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給企業(yè)的知識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專利作為技術發(fā)明的代表,其彰顯出其對企業(yè)保持競爭優(yōu)勢和獲取超額經濟利潤的巨大作用。本文在梳理國內外學者對專利許可的博弈策略研究的基礎上,設計出了影響許可博弈的四個維度變量,通過對調研數據做統(tǒng)計分析,構建了專利許可的決策模型。
關鍵詞:專利許可;許可決策
一、引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各國企業(yè)都開始主動加強對知識資產的管理。華為作為中國企業(yè)的代表,這幾年積極從事技術研發(fā),目前在全球已申請超過57800件次專利,授權專利超過20000件,PCT申請量也居于全球前列。這讓華為于2010年首次上榜《財富》,名列IT企業(yè)第29位。而企業(yè)通過專利獲取收益的重要方式就是專利許可,我國法律定義專利許可,是指專利權人按照專利法及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采用與被許可者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方法,在不轉讓專利所有權的前提下允許被許可者按照合同約定的條件和范圍實施其專利技術的一種交易行為。
關于專利許可的研究, Arrow首先將專利的價值定義為專利權人將專利授權給下游廠商所能獲得的收入,其得出的結論是完全競爭市場比壟斷市場能獲得更多的專利費,從而更有效的激勵創(chuàng)新。Muto引入產品差異,研究了以價格競爭為模式的在位廠商與研發(fā)機構的許可之間的關系,認為提成許可優(yōu)于固定費用許可。Wang基于Cournot雙寡頭市場結構,認為產品完全同質時的提成費用許可更優(yōu)。國內的李長英等分析了耐用品壟斷廠商模型,認為最優(yōu)合同形式取決于技術創(chuàng)新類型和許可時機。蘇平、彭志強基于信息對稱的假設,運用動態(tài)博弈研究了競爭市場下雙寡頭企業(yè)的研發(fā)投資和專利許可博弈問題,并比較了固定費專利許可模式和按產量提成專利許可模式的績效。
二、影響專利許可博弈過程的變量
本文基于許可方企業(yè)的角度,探索影響其專利許可過程的因素,圍繞涉及許可要素、自身條件、市場情況和被許可方能力這四個維度。在文獻綜述中,看出研究集中在了對許可費的收費方式、市場結構以及產品的差異化程度對博弈的影響。但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變量體系,本文將根據四個維度來設計具體的子變量,并研究其對許可博弈的影響。
1.許可談判過程中的影響變量。(1)許可類型(普通許可、排他許可、獨占許可);(2)許可期限;(3)地域范圍;(4)許可費用;(5)許可費的支付方式。這五個變量就許可談判關注的問題做出了分析,綜述主要圍繞了變量5的最優(yōu)許可方式。
該維度主要考慮了專利許可談判合同中涉及的談判協(xié)議要素,其中前四個變量是許可雙方必須約定的,專利作為高效技術的發(fā)明方法,其可以帶來巨大的技術先進性,企業(yè)也希望可以獲得專利獨占權以維持技術上的競爭優(yōu)勢。
2.許可方自身條件對許可博弈的影響變量。(1)自身將專利產品化的實施意愿;(2)公司當前的運營狀況;(3)對專利產品化的實施難度;(4)以往專利許可的經歷;(5)研發(fā)經費支出的數量。
被許可方作為技術的專利權人,通常會被要求提供一些后續(xù)的技術支持。同時,上文已解釋現實市場中,專利是維持競爭優(yōu)勢的要素,故而通常的許可方企業(yè)不會輕易許可專利。維度2的考量是基于許可方自身經營和技術條件的分析。
3.被許可方自身能力對許可博弈的影響變量。(1)被許可方要求對后期技術支持的強度;(2)被許可方將專利產品化的實施能力;(3)被許可方實施技術的動機強弱;(4)被許可方的企業(yè)規(guī)模及商業(yè)信用評估。
合適的被許可方自然是能夠給許可方激勵效果最大的那一位,其自身的信譽好壞、實施能力的強弱必然影響許可方最終的許可決策。此維度的要素與維度2有所承接,故分析時應兼顧考慮。
三、專利許可的權重決策函數
權重決策函數的原型源于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其一般形式可以表示為:要求
本文的數據按照許可方企業(yè)當前的經營狀況、被許可方將專利產品化的實施能力、許可的類型和費用、技術領域的研發(fā)競爭情況進行5級量表打分,最后取各維度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維度的權重,即函數中的K、L、M、N的數值。
按問卷的結果,得出的
四、結論
本文建立了專利許可的權重決策函數,此外,通過對問卷中各維度變量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還得出了如下結論:
(1)許可方企業(yè)的許可動機更多的來自自身的經營情況,目前中國企業(yè)不愿意將專利進行許可,而更多的是選擇自己實施或儲備其專利,而除非遇到一定的經營瓶頸或自身不具備實施條件才進行專利許可。
(2)許可方關注被許可方將專利產品化的實施能力及后期對技術支持的要求。因為被許可方的實施能力關系其后期付出的技術支持強度,進而影響其許可費收入的高低。
(3)許可方企業(yè)對相關技術、產業(yè)和宏觀經濟的發(fā)展趨勢并不作預期,而僅在意競爭性企業(yè)的技術研發(fā)情況。
參考文獻:
[1]李攀藝.基于非對稱信息的專利許可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2]馮曉青.知識產權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
[3]蘇平,彭志強.基于動態(tài)博弈的專利許可模式的選擇與績效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24)
作者簡介:曹楊(1989.10- ),男, 安徽蕪湖人,中國政法大學碩士 企業(yè)管理專業(yè)
摘 要: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給企業(yè)的知識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專利作為技術發(fā)明的代表,其彰顯出其對企業(yè)保持競爭優(yōu)勢和獲取超額經濟利潤的巨大作用。本文在梳理國內外學者對專利許可的博弈策略研究的基礎上,設計出了影響許可博弈的四個維度變量,通過對調研數據做統(tǒng)計分析,構建了專利許可的決策模型。
關鍵詞:專利許可;許可決策
一、引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各國企業(yè)都開始主動加強對知識資產的管理。華為作為中國企業(yè)的代表,這幾年積極從事技術研發(fā),目前在全球已申請超過57800件次專利,授權專利超過20000件,PCT申請量也居于全球前列。這讓華為于2010年首次上榜《財富》,名列IT企業(yè)第29位。而企業(yè)通過專利獲取收益的重要方式就是專利許可,我國法律定義專利許可,是指專利權人按照專利法及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采用與被許可者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方法,在不轉讓專利所有權的前提下允許被許可者按照合同約定的條件和范圍實施其專利技術的一種交易行為。
關于專利許可的研究, Arrow首先將專利的價值定義為專利權人將專利授權給下游廠商所能獲得的收入,其得出的結論是完全競爭市場比壟斷市場能獲得更多的專利費,從而更有效的激勵創(chuàng)新。Muto引入產品差異,研究了以價格競爭為模式的在位廠商與研發(fā)機構的許可之間的關系,認為提成許可優(yōu)于固定費用許可。Wang基于Cournot雙寡頭市場結構,認為產品完全同質時的提成費用許可更優(yōu)。國內的李長英等分析了耐用品壟斷廠商模型,認為最優(yōu)合同形式取決于技術創(chuàng)新類型和許可時機。蘇平、彭志強基于信息對稱的假設,運用動態(tài)博弈研究了競爭市場下雙寡頭企業(yè)的研發(fā)投資和專利許可博弈問題,并比較了固定費專利許可模式和按產量提成專利許可模式的績效。
二、影響專利許可博弈過程的變量
本文基于許可方企業(yè)的角度,探索影響其專利許可過程的因素,圍繞涉及許可要素、自身條件、市場情況和被許可方能力這四個維度。在文獻綜述中,看出研究集中在了對許可費的收費方式、市場結構以及產品的差異化程度對博弈的影響。但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變量體系,本文將根據四個維度來設計具體的子變量,并研究其對許可博弈的影響。
1.許可談判過程中的影響變量。(1)許可類型(普通許可、排他許可、獨占許可);(2)許可期限;(3)地域范圍;(4)許可費用;(5)許可費的支付方式。這五個變量就許可談判關注的問題做出了分析,綜述主要圍繞了變量5的最優(yōu)許可方式。
該維度主要考慮了專利許可談判合同中涉及的談判協(xié)議要素,其中前四個變量是許可雙方必須約定的,專利作為高效技術的發(fā)明方法,其可以帶來巨大的技術先進性,企業(yè)也希望可以獲得專利獨占權以維持技術上的競爭優(yōu)勢。
2.許可方自身條件對許可博弈的影響變量。(1)自身將專利產品化的實施意愿;(2)公司當前的運營狀況;(3)對專利產品化的實施難度;(4)以往專利許可的經歷;(5)研發(fā)經費支出的數量。
被許可方作為技術的專利權人,通常會被要求提供一些后續(xù)的技術支持。同時,上文已解釋現實市場中,專利是維持競爭優(yōu)勢的要素,故而通常的許可方企業(yè)不會輕易許可專利。維度2的考量是基于許可方自身經營和技術條件的分析。
3.被許可方自身能力對許可博弈的影響變量。(1)被許可方要求對后期技術支持的強度;(2)被許可方將專利產品化的實施能力;(3)被許可方實施技術的動機強弱;(4)被許可方的企業(yè)規(guī)模及商業(yè)信用評估。
合適的被許可方自然是能夠給許可方激勵效果最大的那一位,其自身的信譽好壞、實施能力的強弱必然影響許可方最終的許可決策。此維度的要素與維度2有所承接,故分析時應兼顧考慮。
三、專利許可的權重決策函數
權重決策函數的原型源于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其一般形式可以表示為:要求
本文的數據按照許可方企業(yè)當前的經營狀況、被許可方將專利產品化的實施能力、許可的類型和費用、技術領域的研發(fā)競爭情況進行5級量表打分,最后取各維度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維度的權重,即函數中的K、L、M、N的數值。
按問卷的結果,得出的
四、結論
本文建立了專利許可的權重決策函數,此外,通過對問卷中各維度變量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還得出了如下結論:
(1)許可方企業(yè)的許可動機更多的來自自身的經營情況,目前中國企業(yè)不愿意將專利進行許可,而更多的是選擇自己實施或儲備其專利,而除非遇到一定的經營瓶頸或自身不具備實施條件才進行專利許可。
(2)許可方關注被許可方將專利產品化的實施能力及后期對技術支持的要求。因為被許可方的實施能力關系其后期付出的技術支持強度,進而影響其許可費收入的高低。
(3)許可方企業(yè)對相關技術、產業(yè)和宏觀經濟的發(fā)展趨勢并不作預期,而僅在意競爭性企業(yè)的技術研發(fā)情況。
參考文獻:
[1]李攀藝.基于非對稱信息的專利許可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2]馮曉青.知識產權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
[3]蘇平,彭志強.基于動態(tài)博弈的專利許可模式的選擇與績效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24)
作者簡介:曹楊(1989.10- ),男, 安徽蕪湖人,中國政法大學碩士 企業(yè)管理專業(yè)
摘 要: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給企業(yè)的知識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專利作為技術發(fā)明的代表,其彰顯出其對企業(yè)保持競爭優(yōu)勢和獲取超額經濟利潤的巨大作用。本文在梳理國內外學者對專利許可的博弈策略研究的基礎上,設計出了影響許可博弈的四個維度變量,通過對調研數據做統(tǒng)計分析,構建了專利許可的決策模型。
關鍵詞:專利許可;許可決策
一、引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各國企業(yè)都開始主動加強對知識資產的管理。華為作為中國企業(yè)的代表,這幾年積極從事技術研發(fā),目前在全球已申請超過57800件次專利,授權專利超過20000件,PCT申請量也居于全球前列。這讓華為于2010年首次上榜《財富》,名列IT企業(yè)第29位。而企業(yè)通過專利獲取收益的重要方式就是專利許可,我國法律定義專利許可,是指專利權人按照專利法及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采用與被許可者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方法,在不轉讓專利所有權的前提下允許被許可者按照合同約定的條件和范圍實施其專利技術的一種交易行為。
關于專利許可的研究, Arrow首先將專利的價值定義為專利權人將專利授權給下游廠商所能獲得的收入,其得出的結論是完全競爭市場比壟斷市場能獲得更多的專利費,從而更有效的激勵創(chuàng)新。Muto引入產品差異,研究了以價格競爭為模式的在位廠商與研發(fā)機構的許可之間的關系,認為提成許可優(yōu)于固定費用許可。Wang基于Cournot雙寡頭市場結構,認為產品完全同質時的提成費用許可更優(yōu)。國內的李長英等分析了耐用品壟斷廠商模型,認為最優(yōu)合同形式取決于技術創(chuàng)新類型和許可時機。蘇平、彭志強基于信息對稱的假設,運用動態(tài)博弈研究了競爭市場下雙寡頭企業(yè)的研發(fā)投資和專利許可博弈問題,并比較了固定費專利許可模式和按產量提成專利許可模式的績效。
二、影響專利許可博弈過程的變量
本文基于許可方企業(yè)的角度,探索影響其專利許可過程的因素,圍繞涉及許可要素、自身條件、市場情況和被許可方能力這四個維度。在文獻綜述中,看出研究集中在了對許可費的收費方式、市場結構以及產品的差異化程度對博弈的影響。但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變量體系,本文將根據四個維度來設計具體的子變量,并研究其對許可博弈的影響。
1.許可談判過程中的影響變量。(1)許可類型(普通許可、排他許可、獨占許可);(2)許可期限;(3)地域范圍;(4)許可費用;(5)許可費的支付方式。這五個變量就許可談判關注的問題做出了分析,綜述主要圍繞了變量5的最優(yōu)許可方式。
該維度主要考慮了專利許可談判合同中涉及的談判協(xié)議要素,其中前四個變量是許可雙方必須約定的,專利作為高效技術的發(fā)明方法,其可以帶來巨大的技術先進性,企業(yè)也希望可以獲得專利獨占權以維持技術上的競爭優(yōu)勢。
2.許可方自身條件對許可博弈的影響變量。(1)自身將專利產品化的實施意愿;(2)公司當前的運營狀況;(3)對專利產品化的實施難度;(4)以往專利許可的經歷;(5)研發(fā)經費支出的數量。
被許可方作為技術的專利權人,通常會被要求提供一些后續(xù)的技術支持。同時,上文已解釋現實市場中,專利是維持競爭優(yōu)勢的要素,故而通常的許可方企業(yè)不會輕易許可專利。維度2的考量是基于許可方自身經營和技術條件的分析。
3.被許可方自身能力對許可博弈的影響變量。(1)被許可方要求對后期技術支持的強度;(2)被許可方將專利產品化的實施能力;(3)被許可方實施技術的動機強弱;(4)被許可方的企業(yè)規(guī)模及商業(yè)信用評估。
合適的被許可方自然是能夠給許可方激勵效果最大的那一位,其自身的信譽好壞、實施能力的強弱必然影響許可方最終的許可決策。此維度的要素與維度2有所承接,故分析時應兼顧考慮。
三、專利許可的權重決策函數
權重決策函數的原型源于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其一般形式可以表示為:要求
本文的數據按照許可方企業(yè)當前的經營狀況、被許可方將專利產品化的實施能力、許可的類型和費用、技術領域的研發(fā)競爭情況進行5級量表打分,最后取各維度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維度的權重,即函數中的K、L、M、N的數值。
按問卷的結果,得出的
四、結論
本文建立了專利許可的權重決策函數,此外,通過對問卷中各維度變量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還得出了如下結論:
(1)許可方企業(yè)的許可動機更多的來自自身的經營情況,目前中國企業(yè)不愿意將專利進行許可,而更多的是選擇自己實施或儲備其專利,而除非遇到一定的經營瓶頸或自身不具備實施條件才進行專利許可。
(2)許可方關注被許可方將專利產品化的實施能力及后期對技術支持的要求。因為被許可方的實施能力關系其后期付出的技術支持強度,進而影響其許可費收入的高低。
(3)許可方企業(yè)對相關技術、產業(yè)和宏觀經濟的發(fā)展趨勢并不作預期,而僅在意競爭性企業(yè)的技術研發(fā)情況。
參考文獻:
[1]李攀藝.基于非對稱信息的專利許可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2]馮曉青.知識產權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
[3]蘇平,彭志強.基于動態(tài)博弈的專利許可模式的選擇與績效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24)
作者簡介:曹楊(1989.10- ),男, 安徽蕪湖人,中國政法大學碩士 企業(yè)管理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