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利用上下不等面積活塞增壓原理而形成的獨特結構箱式雙向調壓塔水力控制原理,以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營盤配水站2座單向塔改造為實例,采用已建成的單向塔作為上箱體改造成箱式雙向調壓塔。說明了改造后的箱式雙向調壓塔不僅可保持原單向塔防負壓水錘功能不變,而且可有效解決末端凈水廠事故關閥時的正壓水錘問題,同時克服了原單向塔進水管道上的單向閥動作不可靠的安全隱患,為長距離輸水工程的單向塔改造和超壓水錘防護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理論及經(jīng)驗,具有顯著的技術經(jīng)濟優(yōu)勢和推廣應用前景。
關鍵詞:水錘防護;單向調壓塔;箱式調壓塔;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
中圖分類號:TV 文獻標志碼:A
1.引言
長距離輸水工程為防止突然關閥、停泵等產(chǎn)生的負壓水錘或斷流彌合水錘,通常設置單向調壓塔,達到負壓補水甚至補氣作用。然而,設置單向調壓塔需要在進塔管路上安裝單向閥(止回閥),實踐表明,止回閥經(jīng)常出現(xiàn)動作不可靠現(xiàn)象,甚至拒動作。另外,打開需一定的啟動壓力(0.02Mpa),大大降低了單向調壓塔在解決負壓水錘中的重要作用,難以滿足速動性與魯棒性要求,嚴重危害了長輸管線的安全運行。因此提高單向調壓塔運行的可靠性、及時性、安全性是一項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新型箱式雙向調壓塔利用不等面積活塞增壓原理,活塞上部面積乘其水深等于活塞下部面積乘以管道最大壓力之積,達到活塞的動態(tài)平衡,保證管道發(fā)生意外水錘時,只要壓力升高大于正常運行最大設計水壓,活塞下部的作用合力大于活塞上部的作用合力,活塞上移,打開泄水口,使管道超高壓力得以釋放,從而保護管道安全,當管道因突然停泵或開閥等水錘原因使管道壓力降至低于箱內水深或出現(xiàn)負壓時,箱內水則向管道內流動,預防或消除管道斷流現(xiàn)象,消減斷流彌合水錘。由此可見,箱式雙向調壓塔具有普通雙向調壓塔的功能,其高度可大幅度降低,其降低值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擴大活塞上部面積即可。由此原理可見,對單向穩(wěn)壓塔進行改造成箱式雙向穩(wěn)壓塔,不僅可以解決止回閥動作的不可靠性,保證負壓補水、補氣作用,而且可以解決突然關閥等正壓水錘。
2.箱式雙向水力調壓塔基本控制原理
箱式雙向調壓塔之所以能把雙向調壓塔的高度降低,而功能保持不變,關鍵采用了上下活塞面積不等,從而達到增壓的原理。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
HPSP=HTST (2-1)
式中:HP為管道壓力水頭;SP為箱式雙向調壓塔活塞下表面面積;HT為箱式雙向調壓塔上箱體水頭;ST為箱式雙向調壓塔活塞上表面面積。
活塞在整個過程中受力始終是平衡的,而活塞的上部面積ST大于下部面積SP,因此箱式雙向調壓塔內部的壓強HT小于管道壓強HP。這樣活塞上部所受壓力FT與活塞下部來自管道壓力FP決定箱式調壓塔的動作狀態(tài),活塞上下面積的比值越大,箱式調壓塔的內部水深越小,即箱式調壓塔的有效高度降低,從而降低了箱式調壓塔的整體高度。其高度可大幅度降低,其降低值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擴大活塞上部面積即可。箱式雙向調壓塔結構見圖2-1。
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是解決遼寧省中南部七市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大區(qū)域性水資源配置工程,在輸水距離長達400km、日輸水量高達594萬t/d、供水目標多達15個的條件下,全系統(tǒng)采用了壓力密閉輸水方式,鞍山加壓站采用了串聯(lián)加壓方式,系統(tǒng)結構和組成復雜,為保證輸配水系統(tǒng)安全可靠運行,經(jīng)水力過渡分析,在營盤配水站設置了2座單向調壓塔,以解決突然斷電停泵所產(chǎn)生的負壓水錘。由于鞍山加壓站下游最長管線近100km,除在營盤配水站各支線出口處設置兩個單向調壓塔外,并沒有其他穩(wěn)壓措施,經(jīng)對該段管道可能發(fā)生的最大、最小內水壓力及相關的閥門操作的影響進行復核,在營口、盤錦凈水廠分別或同時關閥停水時,管線中會產(chǎn)生很大的動水壓力,超過了設計壓力。必須增設解決正壓措施,比較了設置溢流式雙向調壓塔、單向調壓塔+超壓泄壓閥、箱式雙向調壓塔改造方案。采用雙向溢流式調壓塔是最安全的水錘防護措施,但由于該段設計壓力高達1.12Mpa,且處于平原區(qū),修建高達100余米高的調壓塔存在著抗震、防凍、運行維護等困難,投資較大。單向調壓塔與加裝超壓泄壓閥組合方案安全程度不高,主要由于超壓泄壓閥一般為先導式,可靠性較差,實踐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滯動作或拒動作問題。經(jīng)分析,在主管道和單向調壓塔的連接管上安裝箱式調壓裝置,即可將單向調壓塔改造成溢流式雙向調壓塔,從而既不增加塔高,又可使其具有溢流式雙向調壓塔的功能。
3.2改造方案
原有的箱式雙向調壓塔主體分為上閥體和下閥體,可將輸水管線上原有的單向塔作為上閥體,所以工程上只需安裝下閥體,并通過管道將兩部分連通即可。改進后的箱式調壓裝置見圖3-1,箱式調壓塔管道高壓開啟狀態(tài)見圖3-2,箱式調壓塔管道低壓注水狀態(tài)見圖3-3。
3.3可調控制壓力設置
由于某一時期管道的輸水量不同,管道實際內水壓力值亦不同,可在單向塔內靈活設置多級溢流水位,作為該階段的控制壓力目標。營口、盤錦支線管道工作壓力為0.8Mpa,已建單向塔高25m,2座單向塔合建,中間設溢流井,壓力水頭為20m,經(jīng)計算分別選用DN800和DN600的下箱體。當管道的某一運行階段的壓力為40m時,經(jīng)計算,溢流管設置高程為15m;當管道的某一運行階段的壓力為60m時,經(jīng)計算,溢流管設置高程為20m。詳見圖3-4。
3.4水力過渡分析
由于單向塔原設計目的是解決鞍山加壓站突然停泵時營盤支線出現(xiàn)的負壓水錘問題,因改造后保持補水功能不變,這里不再分析。以7月1日輸水量(營口支線流量4.745m3/s,盤錦支線流量1.968m3/s)為典型工況分析營口、盤錦凈水廠事故關閥時,對僅設單向塔和改造成箱式雙向塔壓力分布進行對比。計算結果詳見表3-1、3-2、3-3??梢姼倪M后的單向調壓塔能起到很明顯的泄壓作用,并且動水壓力均小于管道設計壓力。
4.結論
通過獨特結構的箱式雙向調壓塔水力控制原理,將長距離輸水工程通常設置的單向塔改造成雙向塔,不僅可保持由于突然停泵、開閥而產(chǎn)生的負壓水錘防護功能不變,而且可有效解決突然關閥產(chǎn)生的超壓水錘問題。替代了傳統(tǒng)的雙向調壓塔,克服了長距離輸水工程平原區(qū)設置雙向調壓塔高度大、抗震要求高、投資高、管理維護難度大等困難,控制可靠、靈活,是對傳統(tǒng)單、雙向調壓塔的技術突破,極具實用價值,技術經(jīng)濟效益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 張健、鄭源.遼寧省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泵站及全系統(tǒng)水力過渡過程分析報告[R].沈陽:遼寧省大伙房水庫輸水工程建設局,2006.
[2]楊玉思、曲興輝.箱式雙向調壓塔.中國.ZL200610104798.X[P],2008-09-03.
[3] 劉光臨、劉梅清.采用單向調壓塔防止長輸水管道水柱分離的研究[J].水利學報,2002(9):44-48.
[4] E.B.懷利、V.L.斯特里特.瞬變流[M].清華大學流體傳動與控制教研組.譯.2版.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7.
摘 要:本文利用上下不等面積活塞增壓原理而形成的獨特結構箱式雙向調壓塔水力控制原理,以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營盤配水站2座單向塔改造為實例,采用已建成的單向塔作為上箱體改造成箱式雙向調壓塔。說明了改造后的箱式雙向調壓塔不僅可保持原單向塔防負壓水錘功能不變,而且可有效解決末端凈水廠事故關閥時的正壓水錘問題,同時克服了原單向塔進水管道上的單向閥動作不可靠的安全隱患,為長距離輸水工程的單向塔改造和超壓水錘防護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理論及經(jīng)驗,具有顯著的技術經(jīng)濟優(yōu)勢和推廣應用前景。
關鍵詞:水錘防護;單向調壓塔;箱式調壓塔;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
中圖分類號:TV 文獻標志碼:A
1.引言
長距離輸水工程為防止突然關閥、停泵等產(chǎn)生的負壓水錘或斷流彌合水錘,通常設置單向調壓塔,達到負壓補水甚至補氣作用。然而,設置單向調壓塔需要在進塔管路上安裝單向閥(止回閥),實踐表明,止回閥經(jīng)常出現(xiàn)動作不可靠現(xiàn)象,甚至拒動作。另外,打開需一定的啟動壓力(0.02Mpa),大大降低了單向調壓塔在解決負壓水錘中的重要作用,難以滿足速動性與魯棒性要求,嚴重危害了長輸管線的安全運行。因此提高單向調壓塔運行的可靠性、及時性、安全性是一項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新型箱式雙向調壓塔利用不等面積活塞增壓原理,活塞上部面積乘其水深等于活塞下部面積乘以管道最大壓力之積,達到活塞的動態(tài)平衡,保證管道發(fā)生意外水錘時,只要壓力升高大于正常運行最大設計水壓,活塞下部的作用合力大于活塞上部的作用合力,活塞上移,打開泄水口,使管道超高壓力得以釋放,從而保護管道安全,當管道因突然停泵或開閥等水錘原因使管道壓力降至低于箱內水深或出現(xiàn)負壓時,箱內水則向管道內流動,預防或消除管道斷流現(xiàn)象,消減斷流彌合水錘。由此可見,箱式雙向調壓塔具有普通雙向調壓塔的功能,其高度可大幅度降低,其降低值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擴大活塞上部面積即可。由此原理可見,對單向穩(wěn)壓塔進行改造成箱式雙向穩(wěn)壓塔,不僅可以解決止回閥動作的不可靠性,保證負壓補水、補氣作用,而且可以解決突然關閥等正壓水錘。
2.箱式雙向水力調壓塔基本控制原理
箱式雙向調壓塔之所以能把雙向調壓塔的高度降低,而功能保持不變,關鍵采用了上下活塞面積不等,從而達到增壓的原理。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
HPSP=HTST (2-1)
式中:HP為管道壓力水頭;SP為箱式雙向調壓塔活塞下表面面積;HT為箱式雙向調壓塔上箱體水頭;ST為箱式雙向調壓塔活塞上表面面積。
活塞在整個過程中受力始終是平衡的,而活塞的上部面積ST大于下部面積SP,因此箱式雙向調壓塔內部的壓強HT小于管道壓強HP。這樣活塞上部所受壓力FT與活塞下部來自管道壓力FP決定箱式調壓塔的動作狀態(tài),活塞上下面積的比值越大,箱式調壓塔的內部水深越小,即箱式調壓塔的有效高度降低,從而降低了箱式調壓塔的整體高度。其高度可大幅度降低,其降低值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擴大活塞上部面積即可。箱式雙向調壓塔結構見圖2-1。
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是解決遼寧省中南部七市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大區(qū)域性水資源配置工程,在輸水距離長達400km、日輸水量高達594萬t/d、供水目標多達15個的條件下,全系統(tǒng)采用了壓力密閉輸水方式,鞍山加壓站采用了串聯(lián)加壓方式,系統(tǒng)結構和組成復雜,為保證輸配水系統(tǒng)安全可靠運行,經(jīng)水力過渡分析,在營盤配水站設置了2座單向調壓塔,以解決突然斷電停泵所產(chǎn)生的負壓水錘。由于鞍山加壓站下游最長管線近100km,除在營盤配水站各支線出口處設置兩個單向調壓塔外,并沒有其他穩(wěn)壓措施,經(jīng)對該段管道可能發(fā)生的最大、最小內水壓力及相關的閥門操作的影響進行復核,在營口、盤錦凈水廠分別或同時關閥停水時,管線中會產(chǎn)生很大的動水壓力,超過了設計壓力。必須增設解決正壓措施,比較了設置溢流式雙向調壓塔、單向調壓塔+超壓泄壓閥、箱式雙向調壓塔改造方案。采用雙向溢流式調壓塔是最安全的水錘防護措施,但由于該段設計壓力高達1.12Mpa,且處于平原區(qū),修建高達100余米高的調壓塔存在著抗震、防凍、運行維護等困難,投資較大。單向調壓塔與加裝超壓泄壓閥組合方案安全程度不高,主要由于超壓泄壓閥一般為先導式,可靠性較差,實踐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滯動作或拒動作問題。經(jīng)分析,在主管道和單向調壓塔的連接管上安裝箱式調壓裝置,即可將單向調壓塔改造成溢流式雙向調壓塔,從而既不增加塔高,又可使其具有溢流式雙向調壓塔的功能。
3.2改造方案
原有的箱式雙向調壓塔主體分為上閥體和下閥體,可將輸水管線上原有的單向塔作為上閥體,所以工程上只需安裝下閥體,并通過管道將兩部分連通即可。改進后的箱式調壓裝置見圖3-1,箱式調壓塔管道高壓開啟狀態(tài)見圖3-2,箱式調壓塔管道低壓注水狀態(tài)見圖3-3。
3.3可調控制壓力設置
由于某一時期管道的輸水量不同,管道實際內水壓力值亦不同,可在單向塔內靈活設置多級溢流水位,作為該階段的控制壓力目標。營口、盤錦支線管道工作壓力為0.8Mpa,已建單向塔高25m,2座單向塔合建,中間設溢流井,壓力水頭為20m,經(jīng)計算分別選用DN800和DN600的下箱體。當管道的某一運行階段的壓力為40m時,經(jīng)計算,溢流管設置高程為15m;當管道的某一運行階段的壓力為60m時,經(jīng)計算,溢流管設置高程為20m。詳見圖3-4。
3.4水力過渡分析
由于單向塔原設計目的是解決鞍山加壓站突然停泵時營盤支線出現(xiàn)的負壓水錘問題,因改造后保持補水功能不變,這里不再分析。以7月1日輸水量(營口支線流量4.745m3/s,盤錦支線流量1.968m3/s)為典型工況分析營口、盤錦凈水廠事故關閥時,對僅設單向塔和改造成箱式雙向塔壓力分布進行對比。計算結果詳見表3-1、3-2、3-3??梢姼倪M后的單向調壓塔能起到很明顯的泄壓作用,并且動水壓力均小于管道設計壓力。
4.結論
通過獨特結構的箱式雙向調壓塔水力控制原理,將長距離輸水工程通常設置的單向塔改造成雙向塔,不僅可保持由于突然停泵、開閥而產(chǎn)生的負壓水錘防護功能不變,而且可有效解決突然關閥產(chǎn)生的超壓水錘問題。替代了傳統(tǒng)的雙向調壓塔,克服了長距離輸水工程平原區(qū)設置雙向調壓塔高度大、抗震要求高、投資高、管理維護難度大等困難,控制可靠、靈活,是對傳統(tǒng)單、雙向調壓塔的技術突破,極具實用價值,技術經(jīng)濟效益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 張健、鄭源.遼寧省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泵站及全系統(tǒng)水力過渡過程分析報告[R].沈陽:遼寧省大伙房水庫輸水工程建設局,2006.
[2]楊玉思、曲興輝.箱式雙向調壓塔.中國.ZL200610104798.X[P],2008-09-03.
[3] 劉光臨、劉梅清.采用單向調壓塔防止長輸水管道水柱分離的研究[J].水利學報,2002(9):44-48.
[4] E.B.懷利、V.L.斯特里特.瞬變流[M].清華大學流體傳動與控制教研組.譯.2版.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7.
摘 要:本文利用上下不等面積活塞增壓原理而形成的獨特結構箱式雙向調壓塔水力控制原理,以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營盤配水站2座單向塔改造為實例,采用已建成的單向塔作為上箱體改造成箱式雙向調壓塔。說明了改造后的箱式雙向調壓塔不僅可保持原單向塔防負壓水錘功能不變,而且可有效解決末端凈水廠事故關閥時的正壓水錘問題,同時克服了原單向塔進水管道上的單向閥動作不可靠的安全隱患,為長距離輸水工程的單向塔改造和超壓水錘防護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理論及經(jīng)驗,具有顯著的技術經(jīng)濟優(yōu)勢和推廣應用前景。
關鍵詞:水錘防護;單向調壓塔;箱式調壓塔;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
中圖分類號:TV 文獻標志碼:A
1.引言
長距離輸水工程為防止突然關閥、停泵等產(chǎn)生的負壓水錘或斷流彌合水錘,通常設置單向調壓塔,達到負壓補水甚至補氣作用。然而,設置單向調壓塔需要在進塔管路上安裝單向閥(止回閥),實踐表明,止回閥經(jīng)常出現(xiàn)動作不可靠現(xiàn)象,甚至拒動作。另外,打開需一定的啟動壓力(0.02Mpa),大大降低了單向調壓塔在解決負壓水錘中的重要作用,難以滿足速動性與魯棒性要求,嚴重危害了長輸管線的安全運行。因此提高單向調壓塔運行的可靠性、及時性、安全性是一項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新型箱式雙向調壓塔利用不等面積活塞增壓原理,活塞上部面積乘其水深等于活塞下部面積乘以管道最大壓力之積,達到活塞的動態(tài)平衡,保證管道發(fā)生意外水錘時,只要壓力升高大于正常運行最大設計水壓,活塞下部的作用合力大于活塞上部的作用合力,活塞上移,打開泄水口,使管道超高壓力得以釋放,從而保護管道安全,當管道因突然停泵或開閥等水錘原因使管道壓力降至低于箱內水深或出現(xiàn)負壓時,箱內水則向管道內流動,預防或消除管道斷流現(xiàn)象,消減斷流彌合水錘。由此可見,箱式雙向調壓塔具有普通雙向調壓塔的功能,其高度可大幅度降低,其降低值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擴大活塞上部面積即可。由此原理可見,對單向穩(wěn)壓塔進行改造成箱式雙向穩(wěn)壓塔,不僅可以解決止回閥動作的不可靠性,保證負壓補水、補氣作用,而且可以解決突然關閥等正壓水錘。
2.箱式雙向水力調壓塔基本控制原理
箱式雙向調壓塔之所以能把雙向調壓塔的高度降低,而功能保持不變,關鍵采用了上下活塞面積不等,從而達到增壓的原理。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
HPSP=HTST (2-1)
式中:HP為管道壓力水頭;SP為箱式雙向調壓塔活塞下表面面積;HT為箱式雙向調壓塔上箱體水頭;ST為箱式雙向調壓塔活塞上表面面積。
活塞在整個過程中受力始終是平衡的,而活塞的上部面積ST大于下部面積SP,因此箱式雙向調壓塔內部的壓強HT小于管道壓強HP。這樣活塞上部所受壓力FT與活塞下部來自管道壓力FP決定箱式調壓塔的動作狀態(tài),活塞上下面積的比值越大,箱式調壓塔的內部水深越小,即箱式調壓塔的有效高度降低,從而降低了箱式調壓塔的整體高度。其高度可大幅度降低,其降低值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擴大活塞上部面積即可。箱式雙向調壓塔結構見圖2-1。
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是解決遼寧省中南部七市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大區(qū)域性水資源配置工程,在輸水距離長達400km、日輸水量高達594萬t/d、供水目標多達15個的條件下,全系統(tǒng)采用了壓力密閉輸水方式,鞍山加壓站采用了串聯(lián)加壓方式,系統(tǒng)結構和組成復雜,為保證輸配水系統(tǒng)安全可靠運行,經(jīng)水力過渡分析,在營盤配水站設置了2座單向調壓塔,以解決突然斷電停泵所產(chǎn)生的負壓水錘。由于鞍山加壓站下游最長管線近100km,除在營盤配水站各支線出口處設置兩個單向調壓塔外,并沒有其他穩(wěn)壓措施,經(jīng)對該段管道可能發(fā)生的最大、最小內水壓力及相關的閥門操作的影響進行復核,在營口、盤錦凈水廠分別或同時關閥停水時,管線中會產(chǎn)生很大的動水壓力,超過了設計壓力。必須增設解決正壓措施,比較了設置溢流式雙向調壓塔、單向調壓塔+超壓泄壓閥、箱式雙向調壓塔改造方案。采用雙向溢流式調壓塔是最安全的水錘防護措施,但由于該段設計壓力高達1.12Mpa,且處于平原區(qū),修建高達100余米高的調壓塔存在著抗震、防凍、運行維護等困難,投資較大。單向調壓塔與加裝超壓泄壓閥組合方案安全程度不高,主要由于超壓泄壓閥一般為先導式,可靠性較差,實踐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滯動作或拒動作問題。經(jīng)分析,在主管道和單向調壓塔的連接管上安裝箱式調壓裝置,即可將單向調壓塔改造成溢流式雙向調壓塔,從而既不增加塔高,又可使其具有溢流式雙向調壓塔的功能。
3.2改造方案
原有的箱式雙向調壓塔主體分為上閥體和下閥體,可將輸水管線上原有的單向塔作為上閥體,所以工程上只需安裝下閥體,并通過管道將兩部分連通即可。改進后的箱式調壓裝置見圖3-1,箱式調壓塔管道高壓開啟狀態(tài)見圖3-2,箱式調壓塔管道低壓注水狀態(tài)見圖3-3。
3.3可調控制壓力設置
由于某一時期管道的輸水量不同,管道實際內水壓力值亦不同,可在單向塔內靈活設置多級溢流水位,作為該階段的控制壓力目標。營口、盤錦支線管道工作壓力為0.8Mpa,已建單向塔高25m,2座單向塔合建,中間設溢流井,壓力水頭為20m,經(jīng)計算分別選用DN800和DN600的下箱體。當管道的某一運行階段的壓力為40m時,經(jīng)計算,溢流管設置高程為15m;當管道的某一運行階段的壓力為60m時,經(jīng)計算,溢流管設置高程為20m。詳見圖3-4。
3.4水力過渡分析
由于單向塔原設計目的是解決鞍山加壓站突然停泵時營盤支線出現(xiàn)的負壓水錘問題,因改造后保持補水功能不變,這里不再分析。以7月1日輸水量(營口支線流量4.745m3/s,盤錦支線流量1.968m3/s)為典型工況分析營口、盤錦凈水廠事故關閥時,對僅設單向塔和改造成箱式雙向塔壓力分布進行對比。計算結果詳見表3-1、3-2、3-3??梢姼倪M后的單向調壓塔能起到很明顯的泄壓作用,并且動水壓力均小于管道設計壓力。
4.結論
通過獨特結構的箱式雙向調壓塔水力控制原理,將長距離輸水工程通常設置的單向塔改造成雙向塔,不僅可保持由于突然停泵、開閥而產(chǎn)生的負壓水錘防護功能不變,而且可有效解決突然關閥產(chǎn)生的超壓水錘問題。替代了傳統(tǒng)的雙向調壓塔,克服了長距離輸水工程平原區(qū)設置雙向調壓塔高度大、抗震要求高、投資高、管理維護難度大等困難,控制可靠、靈活,是對傳統(tǒng)單、雙向調壓塔的技術突破,極具實用價值,技術經(jīng)濟效益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 張健、鄭源.遼寧省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泵站及全系統(tǒng)水力過渡過程分析報告[R].沈陽:遼寧省大伙房水庫輸水工程建設局,2006.
[2]楊玉思、曲興輝.箱式雙向調壓塔.中國.ZL200610104798.X[P],2008-09-03.
[3] 劉光臨、劉梅清.采用單向調壓塔防止長輸水管道水柱分離的研究[J].水利學報,2002(9):44-48.
[4] E.B.懷利、V.L.斯特里特.瞬變流[M].清華大學流體傳動與控制教研組.譯.2版.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