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姜志
筆尖下的中華民居
主編:姜志
初夏若是郵票,必是屬于速遞的那種,如同毋需約定的邂逅,讓人在毫無準(zhǔn)備的情況下,觸摸到了暖風(fēng)的臉頰,此刻儼然已走進(jìn)了火熱的季節(jié)。
時光沒有刻度,卻在年輪的圓上跑了一半,不知道我們最敬愛的讀者是否感受到我們與時令一致的熱情,因為每一次雜志的出刊對我們來講都是一次“分娩”,激動而充滿期待。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需要一個可以搖醒記憶的鬧鐘。
隨著《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很多讀者都了解了中國天南地北的傳統(tǒng)美味,借著這股子懷舊的旋風(fēng),我們也決定端上一桌屬于民居的珍饈美饌。所以,我們小心翼翼地把歷史抽絲剝繭,做出來一件歷久彌香的法衣,看看那些藏在記憶深處的千絲萬縷。
陪伴是一種以歲月作度量的溫暖。
在中華民居人眼里,關(guān)于民居的記憶遠(yuǎn)甚于味蕾上的解讀,但是現(xiàn)狀卻給了人太多的尷尬。本期的大專題郭峪村就是這樣一個明珠蒙塵的典型,皇城相府算是一處頗受歡迎的中華民居景致,但是毗鄰的郭峪村卻少人問津,有鑒于此,我們用紙張“下載”了有關(guān)“蜂窩城”的種種。
埋在歷史塵埃中的精品民居自然不止于此,師爺故里的安昌鎮(zhèn),碧波蕩漾的老巴城,踞守太湖的西山島,令人熱血滿溢的好漢城,還有名人輩出的楊家堂等,無不讓專好此道的各位大飽眼福。
有人說,建筑是凝固了的音符,或者歡快,或者凝重……總之,各自在完工、重建或展覽故事里演奏著精美的樂章。以南華寺來說,這是有關(guān)信仰的樂章,以北京的民用機場來講,說的又是起起落落的大調(diào)。
人生又是一條連貫前后的線,我們呈現(xiàn)了從前,也要看看眼下,好展望未來。穿越時代之壑,以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建民居的建筑人故事相當(dāng)精彩;杭州“臺北純K party”是室內(nèi)設(shè)計原野上一株艷麗的花;一抹悠悠沙發(fā)情又是享受生活的小閑趣。
如此,6月號《中華民居》雜志的茶終于注滿,請讀者慢慢品味!
[中國傳統(tǒng)村落系列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