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桂榮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010-01
安全教育主要指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安全教育也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保證。幼兒的安全牽動著老師和家長的心,教育者應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幼兒是祖國的未來,他們天性好玩好動,由于年齡小,生活經(jīng)驗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有限,因此安全問題也愈加顯得重要。教育者應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特點,針對幼兒可能遇到的安全問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培養(yǎng)自我保護能力。工作中,我園將安全教育有目的、有計劃地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根據(jù)幼兒生活需要設計了一些有關的教學內(nèi)容及游戲等。在教學內(nèi)容上,增強了自我保護的課程,如:觀看課件表演《媽媽不在家怎么辦》、看圖講述《過馬路》、觀看錄像《陌生人來了怎么辦》、游戲活動《發(fā)生一些緊急情況怎么處理》等等。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使幼兒更加明確自我保護的意義,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實踐活動中掌握自我保護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一、培養(yǎng)幼兒日常生活中安全及自我保護意識
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到: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應從培養(yǎng)良好的常規(guī)習慣開始。首先要讓幼兒明確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各項活動的具體要求,知道自己的活動范圍,怎樣做是正確的。讓幼兒掌握一些關于安全的基礎信息,通過各種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記住自己父母、老師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以及所在幼兒園的名稱;懂得保護身體各部分器官;利用活動室的環(huán)境布置讓幼兒熟悉身邊的各種標志,熟練運用各種求救電話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危險時候多一些求助手段。組織觀看動畫片《陌生人來了怎么辦》,讓幼兒知道不跟陌生人走;教育幼兒外出牽大人手,靠右邊行;走樓梯,在馬路上要靠右邊;排隊不推不擠,行走不亂跑亂跳;滑梯應從梯子上,一個個滑下……對于一些活動規(guī)則、生活制度、集體紀律等,老師用適當機會加以引導,隨機教育,教育幼兒遇到危險學會躲閃、讓開、喊叫求援,以保護自己的安全。
其次要讓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安全技巧。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安全的責任要逐步從大人手中轉交到孩子手中,我們再細心也無法預見到孩子可能面臨的危險,而且即使預見到危險,也并不意味著能代替孩子避開危險,所以安全教育中最好的辦法是讓幼兒掌握一些避開、應對危險的技巧和方法。如生活中的火和電,是我們每天打交道的危險品,對幼兒來說是永遠的誘惑。如果我們費很大力氣讓幼兒遠離它們,不如在適當?shù)臅r候讓幼兒學會正確的操作來控制和利用它們。
二、在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教育
幼兒的教育,寓游戲之中,讓幼兒自發(fā)游戲接受安全知識,同時,形成安全的行為規(guī)范。在愉快的游戲時,讓孩子做“小小交通警”。在操作活動中,告訴幼兒怎樣運用剪刀、刀子、繩子等等。教育活動中,時時穿插安全知識,讓幼兒學到技能,如“障礙清除”,讓所有幼兒與教師一起學會查看場地,清除不安全因素。把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之中,更多的應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行為是在為自己,為他人安全進行保護。
幼兒總會遇到某些應急情況。缺乏社會生活鍛煉的機會是幼兒不會正確應對危險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常設計一些角色扮演、情境模擬或實景演習來幫助幼兒掌握一些躲避、逃離危險的簡單方法,學會獨立處理問題。為了教育幼兒“不玩尖利的東西”,我們設計了“手指劃破了”這一活動,通過觀看圖片,讓幼兒討論“手指為什么會劃破?手受傷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不方便?手受傷后該怎么辦?”然后讓幼兒實踐操作,學會正確使用剪刀、游戲棒等尖利物的方法。又如,為了教育幼兒“感到不舒服,主動對老師說”,我們設計了活動“生病了”。通過觀看情景表演,讓幼兒明白如身體的某個部位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告訴成人,以免耽誤病情。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將自我保護的學習內(nèi)容融入游戲之中,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生活技能。
三、掌握幼兒的心理特點,找出身邊的隱患,加強安全教育
孩子畢竟是孩子,對任何新奇的東西都充滿好奇,總想親自嘗試一番。但并非任何事物都適合幼兒的嘗試。我們在引導他們了解大千世界奧秘的同時,開展專題討論,如:“神奇的電”、“火的功過”、“水與人類”、“玻璃的奧秘”等。引導幼兒辯別是非,使幼兒學到知識,理解有些物質給人類帶來益處的同時,也會危及人們的安全。讓孩子正確用科學發(fā)明的產(chǎn)物,掌握規(guī)范的行動。愛模仿是幼兒的天性,引導幼兒學習榜樣,消除負面影響。講述“司馬光砸缸”時,采用的不是“讓人離開水”,而是“讓水離開人”的逆向思維,救了小伙伴,鼓勵幼兒多動腦,想出各種辦法。讓幼兒辨別是非,學到有益的知識,掌握正確的行為。
針對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特點,我們盡量在教育活動中采用直觀形象,繪聲繪色的教學,不斷的促進幼兒思維的發(fā)展,使他們從空間上時間上初步了解事態(tài)發(fā)展的規(guī)律。如:不但要了解“公路上有汽車開過”還要明白“汽車的對面也會有汽車開來”,因此過馬路要注意兩邊看。讓幼兒觀看一些交通事故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讓幼兒對事態(tài)的危險性加深了解,逐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作為教育者,要善于因勢利導,在幼兒出現(xiàn)沖突或不安全因素時,不失時機的進行教育,使其接受教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注重調(diào)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他們親自參與到安全教育之中。我們開展的“人人爭當安全小衛(wèi)士”活動中,讓幼兒親自找一找身邊(室內(nèi)、室外)哪些地方易出危險,怎樣想辦法消除這些危險隱患。師生商定,一起來設計標志,并把它們貼到有危險的地方。
四、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家園一致的教育
在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過程中,應要求家長配合進行一致性的教育。多讓幼兒接受安全教育,增強其觀察力、判斷力和應變能力。因為,有相當一部分“自我保護”教育內(nèi)容存在于家庭中,家長進行具體指導,讓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自我保護知識。如:教育孩子獨自在家時,不能亂摸電源插座和天然氣及不能給陌生人開門等。學會運用119、120、110等特殊號碼,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幫助別人。教育的同時也需要家長在家中配合完成。召開家長會時,向家長詳細介紹了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意義、目標、計劃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同時,向家長發(fā)放“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問卷表,請家長如實填寫幼兒在家的自我保護情況。從家長反饋的信息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樣一些問題:家長常把盯牢孩子不出危險看作主要任務,卻忽視了“孩子遇到危險怎么辦”的預防性教育。我們定期在家園聯(lián)系欄上張貼有關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小常識,向家長宣傳一些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方法。有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我們的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期教育不僅僅是智力的開發(fā),首先更注意良好行為習慣及觀念的形成。自我保護能力意識的培養(yǎng)是幼兒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基礎,同時,也是為幼兒基本素質發(fā)展服務的,并為幼兒未來的發(fā)展提供最全面的準備,讓孩子自己撐起安全的保護傘,大家一起來營造一片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