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萍
2013年9月12日中午,曾某突然發(fā)現(xiàn)自家的牛群里多了一頭黑白花的大肥牛,便和牛群一起趕到自家牛棚中,如自家牛一樣善待,等著失主來找。然而半個月過去了,始終沒有人來尋找此牛。曾某的妻子勸他干脆將牛賣掉,以免招惹是非。2013年9月28日,曾某讓村委會開了證明,將肥牛牽到集市上以9200元的價格賣給鄰村的馬某。到馬某所在的村子串親戚的失主李某發(fā)現(xiàn)走失的牛,遂要求馬某返還。馬某稱牛是從曾某處花9200元買來的,且有村委會的證明,拒絕交牛。于是李某找到曾某,要求其返還賣牛所得的錢。曾某認為牛是自己跑來的,自己沒偷沒搶,還好生喂養(yǎng),堅決拒絕。李某只好訴至法院,要求曾某返還賣牛所得9200元。
法院在審理本案過程中,做了大量調(diào)解工作,充分釋法答疑,最終被告曾某認識到自己屬于不當?shù)美?,自愿將賣牛所得9200元返還原告,該案就此了結(jié)。
所謂不當?shù)美?,即沒有合法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并造成他人損失的法律現(xiàn)象。不當?shù)美麑儆谑录驗椴划數(shù)美举|(zhì)上是一種利益,故與當事人的意志無關。本案中,曾某拾牛時并無占有的故意。但是,最終他賣出肥牛的行為,沒有法律上的依據(jù),自己獲益的同時,李某受損,且曾某的受益與李某的受損存在著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具備了不當?shù)美臉嫵梢?。依?jù)《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guī)定,沒有合法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因肥牛已經(jīng)賣出,且買受人為善意第三人,根據(jù)《物權法》及最高法院《民通意見》的相關規(guī)定,被告應承擔返還原物的民事責任。在不能歸還原物的情況下,應承擔賠償原物實際價值的民事責任。
本案告誡廣大讀者,他人的物品不要非法占有和處置,否則會給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承擔法律責任。