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周
1.磨菜刀時為什么要不斷地往刀口上澆水?
答: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chǎn)生的熱量使刀的內(nèi)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會變小,刀口不鋒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的原理,將刀口的熱量傳遞給水,使菜刀內(nèi)能減小,溫度降低,進而使刀口硬度變大,刀口變得鋒利。
2. 透過窗戶玻璃看物體有時會變形,這是為什么?
答:室外的物體發(fā)出(或反射)的光線通過玻璃時要發(fā)生折射,有時由于玻璃不均勻(密度、厚度等不相同)或表面不平整而導(dǎo)致折射光線偏離,這些光線再射進人的眼睛,人所看見的物體就變了形。
3.油炸食物時,濺入水滴為什么會聽到“叭叭”的響聲,并濺出油來?
答:因為水的沸點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濺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被高溫的油迅速加熱升溫而沸騰,沸騰產(chǎn)生的氣泡上升到油面后破裂,并向四周濺散氣泡上附著的小油滴,同時還會發(fā)出“叭叭”的響聲。
4.餃子煮熟了為什么會浮起來?
答:餃子在制作過程中,內(nèi)部含有微量空氣。餃子剛投入水中時,由于密度比水大,所受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所以就會沉入鍋底。當加熱至煮熟后,內(nèi)部的氣體和肉質(zhì)都會膨脹,整個餃子的體積就增大了許多,也就是增大了餃子的排水量。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所受浮力大小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可知,餃子的排水量增大了,浮力就增大了,這時餃子所受的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所以就浮起來了。
5.為什么熟雞蛋在冷水里浸一下就容易剝殼?
答:在我們所遇到的物質(zhì)中,大多數(shù)都有“熱脹冷縮”這一物理特性。但是,各種物質(zhì)的伸縮程度各不相同。雞蛋是由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也不一樣。在溫度變化不大或溫度變化均勻時,這種伸縮差異并不明顯,但遇到溫度劇烈變化時,蛋白和蛋殼的伸縮程度就相差甚遠。當煮得滾熱的雞蛋驟然浸到冷水里時,冷水使雞蛋的溫度發(fā)生劇烈變化。蛋殼猛然收縮,蛋白還處在原有溫度,體積也沒有變化,這時候就有一部分蛋白被收縮的蛋殼擠壓至雞蛋的空隙處。之后,蛋白隨溫度逐漸降低而緩慢收縮,由于蛋白和蛋殼的收縮程度不同,就會使得蛋白與蛋殼脫離。因此,雞蛋剝殼就容易多了。
6. 人從樓上掉下摔不死也會摔成重傷,可是螞蟻從高處落下卻會安然無恙,這是為什么呢?
答:物體在空氣中運動時會受到空氣的阻力,其阻力的大小與物體和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大小有關(guān)。物體越小,其表面積大小和重力大小的比值就越大,即阻力越容易和重力平衡。因此,微小的物體從高處下落時,下降的速度不會越來越大,也就是說微小的物體可以在空氣中以很小的速度下落,所以螞蟻落地時速度很小,不會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