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所謂溯溪,是由峽谷溪流的下游向上游,克服地形上的各處障礙,窮水之源而登山之巔的一項戶外探險活動。其實,溯溪并不如聽起來那么高難度,只要裝備得當(dāng)并有必備的常識,即使不常運動也會愛上這項瘋狂的游戲。
一、溯本追源看溯溪
溯溪一詞來自于日本。專門的溯溪活動也多盛行于日本及臺灣,臺灣人則將溯溪字面翻譯成River Tracing。上世紀(jì)60—70年代,日本各種溯溪團體組織眾多,因腳踏草鞋而多名曰“某某草鞋會”。臺灣自70年代開始溯溪活動,后曾一度冷落,90年代后又呈興起之勢。
溯溪是一項可以結(jié)合登山、攀巖、露營、游泳、繩索操作、野外求生、定位運動等綜合性技術(shù)的戶外活動。在溯溪過程中,溯行者須借助一定的裝備,具備一定的技術(shù),去克服諸如急流險灘、深潭飛瀑等許多艱難險阻,充滿了挑戰(zhàn)性。溯溪的配備并沒有一定要求,但因為不同的河谷地形可能具有危險性,需要應(yīng)用到攀登的技術(shù)與器具,如繩帶等利于幫助隊員過溪及攀登巖壁的裝備。也正是由于地形復(fù)雜多變,才使得這項活動充滿富于變化的刺激而魅力無窮。
溯溪活動需要同伴之間的密切配合,利用一種團隊精神,去完成艱難的攀登,對于溯行者是一種考驗,同時又得到一份信任和滿足,一種克服困難后的自信與成就感。因為溯溪,你可以鉆進曾經(jīng)夢想的深山老林;因為溯溪,你要用上并不純熟的混合攀巖技巧;因為溯溪,你必須努力提高泳技甚至打一場艱難的水仗……你動心了嗎?
二、溯溪有多難?
溯溪者要根據(jù)自身的野外生存能力和攀登技術(shù),選擇適合的溯溪方式。由于溯溪地點多遠離市區(qū)、環(huán)境復(fù)雜,以安全為前提的運動才是最明智的。一般溯溪者都結(jié)伴而行,組織者對溯溪地點要提前“踩點”,了解地形并確定好返回時的路線。
以高度和行程來區(qū)分,溯溪的難度分為以下三級:
(1)初級難度:高度1000米以下,1天或1天半可以往返,流程起伏不大,適于新手建立信心與興趣培養(yǎng),強度及危險程度比較低。
(2)中級難度:高度1000至2000米,2天至3天行程,具有相當(dāng)數(shù)量的瀑布、深潭、峽谷地形,頗具難度而且需要露營。適合進一步讓新手了解溯溪的實質(zhì)意義。強度及危險程度較高,需經(jīng)驗豐富且有一定技能。
(3)高級難度:高度2000米以上,需要4、5天以上行程,有高大瀑布、深潭、峽谷地形,具有高難度且須緊急露宿行程的溪谷。須有技術(shù)熟練和體能良好者嘗試,適合專業(yè)人士探險體驗,挑戰(zhàn)性極強,當(dāng)然刺激收獲也是最大。
溯溪的技術(shù)要點:
(1)判讀溯溪圖
溯溪圖是根據(jù)峽谷溪流的地形特點而繪制的簡單明了的溯行路線特征圖,是溯行前必須準(zhǔn)備的物品之一,有經(jīng)驗的溯溪者要以根據(jù)該圖件清楚地了解溯行地區(qū)遇到的各種地形特征,從而有目的的進行各項準(zhǔn)備工作。
(2)攀登技術(shù)
溯溪不可避免的會需要攀爬,所以必須要掌握攀登技術(shù),這就需要平時注意進行有效的練習(xí)。
(3)穿越巖堆
峽谷溪流中多滾石巖塊,且濕滑難行,行走時應(yīng)看準(zhǔn)、踏穩(wěn),避免因踏上無根巖塊跌跤或被急流沖倒。
(4)橫移
在巖壁瀑布下很可能遭遇深潭阻路,需要由兩側(cè)巖壁的巖根橫移前進。巖石多濕滑支點不易掌握,橫移時須特別謹慎,有時支點隱藏于水下,此時以腳探測摸索移動。若特別困難,就涉水或泳渡。
(5)涉水泳渡
涉水泳渡時,必須清楚地判斷水流的緩急、深度,有無暗流,必要時借助于繩索保護技術(shù)。
(6)攀登瀑布
這是溯溪過程中最刺激,也是難度最大的技術(shù)。攀登前必須事先觀察好路線,要充分考慮好進退兩難時的解決辦法。瀑布攀登雖然刺激,但難度大,經(jīng)驗和技術(shù)要求高,不具備嫻熟技術(shù)經(jīng)驗或初學(xué)者不要輕易作這種嘗試。
三、溯溪裝備大搜羅
溯溪是一項集登山、泳渡、露營等于一身的運動,其專用的裝備物品為:溯溪鞋、護腿和防水衣物。除此之外,一些登山裝備也必不可少。
1、溯溪鞋
溯溪鞋是溯溪者的必要裝備,不要使用無阻滑作用的鞋,要使用防水材料的專用溯溪鞋,既有阻滑效果又不易磨損,大小一定要剛好合腳,不可太大或太小。太小走路腳會很痛,稍微大一點走路易起水泡,且不易用鞋尖去踩腳點。
Tip:選購溯溪鞋時要看兩方面,一是排水性,將鞋放入水中,裝滿水再拿出來,水排出所需時間越短越好,二是防滑性,這個要看清鞋底的材料及彈性。
推薦:哥倫比亞DM1094溯溪鞋
參考價格:650元
2、背包
溯溪的背包要滿足以下幾個要求:防水、透氣、重量輕、肩帶厚軟并附有腰帶。一般市面上賣的騎行包就可以,以能夠攜帶溯溪設(shè)備和攀登用品為準(zhǔn),太大太小都不合適。物品最好用塑料袋包好以后再放入背包,盡量使背包的體積最小。
推薦:瑪丁圖M509騎行包
參考價格:200元
3、護膝
涉水滑倒最容易使脛骨和膝蓋受傷,所以要使用護膝進行特別保護。在行走的時候也可以用綁腿代替。
推薦:金仕堡護膝
參考價格:50元
4、防水衣物
溯溪的衣物講求快干保溫,選擇快干的衣物及排汗內(nèi)衣是很必要的,它可以讓你保持體溫,同時排除汗液,避免著涼感冒。防水衣物的選擇以輕便、透氣性良好、易干燥的尼龍面料為宜。切忌穿牛仔褲,一旦被打濕很難干透。
推薦:樂斯菲斯防水衣
參考價格:500元
5、手套
上下溪谷時,“手腳并用”的情況時常出現(xiàn),空手攀爬極易受傷。高級溯溪玩家的經(jīng)驗是選用裁玻璃工專用的手心加膠棉布的手套,可防止尖刺刺穿,涉溪時將其反戴,假如在溪中失足以手支撐還可以增加摩擦力。
推薦:叢林豹登山手套
參考價格:25元
6、偏光鏡
戴上偏光鏡,溪中石頭的位置、溪流的深淺緩急一目了然,溯溪時選擇落腳位置可更安全迅速。
推薦:暴龍偏光鏡
參考價格:100元
除此之外,帳篷、手杖、雨衣、照明器具、攀巖設(shè)備以及必要的野外安全急救用品等都應(yīng)考慮在內(nèi),并根據(jù)溯溪的行程安排、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有所取舍。此處不再詳細列舉。
四、溯溪注意事項
1、參加溯溪活動之前,應(yīng)閱讀有關(guān)溯溪技術(shù)的書籍,學(xué)習(xí)各項攀登技術(shù)。
2、溯溪活動一定要組隊結(jié)伴,切忌單獨進入溪谷中。
3、隊員里有資深經(jīng)驗者的指導(dǎo)是非常重要的。
4、溯溪活動之前都要做好行前準(zhǔn)備計劃,前進路線與臨時撤退方案都要讓每個隊員了解。
5、溪谷地形的特色與天氣的變化,都要認真研究清楚,一定要熟練使用地圖的技術(shù)。
6、發(fā)生意外事件時,不可慌亂,一定要視情況的輕重緩急,決定繼續(xù)前進或撤退中止活動,將傷害減低至最小的程度。
7、絕對不可以摸黑趕路,因為溪谷中高低不平,極容易失足受傷。
8、溪谷中理想的宿營地不多,如果傍晚前找不到適合的宿營地,就要及早考慮野地露宿的可能情形。
9、天氣轉(zhuǎn)壞時,要及早考慮所去溪流及上游地區(qū)的天氣情況,尤其是南方山區(qū)及多雨地區(qū),因為有些時候在上游下一點雨就可能導(dǎo)致山洪暴發(fā),而山洪暴發(fā)是溯溪者所面臨的最大危險。
10、對于行進路線與營地的選擇,都要考慮到溪水上漲的可能,最好能有撤退路線以防萬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