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在4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討論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草案)》(以下簡稱《航道法(草案)》)。會議決定,草案經進一步修改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據了解,由于法律的缺位,我國航道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如,在航道上擅自建設橋梁、管道、取水口、棧橋等跨河、臨河建筑物,以及胡亂采沙、淘金、取棄土、亂倒垃圾等行為造成了內河航道通航能力下降;在航道內棄置沉船沉物,損壞航標,給船舶航行帶來重大安全隱患。
保護好、利用好有限的航道資源,對于謀劃由東向西、由沿海向內地、沿大江大河和陸路交通干線梯度推進的區(qū)域發(fā)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逗降婪ǎú莅福返闹贫?,正是為了規(guī)范和加強航道的建設、保護和管理,保障航道暢通和航行安全,促進水路運輸發(fā)展。該法案適用于我國領域內的江河、湖泊等內陸水域中供船舶航行的通道,以及內海、領海中經建設、養(yǎng)護供船舶航行的通道,也包括航道設施。《航道法(草案)》規(guī)定,開發(fā)、利用航道,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遵循綜合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原則,服從防洪總體安排,統(tǒng)籌兼顧供水、發(fā)電、漁業(yè)等需求,發(fā)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國務院和有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改善航道通航條件,保護航道設施,維護航道網絡完整和暢通。航道應當劃分技術等級。同時明確由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全國航道管理工作;并按照國務院的規(guī)定負責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重要干線航道和國際、國境河流航道等重要航道的管理。
《航道法(草案)》對航道規(guī)劃、建設、養(yǎng)護、保護等作出明確規(guī)定。要求新建、改建、擴建跨越航道的橋梁、纜線、管道等建筑物或者設施,應當符合該航道發(fā)展規(guī)劃技術等級對通航凈高、凈寬等通航條件的要求。在通航水域建設永久性攔河閘壩,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航道發(fā)展規(guī)劃技術等級建設過船設施。在航道保護范圍內建設臨河、臨海建筑物或者設施,在通航水域進行江河、湖泊的治理、調水等工程建設,除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規(guī)定進行的防洪、解決嚴重缺水地區(qū)用水需求等特殊工程建設外,不得因項目建設降低航道通航條件,并應當兼顧航道發(fā)展需要。違反上述規(guī)定的,將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相關建設單位停止相關建設活動,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并責令限期拆除違法建筑物、 構筑物。
《航道法(草案)》還明確,對在航道內設置固定漁具、種植水生植物或者進行水產養(yǎng)殖;在航道和航道保護范圍內傾倒砂石、泥土、垃圾以及其他廢棄物; 在過船設施及其引航道和船舶調度區(qū)內從事貨物裝卸、水上加油、船舶維修、捕魚;從事危害過船建筑物、航運樞紐、整治建筑物、航標等航道設施安全的行為,將由縣級以上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消除影響,并處以相應金額的罰款。在航道和航道保護范圍內采砂、取土損害航道通行條件的行為,由航道管理機構責令停止侵害、恢復原狀,并處以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違反本法規(guī)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