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日蓋 紅 梅 那生桑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復方沙棘顆粒劑是治療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的蒙醫(yī)傳統(tǒng)驗方,經(jīng)劑型改革制成的新劑型。本實驗采用香煙煙霧使小鼠被動吸入法建立小鼠慢性氣管-支氣管炎模型,實驗觀察復方沙棘顆粒劑對模型的影響,以了解復方沙棘顆粒劑治療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癥的作用,為評價其療效提供實驗依據(jù)。
動物:昆明系小白鼠,清潔級,由內蒙古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自由攝水攝食。飼養(yǎng)環(huán)境20~25℃,保持安靜清潔,通風通氣。籠具每日清洗1次,保持干爽。
儀器:MMME cocell 111R型干燥箱(德國產(chǎn));RM2135型Leice石蠟切片機(德國產(chǎn));HI1210型攤片機(德國產(chǎn));HI1220型烘片機(德國產(chǎn));EG1150H型分體式組織包埋機(德國產(chǎn));DM2000型Leice熒光顯微鏡;TD24-WS低速臺式離心機等。
試劑:顯微鏡用中性樹膠、伊紅、二甲苯、蘇木精、52-54℃蠟塊、56-58℃蠟塊等市售。
試藥:復方沙棘顆粒劑,由內蒙古醫(yī)科大學蒙藥研究所制備,臨用時粉碎研細,加5%CMC-Na水溶液制成不同濃度的混懸液;鹽酸氨溴索分散片,市售。臨用時粉碎研細,加5%CMC-Na水溶液制成,試驗用時作為陽性對照藥劑。
2.1 造模:取昆明系小白鼠60只,體重20±2g,雌雄各半,隨機分為6組,分別為對照組、被試劑高、中、低劑量組、模型組和陽性對照組,每組10只。造模實驗除對照組外,小鼠置籠中,罩鐘罩,從籠底部煙熏,保證煙霧經(jīng)過鐘罩自鐘罩頂部排出,1 次/d,每次 0.5h,連續(xù) 30d。
2.2 實驗方法
2.2.1 病理標本的制備:造模結束次日起對照組和模型組灌胃給同體積量空白敷型劑,被試劑高、中、低劑量組分別灌胃不同濃度的復方沙棘顆粒劑混懸液,陽性對照組灌胃鹽酸氨溴索分散片混懸液,灌胃量均為0.2ml/10g體重,1次/d,連續(xù)14d。末次給藥1h后麻醉下剝離小鼠氣管,切取氣管,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用清水沖洗,再用70%乙醇、80%乙醇、95%乙醇、無水乙醇依次脫水,二甲苯脫色,依次浸入52~54℃蠟液、56~58℃蠟液,包埋。切片蘇木精-伊紅染色,光鏡觀察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1],并以出現(xiàn)粘膜上皮纖毛倒狀、變性,杯狀細胞增生,固有層毛細血管充血,淋巴細胞浸潤,管壁平滑肌束斷裂、萎縮,粘膜下層明顯增厚等6個指標變化觀察評分,每項得1分,比較評價模型病變程度。
2.2.2 肺泡灌洗液(BALF)細胞計數(shù):根據(jù)文獻[2-5]同 2.
2.1法取小鼠實驗,末次給藥1h后以頸椎脫臼致死,切開頸部暴露氣管,置管,以生理鹽水0.4mL灌洗,重復3次,共約回收 1mL。將 BALF 離心(1000r/min,10min,4℃),取上清凍存于-80℃。生理鹽水重懸沉淀至1mL,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白細胞總數(shù),用瑞氏-吉姆薩染色法進行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2]。
3.1 模型評價:對照組鼠無異常,活動自如,體毛光滑,體重增長正常。模型組鼠相繼出現(xiàn)精神萎靡,弓背卷縮,體毛枯疏,體重增長緩慢,從第3周基本停止增長。兩組小鼠均未見死亡(見表1)。鏡下觀察:對照組鼠氣管結構基本正常,腔內潔凈,黏膜完整,上皮細胞飽滿,纖毛無異常(見圖1);模型組鼠氣管黏膜上皮細胞嚴重受損,氣管黏膜上皮纖毛倒伏,部分上皮細胞壞死脫落,杯狀細胞增生,固有層毛細血管充血,淋巴細胞浸潤,管壁平滑肌束斷裂,萎縮,黏膜下層明顯增厚,評分結果(見表2、圖2)。實驗表明,小鼠熏煙致氣管炎模型成功。
表1 體重記錄(平均值,g)
表2 造模評分結果
3.2 病理形態(tài)學評價:陽性對照組:氣管黏膜基本完整,纖毛明顯變短、稀疏數(shù)量減少。固有層伴見毛細血管充血,水腫及淋巴細胞浸潤(見圖3)。被試劑高劑量組:氣管黏膜上皮完整,無明顯變性壞死,伴見纖維組織增生及少量淋巴細胞浸潤(見圖4)。被試劑中劑量組:部分氣管黏膜上皮壞死脫落。黏膜下層纖維組織增生,伴有以淋巴細胞為主的慢性炎細胞浸潤,局部氣管黏膜增厚(見圖5)。被試劑低劑量組:氣管管腔擴張,形狀不規(guī)則。部分上皮壞死脫落暴露基底膜。黏膜下可見毛細血管充血,水腫,纖維組織增生及淋巴細胞浸潤(見圖6)。結果顯示給藥組病理評分與模型組相比明顯降低(P<0.01),病理變化已于空白組有顯著差異(P <0.01),(見表3)。
表3 病理病變評分結果
3.3 肺泡灌洗液分析結果:長期熏煙使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細胞總數(shù)、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均明顯增高。被試藥對慢性支氣管炎小鼠模型用藥干預后,上述值明顯下降(P <0.05),(見表 4)。
表4 藥物干預對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細胞的影像(x±s,n=10)
慢性氣管-支氣管炎為我國北方地區(qū)常見的疾病,具有病因復雜、臨床癥狀多樣、病程遷延漫長等特點。蒙藥復方沙棘顆粒劑在蒙醫(yī)臨床上使用多年,具有明確的止咳、化痰和平喘作用,主要用于治療急慢性氣管、支氣管炎。對改善急,慢性支氣管炎的單項癥狀咳、痰、喘有較好的作用。經(jīng)臨床驗證對于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療效顯著。本研究以煙熏法建立小鼠慢性氣管-支氣管炎模型,用蒙藥復方沙棘顆粒劑進行干預,觀察了小鼠氣管病理學研究和肺泡灌洗液(BALF)等的特征。與模型組相比復方沙棘顆粒劑各劑量組的炎性特征明顯減輕,進一步證實了蒙藥復方沙棘顆粒劑的療效。本結果可以在更深的層次揭示本藥的治療原理,有效地指導臨床用藥和蒙藥新產(chǎn)品研創(chuàng)。
[1]李慶云,黃紹光,等.煙霧致大鼠慢性支氣管炎系列模型的建立及病理變化半定量評價[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02.1(3):164
[2]王美怡,李艷華,等.穿心蓮內酯磺化物對支氣管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炎性細胞、白細胞介素-12及白細胞介素-13表達的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27(21):1644-1646.
[3]李蘊,梁宗安,李素云,等.復方黃龍湯對哮喘小鼠氣道炎癥的影響與機制[J].西部學醫(yī),2012,24(11):2051-2056
[4]郅琳,胡久略.小青龍湯對支氣管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細胞及IL-4,IFN-γ水平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21):265-267
[5]侯長春,趙海金,蔡紹曦,等.支氣管哮喘小鼠模型肺組織和肺泡灌洗液高遷移率族蛋白B1的表達及地塞米松的干預作用[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9):2051-2054
[6]王淑玲,郭茂峰.止咳祛痰袋泡劑對煙熏慢性支氣管炎大鼠模型TNF-α、IL-8、IL-6的影響[J].河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5,20(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