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re
上接第四期
系統(tǒng)設置:接收機天線
接收機天線的設置首先涉及的是天線到接收機安裝接口,然后是放置。最簡單的情況是接收機帶有固定式天線。天線通常是1/4波長伸縮式或者可能是橡膠天線。帶有不可拆卸天線的接收機應放在一個開放的表面或架子上,對準發(fā)射機,正常運行。它們經(jīng)常不適合機柜安裝,但可以作為一個單獨設備裝在機柜頂端。
帶可拆卸天線的接收機在設置上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天線都設在接收機的后面。如果接收機準備安裝在機柜上,則天線必須伸出機柜以外。有些設計允許將天線移到接收機的前面板安裝來,而其他設計則提供了一個天線定位用的輔助面板。同樣,接收機應安裝機柜上,其高度應足以保證天線處于開放位置。
下面是一些關于接收機天線的設置與使用的一般規(guī)則:
1)盡可能保持發(fā)射機與接收機之間在視線范圍內,尤其對于UHF系統(tǒng)。避免在接收天線及其相應的發(fā)射機之間有金屬物體、墻和大量的人員。理想情況下,這意味著接收天線應與發(fā)射機處于同一個房間,高架于觀眾或其他障礙物上方。(見圖6。)
2)讓接收機天線的位置與發(fā)射機保持一個合理的距離。建議最小距離為5米,這樣可避免接收機中可能形成的互調失真。最大距離是恒定的,但受發(fā)射機功率、干擾物、干擾和接收機靈敏度限制。理想情況下,最好讓天線/接收機組合靠近發(fā)射機(并設一根長長的音頻線),而不是設一條長長的天線電纜或傳輸過長的距離。
3)使用正確類型的接收機天線。如果是直接裝到接收機、天線分配器或另一塊充當接地的面板上,可以使用1/4-波長天線。如果天線的位置會與接收機有一定距離,建議使用1/2-波長天線。這類天線的靈敏度比1/4-波長天線略有增加,并且不需要接地。對于要求將天線架得更遠的應用或有強干擾源的情況下,可能需要使用指向性較好的指向性天線。伸縮天線應完全伸展開。
4)選擇正確調諧的接收機天線。大多數(shù)天線具有有限的頻寬,使它們只適用于在特定頻段內工作的接收機。當使用天線分配系統(tǒng)時,接收機應盡可能與適當頻段的天線歸到一組。對于UHF范圍:接收機應只與具有匹配范圍的天線一起使用。
5)分集天線的放置應保持一個適當?shù)木嚯x。為了實現(xiàn)分集接收,取得最大效率的最小間隔為四分之一波長(VHF約為30厘米,UHF約為10厘米)。效果改善了約一個波長的間隔距離。分集性能在這一間隔距離以外沒有明顯變化。然而,在一些較大型的應用中,更大的間隔距離可以增加總覆蓋面積。在這些情況下,可以架設一個或兩個天線,以便在整個工作區(qū)域內提供距發(fā)射機更短的平均距離。
6)接收機天線應遠離任何可疑的干擾源。它們包括其他接收機和發(fā)射機天線,以及提到的一些干擾源,如數(shù)字設備、交流電設備等。
7)接收機天線的安裝應遠離金屬物體。理想情況下,天線應處于開放處或垂直于金屬結構,如機架、金屬絲網(wǎng)、輕鋼龍骨等。它們應距任何平行的金屬結構至少遠離四分之一個波長。多系統(tǒng)設置中的所有天線應相距至少遠離四分之一個波長。
8)正確調整接收機天線的方向。非分集接收機一般應讓其天線保持垂直。分集接收機得益于有一對呈45度角張開的天線。對數(shù)周期天線的方向應與其橫截面垂直。
9)使用正確的天線饋線實現(xiàn)遠程安裝接收機天線。帶適合接插件的低損耗電纜的最小長度可帶來最佳效果。請參考之前的圖表。由于較高頻率時增加了損耗,UHF系統(tǒng)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電纜。
10)可能的情況下使用天線分配系統(tǒng)。這樣會最大限度減少天線的總數(shù)量,并可以減少使用多套接收機時的干擾問題。對于兩臺接收機,可以使用無源天線分配器。而對于三個或更多個接收機,強烈建議使用有源天線分配器。如上所述,確定適當?shù)奶炀€調諧。天線放大器對于VHF系統(tǒng)通常是不必要的,但對于走線較長的UHF系統(tǒng)可能很有必要。
系統(tǒng)設置:電池
發(fā)射機或接收機中永遠使用新的正確類型的電池。大多數(shù)廠家只推薦堿性電池才能正常工作。堿性電池比其他類型的單用途電池(如碳鋅電池)電量更高,放電率更高,保存時間也更長。堿性電池使用壽命比所謂的“超能”非堿性電池長10倍。如果被留在設備中,它們引起腐蝕問題的可能性也最小。
在系統(tǒng)使用前應確定電池狀態(tài),可能的話,在使用過程中定期檢查。大部分發(fā)射機都帶有某種電池狀態(tài)指示,至少指示可用/不可用或最低工作時間。有些發(fā)射機還有“電量表”,可以更精確地顯示剩余電池壽命。有幾種機型甚至具備將電池狀態(tài)信息發(fā)送到接收機實現(xiàn)遠程監(jiān)控的能力。
可充電電池可用于有些保留的無線話筒中。這些保留取決于電池型號和電池的實際化學類型。傳統(tǒng)的可充電電池為鎳鎘電池(Ni-Cad)或鎳氫電池(Ni-Mh)。單個Ni-Cad或Ni-Mh電池的電壓是1.2伏,而不是堿性電池的1.5伏。每節(jié)電池起始電壓低20%。對于使用AA或AAA號電池的系統(tǒng),起始電壓低20%并不是問題,因為大多數(shù)使用這種型號電池的發(fā)射機都有內部調壓器,可以補償這部分電壓。大容量Ni-Mh單個(AA或AAA號)電池的可用工作時間與單個堿性電池差不多。
然而,標準的堿性9伏電池由六個串聯(lián)的電池單元構成,可產(chǎn)生至少9伏的初始電壓。9伏堿性電池在無線話筒中的連續(xù)使用時間一般為8個小時左右。最便宜的“9伏型”可充電電池也有6個電池單元,提供7.2伏的初始電壓。當結合其電量小的特點時,工作時間可能小于堿性電池的1/20,用于有些設備時只有15分鐘左右。“較好的”9伏型可充電電池也有7個電池單元(初始電壓8.4伏),但電量仍比堿性電池小得多。這種電池的工作時間可能只有2個小時(比較短),而堿性9伏電池的工作時間有8個小時(見圖7)。
獲得接近堿性電池電量的高性能9伏型Ni-Mh電池是有可能的。它們可支持最多工作6個小時。超過堿性電池電量的電池化學結構有鋰離子型(Li-on)或鋰離子聚合物型(Li-polymer)。這些電池不僅提供比堿性電池更高的電量,而且還提供比Ni-Cad或Ni-Mh電池更好的放電性和更長的使用壽命。另外,定制的Li-on電池包含一個集成電路,可監(jiān)視短期和長期的電池狀態(tài)。這樣就可以極精確地測量電池的電壓和最大使用壽命。Li-on電池正在成為許多專業(yè)應用的標準可充電化學結構。
如果決定使用可充電電池,那么電池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每天都在工作的系統(tǒng),鑒于充電時間問題,建議每臺設備至少有2塊電池:一塊使用時,另一塊充電。此外,Ni-Cad電池必須定期進行完全的充電、放電,以獲得最大使用壽命和避免短暫的放電“記憶效應”。一般來說,Ni-Mh和Li-on型電池不出現(xiàn)記憶效應。然而,為了讓可充電電池發(fā)揮最高性能,必須使用專門為特定電池型號設計的優(yōu)質充電器。充電不當會影響甚至過早損壞可充電電池。最終,長期節(jié)約電池成本必須與充電電池的預期使用時間、初始投資和日常維護要求一起加以權衡。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