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師是叫人求真的,沒有別的目的。
“小先生”是兒童向別人傳授知識的一種形式?!靶∠壬敝频某霈F有個過程。最初是學校里的小孩自愿地幫助他們家里的人和鄰居去學自己剛學到的知識,隨后街道上的小孩也將所學的傳遞給他們的朋友。“小先生”首次給人的啟示,是在十四年前。當時我的母親五十七歲,她突然產生學習的興趣。她要求念我給家里寫的信,并且想了解世界上發(fā)生的一些事情。那時唯一可能幫助她學習的老師,是只有六歲的我的第二個孩子,他已讀完第一冊課本。祖孫二人一塊游戲和念書,一個月內,我的母親學完了第一冊。這件愉快的事情并未引起我們全家以外人的熱情關注,但事實說明,一個六歲小男孩沒有師范學校文憑,也沒有高等院校畢業(yè)證書,居然成功地教一位五十歲的老祖母讀完了第一冊課本。這給了我一個非常深刻的啟示,也便萌生了“小先生”的念頭。
當1931年東北三省被強占和1932年上海被進攻時,我們開始明白我們的國家民族要得救,必須喚起全體人民,必須促進民族大團結。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花最少的錢,實行免費全民教育。進步的青年男女像潮水般地涌進了農村,其目的是幫助農民們認識民族的危機,有些年輕人要我講點指導的話,我的建議很簡單:即知即傳。當農民們逐漸認識到教育對他們及其子女的重要性時,農民和他們的子女大批地上小學了。不少的教師懷疑這“即知即傳”的原則能堅持多久,坦率地說,有些教師考慮的是如何用收學費或入學考試來減少入學人數,如果允許這樣做,那么整個人民教育運動的目的就將失敗,這意味著教育又回到少數人中去了。我們大聲疾呼:要面對現實,要想方設法尋求新路子來應付當前的處境,在需求文化知識的人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一些有能力的小學生自然地出來擔任教學工作了。1932年11月,有一天我訪問了上海工學團,我很有興趣地注意到一個十二歲的名叫侶朋的小男孩,他在給四十多個小朋友上課,四十多個幼小的心靈當時都掌握在他手掌中。剎那間,一個孫子教他祖母這件小事,從我下意識里出現?;貋砗?,我立刻召開了全體教職員會議,宣布工農群眾自己已經找到一條救學校、救國家的方法,這就是“小先生”。由于小先生的出現,我們不但能夠堅持“即知即傳”的原則,并且還提出了一個“免費送教上門”的口號。從此以后,我們證明小先生能夠讓家庭婦女、放牛娃和那些不能上正規(guī)學校的人受到教育,而又不影響他們的生活。這種傳遞教學和送教上門的情況,使得“小先生制”成為獨特的、唯一無二的形式,并且區(qū)別于英國蘭加斯特的小學生——小先生制(The Lancastrian pupil-teacher )。另一個區(qū)別,是我們的這種“小先生”制建立在這樣一個事實上,即不論早晚,只要放牛娃和家庭主婦什么時候有空,便什么時候給他們上課。
“小先生”,它適合中國的國情,它能幫助缺少文化知識的大姑娘和婦女們學到一些知識。由于舊的風俗在農村中盛行,男教師去教成年的大姑娘是有困難的,一個年輕的男人是不敢冒流言蜚語的風險去教大姑娘的,如果去教,姑娘們也被嚇跑了,那么教師只能教長凳和椅子了。女教師又非常少,開展婦女教育早已是多年的難題。但是“小先生”一出現,這個問題就如雪團見太陽,一下子解決了。小先生,他們能跑進新媳婦的房間給她上課,小先生比正規(guī)的老師們有更多的方便。例如小先生可以在農民家里上課,如果家庭主婦還沒有把碗洗完,她可以叫小朋友稍等一會。小朋友會很高興這樣去做,他可以在院子里去玩一會。用這種方法,就可以使女子教育蓬勃發(fā)展起來。1934年廣東省有一百侯村,有兩百個小學生擔任小先生,自愿教二千多農民,其中婦女和女孩就有一千五百多人。
小先生是非常聰明的,能就服老一輩人促使其進步。有一個故事可能使大家很感興趣。靠近杭州西湖有一個煙霞洞,在洞子上邊有一個小茶場,叫翁家山,山上小廟里有個小學,這個學校大約有一百個“小先生”。有一回,一個剛滿十二歲的小先生告訴我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說他是怎樣促使他的奶奶轉變去認字的。他拿著一本漂亮的書對他奶奶說:“奶奶,你要是喜歡念這本書,我會很高興地幫助你?!边@位老太太回答說:“我的好孩子,你奶奶太老了,學不進去了,我都快上西天了,學這個還有什么用呢?”對這小男孩來說,這倒是個難題,很使他傷腦筋。隔了一會,他回答奶奶說:“上西天,那你打算怎樣去呢?”“是的,我是個好老太,我要升到天堂去。”男孩說:“恭喜恭喜!但是假如天堂的門神,在你進門前叫你簽個名字才讓進,那你怎樣辦呢?”老奶奶終于信服了,馬上要孫子教她寫自己的名字。“給我一支鉛筆,給我一張紙?!彼_始練習寫她自己的名字。另外,在深夜里發(fā)生一件更有趣的事。在我們國家,老奶奶通常是照管全家小孩的,這個小孩是和奶奶睡在一塊的,半夜,孫子腿癢醒了,他懷疑有些小蟲爬在他的腿上!當他伸手一摸,不禁驚奇起來,不是小蟲,是他奶奶的手指頭,正在畫十字,畫圓圈,一筆一劃地在畫呢!他問奶奶干嘛這樣,老奶奶說:“好孩子,我在練習寫我的名字呢!”
我們從許多事實看到,小先生是非常熱心的。有一首歌較好地刻畫了小先生的熱情和積極性:
我是小先生,
熱心好比火山噴。
生來不怕霜和雪,
踏破鐵鞋化愚蒙。
小先生有時被稱為“蚊子先生”。我想我們大多數人是不喜歡蚊子的。但是有一件事我可以為它們辯護,當你被一幫歹徒包圍時,蚊子能使你整個夜晚保持清醒。實在地,小先生已遠遠超過他們教識字和寫字的責任范圍了。他們還經常地教人民唱歌,講故事,讀新聞,談知識,并且討論問題。新安小學的小先生甚至自己組織起來,成立“新安旅行團”,帶著無線電收音機、新聞片、唱片和戲劇道具,旅行了幾乎所有的北方幾個省,訪問了沿公路的許多村莊和戰(zhàn)地后方的軍營。他們每到一處便演出、放電影和講演,并且組織讀報組或討論小組,目的是使民族的斗爭深入到億萬人民心中。
“小先生”原則的由來是很簡單的。任何人只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他便取得小先生的合格證明,并且有責任去教別人。
從我們“小先生運動”的經驗來說,已經取得了如下的成績:
(1)小孩教別人越多,他們自己學得也越多,把知識冷藏在腦子里的人學得最少。
(2)知識已不是當商品出售,教育變成人人可免費獲得的一種禮物,它像空氣一樣,每個人都能呼吸,像水一樣,每個人都可飲用,像陽光一樣,每個人都可享受。
(3)老一代和年輕人共同進步,成年人和兒童們經常接觸共同增長知識,可以使老年人年輕起來。
(4)它幫助解決了女子教育那不可克服的困難,使我們能夠把基礎教育擴展到全國一半人口,這在以前用其他方法是辦不到的。
(5)學校的本身起了新的變化,它可和小先生同時存在。鄉(xiāng)村學校以前在鄉(xiāng)下是孤立的,現在小先生好像活電線一樣把鄉(xiāng)村學校和每一個家庭聯(lián)系起來,使整個鄉(xiāng)村變成了學校,教育的光芒照亮了每一個地方,反過來學校又可具體地為他們解決一連串的問題。住在一個破廟里孤獨生活的老師,突然地和十幾個小同志在一起,必然會看到他職業(yè)的新前景,為他應該完成的歷史使命而振作起來。曹大江先生住在舜帝廟里,因為他在山西鄉(xiāng)村學校的工資低,不能維持他全家的生活準備辭職,后來他在《生活教育》雜志上,偶然發(fā)現小先生教學法,他便進行試驗,并寫了一封信給我。信里說:“小先生制已經鼓勵了許多鄉(xiāng)村教師堅守他們自己的崗位。同小先生和小工人在一起,就好像和我的同志在一起一樣。我堅信我們在幾年內就能重建農村的生活。我感到仿佛整個國家的命運就在教師手中?!毙诺慕Y尾他寫道,即使給他高十倍的工資,他也不辭職了。
但是,小先生運動并不是沒有缺點,我可舉出兩點:
第一,小先生在過分熱情的領導控制下,過分的繁重工作將會損害兒童的健康,并且影響“小先生運動”的發(fā)展。我沒有勸告小先生每天教人不超過半小時,并作為一個制度加以規(guī)定;
第二,有些政客和固執(zhí)己見的官員,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利用這些兒童、小宣傳家做他們的工具。這是違反我們的原則的。一個老師是叫人求真的,沒有別的目的。只是為了追求真理,教人求真,自己便要尋求真理,自由的批評是絕對需要的。目的是防止濫用兒童們去做宣傳工作,我們一定要注射自由批評的抗毒素。 (來源:《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