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精選陸放翁詩集》為現(xiàn)今可考的陸游早期重要詩歌選本,在元明兩代的陸詩接受活動中發(fā)揮過重要作用。該選本是由羅椅《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十卷、劉辰翁《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后集》八卷以及《別集》一卷在坊間流傳中逐漸合并而成。國內(nèi)現(xiàn)存的《精選陸放翁詩集》版本都是由羅椅《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劉辰翁《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后集》及劉景寅《別集》三集合刊的本子,這些本子卷帙數(shù)量相同,收詩情況一致,應(yīng)屬于一個版本系統(tǒng)。國外有和刻本,其版本情況與國內(nèi)有所不同。
關(guān)鍵詞:《精選陸放翁詩集》成書版本
《精選陸放翁詩集》為現(xiàn)今可考的陸游早期重要詩歌選本,明清兩代史志目錄、官私書目對其多有著錄,如高儒《百川書志》卷十五、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三十二、倪燦《補遼金元藝文志》卷四、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卷四、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三十等?!毒x陸放翁詩集》的特殊性在于,它并不像大多數(shù)詩歌選本那樣經(jīng)一家之手編輯整理形成,而是由羅椅《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十卷、劉辰翁《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后集》八卷以及《別集》一卷在流傳中逐漸合并而成。
羅椅(1214—1277),字子遠,號澗谷,吉州廬陵人。有《澗上委稿》傳行于世,兵燹后完集不存,后人輯為《澗谷遺集》。另有陸詩選集《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十卷行于世?!稘竟染x陸放翁詩集》十卷收錄陸游詩歌295首,所收陸詩按體編排,依次為古詩39首、七律159首、七絕61首、五律33首、五絕3首。集前有族孫羅憼序,所選陸詩間有圈點,無評語。從選詩的題材風(fēng)格來看,《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多收錄陸詩中流連光景、清新刻露之詩作,這種選詩趣好對于元明兩代的陸詩接受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劉辰翁(1232—1297),字會孟,號須溪。一生著述豐碩,尤以善評著稱。其詩文評點種類非常豐富,現(xiàn)存三十余種,評點內(nèi)容涉及經(jīng)、史、子、集各部?!俄毾x陸放翁詩集》八卷為劉辰翁所選陸游詩歌,共收錄陸詩220首,其編排體例與《澗谷》一致,按詩體分類依次為古詩93首、七律44首、七絕62首、五律18首、五絕3首。現(xiàn)存的明弘治本《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前后無序跋,句下或詩末間有劉辰翁評語56條,句中有圈點。與羅椅大量遴選陸游留戀光景之作不同的是,劉辰翁對《示兒》《曉嘆》《夜讀兵書》等陸詩深厚悲壯之作選錄頗多,作合刊本觀之,二家選詩旨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別集》一卷收錄陸游五七言律詩172首,明弘治十年(1497)余杭監(jiān)稅劉景寅輯。其選詩材料來源于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弘治本《精選陸放翁詩集》劉景寅識后云:“因取方虛谷所編《律髓》,悉檢翁詩鈔出與選復(fù)者去之為別集附焉,以備一家之言?!笨芍獎⒕耙嫵觥秳e集》一卷目的是補《澗谷》《須溪》二集之遺漏。在明代陸詩寡陋稀缺的情況下,劉景寅對《澗谷》《須溪》二集重刻新刊,并附錄《別集》一卷作為對陸游詩歌的采失補遺。此舉的重大意義在于,它既滿足了讀者對于陸詩的閱讀需求進而推動了陸詩的傳播與接受,同時又對于陸游詩歌的整理保存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精選陸放翁詩集》成書過程
由羅椅《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劉辰翁《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后集》、劉景寅所輯《別集》三個集子合梓而成的《精選陸放翁詩集》,其成書經(jīng)歷了由分刊到合刻的復(fù)雜過程。饒有意味的是,陸詩早期的三個選本逐漸合流,是在坊間自發(fā)完成的,反映出讀者對陸詩的閱讀需求和這一時期陸詩傳播的特點。
羅椅《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大約編選于宋末元初,而其刊刻流布則在元大德五年(1301),由其孫羅憼刻。劉辰翁所選《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編選與刊刻時間不詳。從元大德五年(1301)羅憼始刊《澗谷精選放翁詩集》到明弘治十年(1497)冉孝隆重刻《陸放翁詩集》,《精選陸放翁詩集》在近二百年的時間里完成了三集合而為一的過程。
據(jù)劉景寅明弘治本《精選陸放翁詩集》跋:
詩至蘇、黃而下,后山、簡齋、放翁、誠齋諸公,相繼崛起,而翁之作最多。其全集有抄本尚存,然雅聞而未嘗見也;獨羅澗谷、劉須溪所選在。勝國時,書市中嘗合而梓行,以故傳相抄錄,迄今漸出,而印本則亦罕矣。弘治丁巳,在杭之學(xué)究家購得前所謂梓行者,即簿領(lǐng)間取讀,而未詳選者之權(quán)度果如何也。竊意謝疊山以澗谷為詩派之靈光,揭曼碩以須溪為詩流之善評,要皆具眼,非茍焉者,而況于翁之詩乎!余非所敢知矣。顧其書歲久且敝,字復(fù)多誤。乃舉似善鳴先生,正其足徵而無可疑者,仍其可疑者而待乎其人。又因取方虛谷所編《律髓》,悉檢翁之詩抄出,與選復(fù)者去之,為別集附焉,以備一家之言。暇置諸幾上,方圖披勘,會余杭冉君孝隆,同年友也,偶見而悅之,遂辱授梓,趣使翻刻以傳??碳瘸桑樒涫寄┤绱嗽?。[1]
可知,大約在元代時,羅椅、劉辰翁所選陸游詩集已經(jīng)在坊間合梓,并傳相抄錄,受到人們極大的歡迎。但到明弘治年間,二書的合印本已罕見。劉景寅在杭州購得一部,對其中字句進行了部分校對工作。又從方回《瀛奎律髓》中輯出與《澗谷》《須溪》兩集不重的陸詩,附作《別集》一卷,并交付冉孝隆重刻,遂形成了現(xiàn)在所看到的《澗谷前集》《須溪后集》《別集》三集一部的面貌。
推究三個本子逐漸合流的成因,可以發(fā)現(xiàn),三個選本的逐漸合并與元明時期出版業(yè)的繁榮和讀者的閱讀需求密切相關(guān)。元明以營利為目的的書坊,契合了人們對世俗文化的需求,銷路廣的文學(xué)書籍和各種文學(xué)選本遂相繼出現(xiàn)。這一時期陸詩全集難覓,《澗谷》《須溪》及《瀛奎律髓》中所選陸詩幾乎是市面上可接觸到的陸詩的全部。在出版發(fā)達而需求迫切的情況下,陸詩接受也得到了良性循環(huán),“書籍的商業(yè)傳播刺激了社會受眾的文學(xué)接受,而受眾的文學(xué)需求也反過來刺激了書籍的生產(chǎn)?!盵2]將坊間可見的陸詩集結(jié)在一起,不僅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需求,同時也提升了選本的市場競爭力,于是在讀者的閱讀需求下,在書商利潤的推動下,坊間自發(fā)完成三集的合流也就不足為怪了。
三、《精選陸放翁詩集》版本情況
國內(nèi)現(xiàn)存的《精選陸放翁詩集》版本都是由羅椅《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劉辰翁《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后集》及劉景寅《別集》三集合刊的本子,這些本子卷帙數(shù)量相同,收詩情況一致,應(yīng)屬于一個版本系統(tǒng)。國外有和刻本,其版本情況與國內(nèi)有所不同。筆者通過查閱南宋以來的目錄書籍,統(tǒng)計出《精選陸放翁詩集》主要的七個版本,茲簡述如下。
1.元刊本
傅增湘《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卷十四著錄了此版本:“《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十卷,宋羅椅輯?!俄毾x陸放翁詩集后集》八卷,宋劉辰翁選輯。別集一卷。元刊本,十一行二十字,黑口單闌。有道光元年黃蕘圃跋,又道光三年癸未一跋?!盵3]又邵懿辰撰、邵章續(xù)錄《四庫簡明目錄標注》卷第十六集部四:“元麻沙小字本?!盵4]
按:據(jù)明弘治本劉景寅跋知,別集一卷為明弘治年間重刻時,劉景寅于《瀛奎律髓》中抄出與《澗谷》《須溪》所選不重者而形成。蓋元代時,別集一卷還未出現(xiàn),則傅氏所藏元刊本或為偽。然據(jù)弘治本劉景寅序“澗谷、須溪選本合梓于元之坊肆,獲舊梓于杭,授余杭尹冉孝隆翻刻之”,可知元代確有澗谷、須溪合刊本行于市,或元本在流傳中早已亡佚。除傅增湘《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邵懿辰《四庫簡明目錄標注》外,今未見其他書目著錄元刊本。
2.明弘治十年冉孝隆刻本
(清)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三十:“《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十卷。《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后集》八卷。《別集》一卷。明初刊本。放翁陸游務(wù)觀撰。前集澗谷羅椅子遠選,后集須溪劉辰翁會孟選?!秳δ锨案濉匪氖恚独m(xù)稿》合前詩為八十五卷。子虡刊之九江,郡齋名曰劍南詩稿,毛晉汲古閣所刊是也。尚有遺稿七卷,今不可見矣。此羅椅選者十卷,有墨印白文曰《前集》。劉辰翁選者八卷,有墨印白文曰《后集》。兩集所選無一首復(fù)見。當為元時書坊并刻時所芟?!盵5]莫友芝撰,傅增湘訂補《藏園訂補邵亭知見傳本書目》:“《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十卷,宋陸游撰,羅椅輯?!俄毾x陸放翁詩集后集》八卷,宋陸游撰,劉辰翁輯。別集一卷,明劉景寅輯。明弘治十年冉孝隆刊本,十一行二十字,黑口,四周單闌。有大德辛丑羅憼序,弘治十年楊循吉序,蜀人劉景寅序。劉序言澗谷、須溪選本合梓于元之坊肆,獲舊梓于杭,授余杭尹冉孝隆翻刻之云云。此本已印入四部叢刊,然缺楊劉二序,蓋惡賈去之以充元刊本也?!盵6]
endprint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十卷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八卷陸放翁詩別集一卷六冊。宋陸游撰,羅椅、劉辰翁選,明劉景寅編。明弘治十年余杭知縣冉孝隆刊本。清黃丕烈手書題記。”[7]
3.影寫弘治本
(清)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三十:“《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十卷?!俄毾x陸放翁詩集后集》八卷?!秳e集》一卷。影寫宏(弘)治本。放翁陸游務(wù)觀撰。前集澗谷羅椅子遠選。后集須溪劉辰翁會孟選。前刊本只大德辛丑椅孫憼一序,是止為澗谷所選者而作。須溪選本前后本無序跋。”[8]
(清)丁丙藏,丁仁撰《八千卷樓書目》卷十五:“《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十卷后集八卷附別集一卷。前集羅椅所選,后集辰翁所選,別集明人所續(xù)。明刊本。影抄宏(弘)治本。”[9]
4.明嘉靖十三年黃漳翻刻本
(清)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二十一:“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十卷。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八卷。陸放翁詩選別集一卷。明刊本。宋羅椅劉辰翁選。舊有弘治丁巳南京戶部主事蜀劉景寅刻本,別集一卷景寅取方虛谷律髓所選者附之。是本為嘉靖十三年宜黃縣令莆田黃漳重刻。惟弘歷本羅選有圈點而此本無之。前有大德辛丑羅憼序。弘治十年吳郡楊循吉序。后有劉景寅黃漳二跋?!盵10]
傅增湘《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卷十四:“《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十卷,宋陸游撰,羅椅輯。《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后集》八卷,宋劉辰翁輯。別集一卷。明嘉靖十三年黃漳刊本。十一行二十字,四周雙闌。前集題‘澗谷精選,后集題‘須溪精選,前集首葉第三行題‘莆田澹峰黃漳仲瀾重刊。有大德辛丑羅憼序,弘治十年吳郡楊循吉序,又南京戶部主事蜀劉景寅序,嘉靖十三年甲午秋孟月吉旦徴仕郎知宜黃事莆田澹峰黃漳序。按:此書舊有元刊本,劉景寅以授余杭尹冉孝隆使刻之。黃漳又再刻之宜黃,即此本也。”[11]
可知嘉靖十三年(1534)黃漳本是以弘治十年冉孝隆刻本為底本翻刻而成。
5.清代《四庫全書》抄本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錄:“《放翁詩選》前集十卷后集八卷附別集一卷。宋羅椅、劉辰翁所選陸游之詩也。前集椅所選,元大德辛丑其孫憼始刻之。前有憼自序。后集辰翁所選,前后無序跋。椅間有圈點而無評論。辰翁則句下及篇末頗有附批。大致與所評杜甫、王維、李賀諸集相似。明人刻辰翁評書九種,是編不在其中。蓋偶未見此本。詳其詞意,確為須溪門徑,非偽托也。末有明人重刻舊跋,蠧蝕斷爛,幾不可讀,并作者姓名亦莫辨。其可辨者惟稱‘宏治某年,得于余杭學(xué)究家,屬其同年余杭知縣冉孝隆??讨??!盵12]可知該本據(jù)弘治本抄寫而成。
6.民國商務(wù)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四部叢刊》本扉頁記:“上海涵芬樓借吳興劉氏嘉業(yè)堂藏明初刊本影印。原書版匡高營造尺六寸寬三寸八分?!盵13]又《藏園訂補邵亭知見傳本書目》:“此本已印入四部叢刊,然缺楊劉二序,蓋惡賈去之以充元刊本也。”[14]可知《四部叢刊》本為明弘治刊本影印本。
7.日本刊本
《藏園訂補邵亭知見傳本書目》卷十三下:“《明公妙選陸放翁詩集》□卷,宋陸游撰。日本刊本,十行二十字,是翻自元刊本者。”[15]《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名公妙選陸放翁詩集二卷二冊,宋陸游撰,羅椅、劉辰翁選,日本弘化二年茂松亭抄本?!盵16]《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藉總目》:“《名公妙選陸放翁詩集十卷》,宋陸游撰,羅椅、劉辰翁選,日本南北朝翻元大德五年刊本。”[17]
綜上,可知國內(nèi)各種《精選陸放翁詩集》版本卷帙、收詩情況相同,屬于同一版本系統(tǒng)。其中《澗谷》《須溪》兩集在元代坊間首次合梓,元刊本或早已失傳,后世所錄《精選陸放翁詩集》附有別集一卷而號為元本者多為偽。明弘治十年(1497)冉孝隆刻本以元本為底本,而增加別集一卷,為翻刻時劉景寅從《瀛奎律髓》中抄出所附。后來的四庫本、四部叢刊本都是據(jù)此本抄寫、影印。明嘉靖十三年(1534)黃漳翻刻本為宜黃縣令莆田黃漳以弘治本為底本重刻而成。弘治本羅椅所選《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有圈點而此翻刻本無,翻刻本后有黃漳跋。日本和刻本在卷帙上與國內(nèi)有所不同,大致有十卷本和兩卷本兩個版本系統(tǒng),它們都翻自元刊本,因此當無劉景寅所附《別集》。
注釋:
[1]羅椅,劉辰翁:《精選陸放翁詩集》,轉(zhuǎn)引自孔凡禮,齊志平:《陸游資料匯編》,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27-128頁。
[2]尚學(xué)鋒,過常寶,郭英德:《中國古典文學(xué)接受史》,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9頁。
[3][11][清]傅增湘:《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249頁。
[4]邵懿辰撰,邵章續(xù)錄:《四庫簡明目錄標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45頁。
[5][8][清]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續(xù)修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927冊,第518頁。
[6][14][15][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訂補:《藏園訂補邵亭知見傳本書目》,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220頁,第1221頁。
[7][16]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臺灣:國立中央圖書館,1986年版,第959頁。
[9][清]丁丙藏,丁仁撰:《八千卷樓書目》,《續(xù)修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921冊,第301頁。
[10][清]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續(xù)修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926冊,第362頁。
[12][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2144頁。
[13][宋]陸游撰,羅椅,劉辰翁選:《精選陸放翁詩集》,《四部叢刊》本,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22年版。
[17]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藉總目》,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社,1983年版,第1086頁。
endprint
現(xiàn)代語文(學(xué)術(shù)綜合) 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