投資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