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啟凱,王春芳
(1.山西中醫(yī)學院體育部,山西太原 030024;2山西醫(yī)科大學,山西太原 030024)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稱老年性癡呆癥,是一種多發(fā)于老年人,以進行性認知障礙和記憶能力損害為主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其患者多有記憶力、定向力及社會活動障礙,導致患者生活質量嚴重降低。據估計,全世界目前有2430萬人患有老年癡呆[1]。隨著我國人口老年化的加快,AD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目前針對該病所用的藥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癡呆癥狀,無法達到根治的效果。近年來,多數(shù)研究顯示,體育運動對防治AD有一定的作用[2-4]。其中乒乓球運動是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之一,其運動量適中,同時具有競技性和趣味性。但常打乒乓球是否可以提高AD患者的生活質量或改善AD的臨床表現(xiàn)尚未定論。對此,我們采用藥物結合乒乓球鍛煉的方法治療AD,以觀察癡呆程度、智力水平、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精神狀態(tài),探討可能提高AD療效的方法。
1.1 入選與排除標準[5]根據美國國立神經病及語言障礙與卒中研究所(NINCDS)和AD及相關疾病協(xié)會(ADRDA)推薦的AD診斷標準,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二版(CCMD-Ⅱ),結合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MMSE)量表檢測評分,確認其記憶、智能障礙程度。顱腦CT或MRI掃描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癡呆。排除繼發(fā)性癡呆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在治療觀察的12個月中未出現(xiàn)嚴重心、腦、肝、腎疾病以及其他嚴重的軀體疾病。
1.2 入選對象及分組選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太原市符合上述標準,并能積極配合觀察的AD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男46例,女54例,年齡56~78(62.46 ±6.18)歲,病程3 ~8(4.16 ±0.58)年。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56 ~77(60.45 ±5.08)歲,病程3~7(4.67±0.98)年;觀察組,男22 例,女28 例,年齡57~78歲(63.26±6.13)歲,病程3~8(3.96±0.68)年。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的等基本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3 治療方法與檢測指標 對照組患者給予葉酸10 mg,維生素B12500μg,每日1次。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每隔1日增加1小時乒乓球運動,保證每次打球1小時,1小時分3個時間段,每打20 min,休息10 min。以身體微出汗為度,出汗及時擦干,以防感冒。治療12個月后復查患者尿中甲醛和神經絲蛋白(AD7c-NTP)的含量,并對簡易智力狀態(tài)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評分。
1.4 療效評定方法 治療結束后24小時,對兩組患者進行MMSE、ADL及尿中甲醛、AD7c-NTP含量測定。與治療前相比,MMSE治療后分數(shù)提高≥6分為顯效;分數(shù)提高≥4分為有效;分數(shù)提高<4分為無效。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13.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經過12個月的運動配合治療,觀察組和對照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觀察組有效率為84%,對照組有效率為6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12個月后,兩組患者MMSE分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ADL分值均有所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MMSE分值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但ADL分值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的MMSE、ADL評分±s)
表2 兩組療效的MMSE、ADL評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比較 ▲P<0.05。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0 20.78 ±4.68 26.95 ±3.95★▲ 24.02 ±4.68 19.02 ±5.32組別 例數(shù) MMSE(分) ADL(分)△對照組 50 20.02 ±4.55 23.67 ±4.21△ 23.68 ±4.44 19.52 ±4.51△
2.3 治療后,兩組患者尿中甲醛和AD7c-NTP含量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對照組比較,治療后觀察組尿中甲醛和AD7c-NTP含量降低更為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尿中甲醛和AD7c-NTP含量的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尿中甲醛和AD7c-NTP含量的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P <0.01;與對照組比較▲P <0.05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0 1.215±0.241 0.168±0.086★▲ 4.98±0.64 1.02±0.32組別 例數(shù) 尿甲醛(mmol/L) AD7c-NTP(ng/mL)★△對照組 50 1.247 ±0.135 0.454 ±0.067★ 5.31 ±0.49 2.35 ±0.57★
癡呆是一組不伴明顯意識障礙的獲得性大腦高級功能全面障礙,其中最常見的為阿爾茨海默病,約占50% ~60%,據報道,在發(fā)達國家中65歲以上老年人AD的患病率為8%,85歲以上為30%,隨著人口老齡化進展,預計50年后AD的患病率將會是目前的3倍[6]。洛杉磯亞瑟·吉伯特乒乓球中心創(chuàng)立者米哈伊爾·扎利特斯基表示[7],打乒乓球有助于提高患者警覺度、身體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進而降低患老年癡呆癥的危險,在打球過程中,患者必須預測球的方向和力度,接球的時候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空間和時間上的判斷,這使患者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大腦的注意力和身體協(xié)調能力。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老性癡呆癥患者打乒乓球會鍛煉到更多的大腦部位,打完乒乓球后,精力更旺盛,說話更多,走路速度也快兩倍。我們的研究觀察也發(fā)現(xiàn)同類現(xiàn)象,即觀察組的老年患者經過1年的運動,在日常生活中精神狀況和反應能力等方面均較對照組患者表現(xiàn)良好。
研究表明[8],AD通常起病隱匿,為特點性、進行性病程,無緩解,由發(fā)病至死亡平行病程約8~10年,但也有些患者病程可持續(xù)15年或以上,對其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在體內甲醛主要通過酶促反應生成甲酸隨尿液,或者轉化為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如果內源性甲醛生成代謝途徑異?;蛲庠葱约兹┻M入體內過量、時間過長,濃度過高時,甲醛能與蛋白質、DNA、RNA等重要生物大分子及某些神經遞質發(fā)生化學反應而影響這些物質的結構與功能,產生相應的病變。郝智慧等[9]研究發(fā)現(xiàn)AD患者尿液甲醛濃度顯著高于正常老年人,而且中、重度AD患者的尿甲醛濃度與MMSE分數(shù)負相關。其原因可能是隨著機體的衰老,內源性甲醛的調節(jié)機能下降,在氧化應激等相關因素的誘導作用下,內源性甲醛濃度升高,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一定部位的神經細胞造成慢性損傷,從而引起老年癡呆的發(fā)生[10]。另有研究表明[11],AD 相關的 AD7c -NTP在神經元中表達,定位于神經細胞發(fā)生的軸突,在早期或中度AD患者的皮層神經元,腦組織抽提物,腦脊液中都有升高,其含量與癡呆的嚴重程度成正比。本研究結果顯示,AD患者經過一定時間治療后,其MMSE和ADL評分均得到明顯改善,同時患者尿中甲醛和AD7c-NTP的含量明顯下降。尤其是在配合乒乓球運動鍛煉后,其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的藥物治療組,說明乒乓球運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AD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反應能力和精神狀況,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乒乓球運動作為一種輔助治療AD的手段值得推廣。
[1]楊華,關俊文,劉衍宇,等.運動對老年癡呆癥發(fā)病的影響[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1,33(3):108 -109.
[2]Jennifer C,Takashi M,Stanley N,et al.Enhanced cognitive activity—over and above social or physical activity—is required to protect Alzheimer’s mice against cognitive impairment,reduce Ab deposition,and increase synaptic immunoreactivity[J].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and Memory,2007,88:277-294.
[3]Um HS,Kang EB,Leem YH,et al.Exercise training acts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reduction of the pathogenic phenotyp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in an NSE/APP sw - transgenic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2008,22(4):529-539.
[4]Sebastian M,Susanne W,Matthias S,et al.Age effects on the regulation of 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by physical activity and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in the APP23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 disease[J].Hippocampus,2009,19(10):1 -11.
[5]李瓊,羅勇,蔡志友,等.健康運動對老年性癡呆患者腦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4):418-419.
[6]Mondadori CR,Buchmann A,Mustovic H,et al.Enhanced brain activity may precede the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by 30 years[J].Brain,2006,129(11):2908 -2922.
[7]徐江.打乒乓球有助于防止老年癡呆癥[J].共產黨員,2011,16:59.
[8]單守勤,張立營,趙權,等.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檢查的生物學標志物的研究進展[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1,11(9):1102-1104.
[9]郝智慧,李文杰,崔志杰,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尿甲醛濃度與MMSE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3442-3444.
[10]李芳序,盧靜,許亞杰,等.老年性癡呆發(fā)病過程中內源性甲醛慢性損傷機制[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8,35(4):393-400.
[11]Monet SM,Wands JR.Neurodegeneration changes in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urons transfected with the Alzheimerassociated neuronal thread protein gene[J].Cell Mol Life Sci,2001,58(5):844 -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